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补血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当归补血汤

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 黄芪一两(30g) 当归酒洗,二钱(6g)

【用法】 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 补气生血。

【主治】 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当归补血汤方歌:

当归补血东恒笺,黄芪一两归两钱,血虚发热口烦渴,脉大而虚宜此煎。

【方解】 本方治证为劳倦内伤,血虚气弱,阳气浮越所致。血虚气弱,阴不维阳,故肌热面赤,烦渴引饮。此种烦渴,常时烦时止,渴喜热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是血虚气弱,阳气浮越之象,是血虚发热的辨证关键。方中重用黄芪,其用量五倍于当归,其义有二:本方证为阴血亏虚,以致阳气欲浮越散亡,此时,恐一时滋阴补血固里不及,阳气外亡,故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理,此其一;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此其二。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而虚热自退。

至于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取其益气养血而退热。疮疡溃后,久不愈合,用本方以补气养血,扶正托毒,有利于生肌收口。

《内外伤辨惑论》说:“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故本方应与白虎汤加以区别。白虎汤证是因于外感,热盛于内,病情属实;当归补血汤证由于内伤,为血虚气弱,病情属虚。因此,白虎汤证大渴而喜冷饮,身大热而大汗出,脉洪大而有力;当归补血汤证口渴则喜温饮,身虽热而无汗,脉大而虚,重按无力。所以《内外伤辨惑论》强调:“惟脉不长实,有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补气生血之基础方,也是体现李东垣“甘温除热”治法的代表方。应用时除肌热,口渴喜热饮、面红外,以脉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阴虚潮热证忌用。

2.加减法:若妇女经期,或产后感冒发热头痛者,加葱白、豆豉、生姜、大枣以疏风解表;若疮疡久溃不愈,气血两虚而又余毒未尽者,可加银花、甘草以清热解毒;若血虚气弱出血不止者,可加煅龙骨、阿胶、山茱萸等,以固涩止血。

3.现代运用: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均可用之。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治肌热、燥热、困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内经》曰:脉虚血虚,又云血虚发热证象白虎,唯脉不长实有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此病得之于饥困劳役。”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3:“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或以饥困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令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此证纯象伤寒白虎汤之证,但脉大而虚,非大而长,为可辨尔。《内经》所谓脉虚、血虚是也。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芪则味甘补气者也,今黄芪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

  【临床报道】

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获得较好疗效。治疗组80例,用本方加味;对照组40例,用消心痛。两组均用生理盐水500ml加维生素C2g,静脉点滴每日1次。30天为1疗程。观察期间心绞痛发作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4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7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显效47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28例,无效47例,总有效率为43.7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3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王波. 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天津中医 2000;17(3):4]

  【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影响。方法:黄芪、当归以5:1的比例按传统方法煎3次,混合后浓缩成100%的当归补血汤。以昆明小鼠作实验动物,观察当归补血汤大、小剂量及环磷酰胺组的白细胞的影响。结果:大剂量组用药前后相比(P<0.05),与小剂量组相比(P<0.05)。说明当归补血汤不仅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白细胞总数。拮抗由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低下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状态。[包牧莹,等.当归补血汤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影响及模型选择。辽宁中医杂志 1998;25(3):138]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19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消渴方加味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本属“消渴”,口渴多饮和尿多。多食消瘦尿混浊,脾肺肝肾病因多。嗜酒肥甘伤脾胃,纵欲伤阴肝郁火。内热蕴结灼津液,肺肾阴虚发消渴。 注: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围。临床以口渴多饮…

  •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19

    山药25克,黄连1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糖尿病口渴、尿多、善饥。

  • 枳实消痞丸(失笑丸)方歌,功效与作用

    枳实消痞丸(失笑丸) 出自《兰室秘藏》 【组成】 干生姜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各6g)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各9g) 厚朴炙,四钱(12g) 枳实 黄连各五钱(各…

  •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17

    吊马桩50-100克,骨碎补500-10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中华肿瘤治疗大成》,功能散结消痞,益肾扶正,对宫颈癌治疗有效。

  • 野荞麦根的功效与作用

    野荞麦根民间常用治关节炎、跌打损伤,有消肿化瘀,定痛通经之效,采集后以当年应用为好,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是外科消炎抗菌良药。临床治疗咽喉病、胸痛及急性脓肿有显效,曾…

  • 治小儿遗尿方2

    原料:大甘草头适量。制法:水煎。用法:睡前服。

  • 治疗白发的偏方1

    桑白皮30克,五倍子15克,青葙子60克。水煎取汁,外洗

  • 肋间神经痛药膳1

    活血黑豆汤配方:丹参10g,红花6g,桃仁6g,陈皮6g,黑豆150g,猪瘦肉250g,红萝卜250g,姜10g,葱15g,盐5g。制作:丹参洗净,切片;陈皮洗净,切丝;红花、桃仁…

  • 黄瓜藤治脓疱疮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秋季儿童常有发生。用黄瓜藤治疗此病不仅方法简单,而且具有特效。方法是:取黄瓜藤20克,洗净,焙干后碾成粉状,加香油适量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天3-4次,一般3…

  • 治疗斑秃的偏方10

    蜈蚣3条,茶油90克。蜈蚣用茶油浸泡4-5日,油滤过备用。用此药外搽患处,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