大黄附子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大黄附子汤

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三两(9g) 附子炮,三枚(12g) 细辛二两(3g)

【用法】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

方歌:

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偏痛方,冷积内停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

【方解】本方证因寒邪与积滞互结于肠道所致。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寒入于内,阳气失于温通,气血被阻,故见腹痛。寒邪阻于肠道,传导失职,故大便不通。寒邪凝聚于厥阴部位,则胁下偏痛。阴邪壅滞,阳气被郁,故发热。阳气不能布达四肢,则手足厥逆。舌苔白腻,脉弦紧为寒实之征。治当温散寒凝以开闭结,通下大便以除积滞,立温阳通便之法。本方意在温下,故重用辛热之附子,温里散寒,止腹胁疼痛;以苦寒泻下之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共为君药。细辛辛温宣通,散寒止痛,助附子温里散寒,是为臣药。大黄性味虽属苦寒,但配伍附子、细辛之辛散大热之品,则寒性被制而泻下之功犹存,为去性取用之法。三味协力,而成温散寒凝,苦辛通降之剂,合成温下之功。

附子与细辛相配是仲景方中治疗寒邪伏于阴分的常用方法,如麻黄细辛附子汤中是与麻黄同用,意在助阳解表;本方是与苦寒泻下之大黄同用,重在制约大黄寒性,以温下寒积,意在温阳通便。一药之异,即变助阳解表而为温下之法,且方中附子用至三枚,远比麻黄细辛附子汤为大,此中轻重,大有深意,临证用药当细心体会。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温下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冷积便秘实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为辨证要点。使用时注意大黄用量一般不超过附子。

2.加减法:腹痛甚,喜温,加桂枝、白芍以和营止痛;腹胀满,可加厚朴、木香以行气导滞;体虚或积滞较轻,可用制大黄,以减缓泻下之功;如体虚较甚,加党参、当归以益气养血。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睾丸肿痛、胆绞痛、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痢疾、尿毒症等属寒积里实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2.方论选录

周扬俊《金匮玉函二注》卷10:“此寒邪之在中、下二焦也。胁下属厥阴之部分,于此偏痛,必有所积,积而至于发热,其为实可知也。及视其脉不滑数而紧弦,洵为阴脉,果是阴邪结于阴位矣。且紧属痛,固因寒而痛,弦为实,亦因寒而实,故非下则实不去,非温则寒不开。然肝肾同一治也,厥阴之实,系少阴之寒而实,苟不大用附子之热,可独用大黄之寒乎?入细辛者,通少阴之经气也,以寒实于内而逼阳于外也,或里有寒表有热,但未可定也。”

吴谦,等《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20:“腹满而痛,脾实邪也;胁下满痛,肝实邪也。发热若脉数大,胃热实邪也。今脉紧弦,脾寒实邪也,当以温药下之,故以大黄附子汤下其寒实。方中佐细辛者,以散其肝邪,此下肝脾寒实之法也。”

 【临床报道】

大黄附子汤随证加减治疗4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证属肾阳亏虚,气化不行,水湿郁结,弥漫三焦者。结果:显效16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6%。[徐俊业.大黄附子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6例。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22(2):24]

【实验研究】

本方有较好的抗缺氧作用,可明显延长多种原因所致缺氧动物存活时间。如对常压下致小鼠整体缺氧和结扎颈部动脉致小鼠脑缺血缺氧;对氰化钾和亚硝酸钠中毒致细胞缺氧,均能延长小鼠存活时间。还能对抗由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小鼠缺氧,其作用较心得安0.2ml/10g好。实验结果表明,本方的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功能,减少动物整体耗氧量,增加心肌组织细胞耐缺氧能力,提高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力,降低脑组织的耗氧量等多方面作用来实现的。[李在邠.大黄附子汤抗缺氧作用的实验研究。辽宁中医杂志 1998 ;12(11):33]

配伍研究发现,该方能显著促进寒积便秘型小鼠排便,增其排便量。经拆方分析,单用大黄对模型无泻下作用,与附子、细辛合用作用明显增强,且附子、细辛能对抗小鼠体表温度下降和改善肠道运动。[金若敏,等.大黄附子汤温阳通便作用的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2;8(6):3]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19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百日咳偏方9

    组成:甘遂31克,大戟31克,芫花31克,面粉62克。主治:百日咳。功用:化痰泻水消食积。用法:前3味分别用醋炒至焦黄,共研极细末,面粉炒黄,加适量水熬成糊,用前3味制成丸,如梧桐…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后期

    忧思郁怒伤肝气,气滞肝热经后期。经色紫红经量少,小腹胀疼精神郁。胸痞不舒嗳气减,舌苔薄黄脉弦涩。丹栀逍遥加减用,解郁清肝最相宜。柴胡当归生白芍,茯苓丹皮炒栀子。香附坤草龙胆草,芦荟…

  • 龙胆草是治疗膝关节积液的要药

    膝关节积液,与中医痰湿留滞骨节相似。膝为筋之腑,肝主筋,筋附于骨节,即关节处之滑膜、韧带(筋)为肝所主。风寒湿邪侵袭,郁而化热,火炼津液为痰;或因气机不利,聚湿为饮,水湿痰饮,停于…

  • 治疗落枕效方

    处方与用法:党参20克,黄芪20克,蔓荆子12克,葛根12克,黄柏10克,白芍10克,升麻6克,炙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功效:祛风活血,治落枕,颈项强直,转动失灵等,一般1~3…

  • 托里定痛散的临床应用

    托里定痛外科方,痈疽溃后血虚尝。内科用治心痛者,血虚血涩服之良。 托里定痛散,来源于《疡医大全》,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乳香、没药、肉桂、罂粟壳组成。为治痈疽溃后,血虚痛不可忍…

  • 《骨伤骨病最新专方专药784》

    本书在广泛选择临床医家治疗骨伤骨病方药的基础上,精选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方、中成药、西药共计784方(种),分为四章编写。涉及骨质增生、骨肿瘤、闭合性胫骨骨折等数十种骨伤骨病。本书…

  • 黄瓜藤治脓疱疮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秋季儿童常有发生。用黄瓜藤治疗此病不仅方法简单,而且具有特效。方法是:取黄瓜藤20克,洗净,焙干后碾成粉状,加香油适量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天3-4次,一般3…

  • 公务员感冒之良方

    春天感冒良方(秘方有两种,任由选用)药方:(1)桃仁5粒,龙眼籽10粒,荔枝籽10粒,三者都要压碎,一同下锅放下3碗水,滚后10分钟就好,再加些白糖,1次服用1碗,一服见效。(2)…

  • 中药木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木瓜的历史与《诗经》一样悠久。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琼琚指美玉)的诗句来看,《诗经》时代的人们以木瓜比喻交友结谊,大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之意。木瓜入药,以皱皮者为佳…

  • 《肾脏病中医辨治及验方》

    本书共分九章,介绍了肾脏的解剖与生理、肾病常识以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感染性、尿酸性肾病、肾结石,多囊肾、肾功能衰竭,肾脏肿瘤等多种肾病,对各种肾病的临床表现、中西医诊断以及中医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