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配方,加减和功用

  参苓白术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莲子肉去皮,一斤(500g) 薏苡仁一斤(500g) 缩砂仁一斤(500g) 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g)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g) 白茯苓二斤(1000g) 人参二斤(1000g) 甘草炒,二斤(1000g) 白术二斤(1000g) 山药二斤(1000g)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大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 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方解】 本方主治脾虚湿盛证。脾胃虚弱,受纳运化乏力,故饮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见肠鸣泄泻;湿滞中焦,气机被阻,而见胸脘痞闷;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人参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载药上行,以益肺气;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均为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和胃渗湿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临床应用除脾胃气虚症状外,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若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温中祛寒止痛。

3.现代运用: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附方】

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 人参二钱五分(6g) 茯苓、炒白术各五钱(各12g) 甘草一钱(3g) 藿香叶五钱(12g) 木香二钱(6g) 葛根五钱至一两(15~30g) 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煎服。功用:健脾益气,和胃生津。主治:脾胃虚弱,津虚内热证。呕吐泄泻,肌热烦渴。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3:“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心忪气喘,呕吐泄泻及伤寒咳噫。”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4:“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者,此方主之。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矣,故治杂证者,宜以脾胃为主。然脾胃喜甘而恶苦,喜香而恶秽,喜燥而恶湿,喜利而恶滞。是方也,人参、扁豆、甘草,味之甘者也;白术、茯苓、山药、莲肉、薏苡仁,甘而微燥者也;砂仁辛香而燥,可以开胃醒脾;桔梗甘而微苦,甘则性缓,故为诸药之舟楫,苦则喜降,则能通天气中地道矣”。

【临床报道】

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获满意疗效。治疗组67例,用本方加味,日1剂,2~5周为1疗程。对照组30例,用洛哌丁胺2mg,每日1次,于当日第1次大便后服,2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93.3% (P>0.05)。但疗程结束后6个月内治疗组复发6例,占16.7%,对照组复发20例,占71.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张希金,等.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7例。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2000; 8(2):119]

【实验研究】

用定量精炼猪脂造模,小鼠可出现一系列类似临床脾虚征象,表现为体重下降,体温降低,泄泻、食欲减退,行动迟缓,被毛枯槁散乱竖起等症状,给予高剂量参苓白术冲剂后,可促使小鼠因脾虚所致的上述征象消失。表明参苓白术散具有一定的健脾作用。[鲁冲,等.参苓白术冲剂对小鼠脾虚证健脾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9;5(4):39。]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1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顽固性遗尿方

    处方及用法:桑螵蛸50克,益智仁、酸枣仁、乌药各10克,山药25克,续断、巴戟天各30克,锁阳15克,麻黄5克。目l剂水煎服,5剂为1个疗程。症状控制后,可隔日或隔2日服1剂,最后…

  •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小柴胡汤加减运用医案

    导读:本文论述了小柴胡汤的配伍特点,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并收集了多个小柴胡汤加减运用医案。 小柴胡汤首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

  • 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的中医治疗秘方

    1、竹茹清胃饮来源 姚子扬,《名医治验良方》组成 竹茹12克,芦根30克,蒲公英15克,枳壳、石斛各10克,麦冬15克,薄荷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用法 水煎2次,取汁300毫…

  • 过敏性紫癜

    过敏紫癜凉血健脾过敏性紫癜是侵犯皮肤或其它器官的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其原因多以过敏为主,表现常为紫癜,故名为过敏性紫癜。采用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有很多优势,首先中药为…

  • 眼角膜溃疡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肝经风热毒邪所致。【治法】祛风清热解毒,退翳明目。【方名】银翘公英汤。【组成】银花10克,连翘10克,蒲公英12克,龙胆草10克,大黄5克,蝉衣5克,菊花10…

  • 外敷十枣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时间与疗效关系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外敷十枣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常规服用抗COX---2合成的药物,对照组十枣汤外敷时间…

  • 口疮方一

    番茄数个。将番茄洗净,用沸水浸泡,剥皮去籽,用洁净纱布绞挤汁液。将番茄汁含口内,尽量多含些时间,1日数次。本方适用于脾胃积热型口疮。

  • 香菜根熬水退烧

    将洗净的250克香菜根放入砂锅,加3汤碗水,上火熬至只剩下1碗水时为止。然后澄去杂质,喝熬过的水,高烧就会慢慢缓解,连喝3次烧退。

  • 感冒的治疗偏方

    1.神仙粥治风寒感冒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得…

  • 糖饯加味红枣治贫血

    原料:干红枣、红砂糖各50克,花生米100克。制法:花生米略煮一下,放冷,取皮,与泡发的红枣同放煮花生米的水中,再加冷水适量,用小火煮半小时左右,捞出花生米皮,加入红砂糖,待糖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