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柴胡饮方歌,加减运用,功效与作用

正柴胡饮

出自《景岳全书》

【组成】 柴胡一至三钱(9g)  防风一钱(3g)  陈皮一钱半(4.5g) 芍药二钱(6g) 甘草一钱(3g) 生姜三、五片

【用法】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 解表散寒。

【主治】 外感风寒轻证。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方歌】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方解】 本方证属外感风寒表证之轻者。风寒束表,毛窍闭塞,卫阳被遏,因感邪较轻,故其症见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苔薄白,脉浮为风寒表证之征象。外感风寒,宜解表散寒。表寒轻证,只需轻疏肌表,微发其汗,病邪自可外达,不必用辛温重剂,徒伤其表。方中君以柴胡辛散表邪。臣用防风祛风寒,止疼痛。生姜辛温发散,助柴胡、防风解表透邪;陈皮疏畅气机,以助邪外出;芍药益阴和营,防辛散太过而伤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本方药性平和,对于气血不虚而外感风寒较轻者颇宜。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张介宾所创制的平散风寒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头痛甚者,加川芎以祛风止痛;热而烦渴者,加葛根以透热生津;呕恶者,加半夏以和胃降逆;湿盛者,加苍术以化湿运脾;寒盛而邪不易解者,加麻黄或苏叶发散风寒。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初起以及妇女经期、妊娠、产后感冒等属外感风寒而气血不虚者。

【文献摘要】

  原书主治

《景岳全书》卷51:“凡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痎疟初起等证,凡血气平和,宜从平散者,此方主之。”

 【临床报道】

用正柴胡饮治疗恶性肿瘤发热30例。治疗组30例给予正柴胡饮冲剂20g,每日3次,冲服,连服7日为1疗程,如果1个疗程热退则停用,热不退继服第2个疗程;对照组10例给予吲哚美辛栓剂50mg,每日2次,肛门塞入。两组病例除给予正柴胡饮冲剂或吲哚美辛栓剂外,均同时给予一般性治疗。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内退热22例,2个疗程内热退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热退时间最短4天,最长11天。对照组1个疗程内热退6例,两个疗程内热退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对照组4例停药后发热又作。[泰志丰,等.用正柴胡饮治疗恶性肿瘤发热30例疗效观察.山东中医杂志 2000;19(10):598]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6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鼻咽癌方十八

    金银花30克,连翘、天花粉各6克,当归15克,蒲公英12克,乳香15克,赤芍、黄芩各6克,桃仁15克,菊花10克,大黄15克,知母3克,薄荷6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为南昌市第一…

  • 胃癌方二

    白花蛇舌草120克,煨莪术、煨三棱、赤芍各9克,代赭石粉、海藻、昆布、制鳖甲各15克,旋复花9克(包煎),夏枯草60克,白茅根30克,蜂蜜6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为湖北中医学…

  • 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肝肾阴虚,虚热内生

    虚热动血肝肾亏,肢体消瘦身无力。午后潮热两颧红,鼻齿出血口咽干。蛛痣肝掌盗汗出,尿色黄赤手足热。舌红苔少便干结,六脉弦细数虚热。滋补肝肾清血热,六味地黄加味医。山药茯苓生熟地,丹参…

  • 《伤寒论》之脾约证与麻子仁丸证探析

    【摘要】通过研究“胃强脾弱”、“肺失传送,脾亦失调”、“脾胃湿热相搏”等学说,探讨脾约证与麻子仁丸证的涵义及异同,提出麻子仁丸证不等同于脾约证的观点以及脾约证有胃热脾约及脾胃湿热两…

  • 中医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法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的小血管炎,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脆性增加,伴渗出性出血、水肿。临床主要表现是以皮肤…

  • 食管癌方二十四

    当归、杭芍各15克,柴胡、焦白术各10克,茯苓15克,郁金12克,草河车10克,夏枯草30克,白芥子、僵蚕各10克,全虫3克,旋复花10克,代赭石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来自…

  • 产后头痛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阴虚阳燥。【治法】养血祛风。【方名】归地滋阴汤。【组成】当归9-15克,熟地9-15克,白芍(酒炒)4.5克,川芎3克,干姜(炒透)1.8克-2.1克,炙甘草…

  • 手足部疔疮的中医治疗验方

    疔疮形小而根深,随处可生发病速。发于颜面易走黄,发于手足损筋骨。热毒感染是病因,不同部位治各殊。 注:疔疮形小而根深,状如丁钉,故名“疔疮”。部分相当于西医深毛囊炎或毛囊周围炎。随…

  • 连朴饮方歌,功效与作用

    连朴饮 出自《霍乱论》 【组成】 制厚朴二钱(6g) 川连姜汁炒 石菖蒲 制半夏各一钱(各3g) 香豉炒 焦栀各三钱(各9g) 芦根二两(60g)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 治疗夜啼的偏方16

    治少小夜啼以妊娠时食饮偏有所思者物,以此哺儿,则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