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剂的分类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本类方剂是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治寒以热”的原则立法,属于“八法”中的“温法”。

里寒证是指寒邪在里所致的病证。里寒证或因素体阳虚,寒从中生;或因外寒直中三阴,深入脏腑;或因过服寒凉,损伤阳气。无论何种成因,总不外乎外寒入里和寒从中生两个方面。里寒证以畏寒肢凉,喜温踡卧,面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脉沉迟或缓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当从温里祛寒立法,但因病位有脏腑经络之别,病势有轻重缓急之分,故本章方剂又分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三类。

温中祛寒剂,适用于中焦虚寒证。脾胃位居中州,主运化而司升降。脾胃虚寒,运化无权,升降失常,常见脘腹疼痛,呕恶下利,不思饮食,肢体倦怠,手足不温,舌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等症。常用干姜、吴茱萸等温中散寒药与人参、白术等益气健脾药配伍组成。代表方剂有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

回阳救逆剂,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甚或阴盛格阳、戴阳的危重病证。症见四肢厥逆,精神萎靡,恶寒踡卧,甚或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常用附子、干姜等温热药物为主组方,或配人参等益气固脱之品。代表方剂有四逆汤、回阳救急汤。

温经散寒剂,适用于寒邪凝滞经脉所致诸病证。本类病证多由阳气虚弱,营血不足,寒邪入侵经脉,血行不畅所致。临床多表现为手足厥寒、或肢体疼痛、或发阴疽等。常用桂枝、细辛等温经散寒药与当归、白芍、熟地等补养营血药配伍组成。代表方剂有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本类方剂多配伍补气药物,以使阳复气充。其次,温里剂多由辛温燥热之品组成,临床使用时必须辨别寒热之真假,真热假寒证禁用;素体阴虚或失血之人亦应慎用,以免重伤阴血。再者,若阴寒太盛或真寒假热,服药入口即吐者,可反佐少量寒凉药物,或热药冷服,避免格拒。此外,使用温里剂尚需注意药物用量,当因人、因时、因地,随证变通。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2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咳嗽的偏方9

    冰糖500克,陈醋500毫升。[制用法]冰糖置于锅内,再将醋倒人加热煮沸,等糖全部溶解后,候凉灌瓶备用。每次服l0毫升,每日2次。[适应证]咳嗽、哮喘。

  • 桃仁承气汤中药灌肠治疗骨盆骨折

    腹胀、便秘是骨盆骨折后老年患者胃肠道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它是由高龄、创伤、疼痛、长时间卧床等因素引起的。若患者骨盆骨折后数天不能自主排气、腹部胀痛、胃纳不佳、便秘,则会引起…

  • 三甲复脉汤加减治疗手脚颤抖

    董某,女,41岁,工人。初诊:1975年12月。患热性病,高热、呕吐、昏迷、抽搐。经该厂医院住院治疗半月后,已热退、呕止、神清,能少量进食,但手脚颤抖始终未解。就诊时形体消瘦、精神…

  • 遗尿方剂3

    [方剂]荜茇9克。[制用法]每晚临睡时,嚼服3克。[适应证]遗尿。

  • 归脾汤加减治疗贫血

    临床贫血是总名,缺铁巨胞溶血型。再碍续发都归属,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气短动心悸,唇甲色淡困无力。形体消瘦和出血,以上特征最显明。中医典籍称虚黄,内伤血虚亡血属。贫血发病有多因,劳倦…

  • 十灰散方歌,组成与功效

    十灰散 出自《十药神书》 【组成】 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茅根 茜根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各等分(各9g) 【用法】 上药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

  • 柴葛解肌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柴葛解肌汤 出自《伤寒六书》 【组成】 柴胡(6g)  干葛(9g) 甘草(3g) 黄芩(6g) 羌活(3g) 白芷(3g) 芍药(6g)  桔梗(3g)(原书未著用量) 【用法…

  • 蓟菜汤治疗肺炎

    肺炎系常见病,属中医学“风温病”肺热咳喘等范畴。以往按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多采用桑菊、银翘、麻杏甘石汤等方剂治疗,但疗程长,有的疗效差。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肺炎的病因病机为“风…

  • 咳嗽效验方-1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2.红…

  • 名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阳痿早泄的临床经验

    摘要:从古至今,医家使用动物类药物治疗疾病历史悠久,作用独特,疗效较为显著。秦国政教授从医三十余载,运用动物类药物治疗男性疾病临床经验丰富。本文通过3个病案,介绍秦国政教授运用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