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肩周炎120例

摘要:目的:对针刀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肩周炎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小针刀局麻松解术配合中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肩周炎。结果:本组患者120例,治愈55例,治愈率45.8%,显效60例,显效率50%,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针刀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关节周围筋膜肌腱发生损伤性、退行性病变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的临床表现。2008-2009年,我们采用小针刀松解术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肩周炎患者,1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48例,女72例,年龄42-68岁,平均52.3岁,病程3个月至6年。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肩周炎诊断依据:①年龄在50岁左右;②肩周疼痛逐渐加重,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诱发;③肩部肌肉萎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④肩关节功能障碍,外展受限明显,出现“扛肩”现象;⑤X线检查阴性。

 2 治疗方法

2.1 小针刀松解术 患者仰卧位,定位患肩喙突、肩峰下缘压痛处、肱骨大小结节、大小圆肌起点、背阔肌肋骨 起点、胸大肌、背阔肌止点、肱骨三角肌止点三角肌结节等处得压痛点,并用记号笔标记。常规消毒铺巾,痛点处用1%利多卡因10ml局部麻醉。按小针刀手术操作规程[2],用4号针刀于上述痛点处将针刀刀口与肌肉或韧带平行刺入,直达骨面,作切开剥离和纵行疏通剥离,出针后用创可贴贴敷。术毕,帮助患者上举、后伸肩关节至最大可忍受的活动范围。

上述疗法,每周一次,三次为1疗程。

2.2 中药治疗。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其药物组成:桂枝12g,白芍12g,麻黄10g,生姜10g,防风10g,白术10g,知母15g,制附子10g(先煎熬30分钟)白酒15ml,血瘀重者加乳香、没药、三七,气虚者加黄芪,血虚者加当归,加适量水先煎熬制附子30分钟(水开计时),然后再加其他药物。其他药物用冷水浸泡(同白酒一起)半小时,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7d为一个疗程。服药后,所有患者均有汗出,汗出后立即更换内衣,汗出较多者,改为一日服药一次,并饮食热稀粥。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自拟) 治愈。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肩关节上举>120°,外展>90°,好转: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上举<120°,外展<90°;无效:疼痛无减轻,肩关节活动无改善。

3.2 疗效评定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按上述标准评定疗效,本组治愈55例,治愈率45.8%,显效60例,显效率50%,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随访期内未见复发。

  4 讨论

肩周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限性疾病。好发于50岁左右。主要症状为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或僵硬。肩周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邪气所致。内因是痹症发生的基础。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症的内在因素。因其易受外邪侵袭,且在感受风、寒、湿邪气后及损伤、淤血阻滞经络,易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而形成痹症。 主要病机是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治疗原则是祛风、散寒、除湿、舒经通络止痛。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的发病机理是肩关节周围无菌性炎症,是由于肩关节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肌腱、滑膜囊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致使关节囊挛缩、关节内外软组织粘连、关节间隙变窄,明显影响关节功能。

肩周炎的治疗,通常推荐功能锻练,但患者因疗效太慢往往失去锻炼的信心。小针刀疗法是治疗本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传统的针刀疗法是在没有麻醉或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患者甚为痛苦,松解局限,不彻底,因此疗效不够理想。

笔者采用局部麻醉下行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患者痛苦小,肩关节相对放松,小针刀可以松解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腱、关节囊等挛缩组织得到松解。粘连组织的分离相对彻底,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

在针刀治疗基础上,配合内服中药,祛风、散寒、除湿、舒经通络止痛。方用《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中桂枝与附子通阳宣痹,桂枝配麻黄、防风,祛风而温散表湿,白术、附子助阳除湿,知母、芍药益阴清热,甘草和胃调中,白酒为引经药,引诸药直达病所。诸药相伍,表里兼顾,且有温散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阳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之功。 服药后,所有患者均有汗出,疼痛立即减轻。

综上所述,采用针刀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肩周炎,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具有治疗简单、疗效好、见效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7

[2]吴绪平,张天民.针刀临床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12-114

文章来源:按摩与康复医学  作者:唐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78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肝阴不足,湿困脾土,胁下隐痛,腹胀便溏

    肝脾不调水湿困,胁下隐痛头眩晕。腹胀便溏食不振,面黄汗出脉沉细。健脾柔肝兼渗湿,参苓白术加减宜。参苓白术药苡仁,陈芍莲肉味砂仁。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 党参15g 白术12g …

  • 五月感冒

    (1)西瓜8两,削皮去子,压汁后过滤,甘草粉4钱,掺下西瓜汁,一服见效。(2)番薯(红薯)8两,甘蔗8两,两者压汁搅拌,一服见效。(3)蕃薯(红薯)8两,柠檬1个,压汁混合喝,一服…

  • 银杏干叶治耳鸣

    坚持长期喝银杏干叶茶,可治耳鸣症。方法:取2至3片银杏干叶,泡茶喝一天。需提醒的是,银杏干叶有一定毒性,因此第一遍茶水不能喝。

  • 归脾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易醒

    心脾不足气血亏,心悸失眼梦易醒。身体消瘦神疲倦,头晕健忘怯不安。食少腹胀面苍白,脉沉细弱舌齿痕。健脾益气补心血,归脾加减术芪参。乌藤归苓炙甘草,远志木香酸枣仁。 方药: 归脾汤加减…

  • 秋季护肤自制面膜

    秋季不知不觉到了,皮肤此时更需要你的呵护,下面几款天然护肤面膜不妨自己动手试一下。牛奶蜂蜜面膜一茶匙脱脂奶粉,一茶匙蜂蜜,一个鸡蛋清混合,搅匀后涂于脸上约10~15分钟。长期坚持使…

  • 陈伯咸老中医治疗脂肪肝的方子

    陈伯咸 (1917~1997),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北通县人。曾任济南市中医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他一生视中医事业如生命,治学严谨,学验俱丰,擅长中医内科兼专妇、儿科,尤其对肝病有…

  • 治疗便秘的偏方18

    鲜桑葚50克。[制用法]绞汁。温开水冲服,早晚各1次,连服数天。[适应证]血秘。

  •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3

    楝根白皮、槟榔各20克,白糖适量。将楝根白皮去净皮,与槟榔片同水煎取汁,浓缩,加白糖制成60毫升糖浆。睡前空腹饮,连用2日。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钩虫。

  •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

  • 《中草药家庭治疗·常见病》

    本书是东方保健系列中的一册,主要讲述胃痛、眩晕、偏头痛等病中草药家庭治疗的方法。书中对每种病症的基本情况、类型以及家庭调治的验方、食疗方、外用方均作了详细的介绍。全书内容丰富,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