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治疗方——舒肝化癥汤

【组成】柴胡9g,茵陈20g,板蓝根15g,当归9g,丹参20g,莪术9g,党参9g,炒白术9g,黄芪20g,女贞子20g,五味子15g,茯苓9g。

【用法】水煎服。亦可共碾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日服3丸。

【功效主治】用治乙型肝炎。

【方解】方中以柴胡调达肝气;茵陈、板蓝根、茯苓等清解利湿,抑制病毒;当归、丹参、莪术等养血调肝、和血怯瘀,以扩张肝脏血管,增强肝内血液循环和增加肝脏血流量,从而起到改善肝脏营养及氧气供应,防止肝脏细胞损害、变性和纤维组织增生,以防止肝病的发展,并促使肝病恢复。党参、白术、黄芪、女贞子、五味子等,为扶正补虚之品。参、术、芪健脾益气,而有利于血浆蛋白的提高,改善肝功能;女贞子、五味子补益肝肾,促使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其中五味子酸收入肝,可使转氨酶不致释放出来,从而起到降酶作用。上方配伍,具有全面兼顾,综合运用和整体调节的作用。

【加减】在随证加减方面,有湿热证候或瘀胆现象的,方中茵陈可重用40-60g,以利于清利湿热退黄,再加赤芍、栀子,是出于祛瘀利胆退黄的目的。虚羸不足严重的,如偏阳虚,酌加淫羊藿、仙茅、肉桂等,以温补肾阳;偏阴虚,酌加生地、枸杞子等,以滋补肾阴。根据我长期的临床经验,治疗乙型肝炎,如果单纯从病原学观点,选用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的苦寒药组方治疗,往往效果不够理想。根据辨证,重用扶正培本,补益肝、脾、肾之品,无论证候表现、肝功化验和免疫指标,一般都得到相应改善。这说明扶正补虚药,可调控机体免疫机制,改善肝细胞功能,促进蛋白食成,在治疗上是降浊和提高血清蛋白的关键。对于肝硬化代偿失调,血脉瘀滞、?阳虚不化所出现的腹水,根据“去菀陈莖”、温阳利水的治疗原则,在重用补益脾肾和活血祛瘀之品的基础上,尚须酌加理气利水之品,如大腹皮、茯苓皮、泽泻、白茅根等,如此标本兼治,有利于腹水消除,恢复肝脏代偿功能。

【体会】根据乙型肝炎是湿热、虚、瘀等综合因素而形成,湿热、虚、瘀的病理变化贯彻于疾病的全过程,构成乙型肝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病理变化特点,在确定治疗原则和遣方用药时必须清解、补虚、祛瘀等三种方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在此基础上,再按证型的不同,各有侧重、灵活掌握。在治疗上,任何仅用一方一法,都必然会带来某种局限性,影响治疗效果。根据三法合用的治疗原则,我确定了一基本处方,通治各种病毒性肝炎。再按证型的不同,随证加减。

【方源】《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9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妊娠鼻出血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不摄血。【治法】补血降火。【方名】芎归百草饮。【组成】当归3克,人参3克,川芎3克,甘草3克,炒干姜1.5克,百草霜3克。【用法】水煎温服。【出处】《产科发…

  • 加减一贯煎治肝肾阴虚型肝硬化或伴腹水

    主治:肝肾阴虚型肝硬化或伴腹水。 处方:生地黄、北沙参、生山楂、泽泻、牡蛎各20~30克,麦冬、赤芍、石斛、当归各10~15克,茯苓、川楝子、佛手各10克。 用法:上药煎20~25…

  • 白果功肉粥治带下

    原料:白果6克莲肉15克江米50克乌骨鸡1只去内脏。制法:先将白果、莲肉研末,纳入鸡膛内;再入米、水,慢火煮熟。用法:食肉饮粥,日服2次。功效:补肝肾,止带浊。主治:适用于下元虚惫…

  • 补气方四

    生黄芪30-60克,粳米2两,红糖少量,陈皮末1克。每次取生黄花浓煎取汁,选用粳米、红糖少量同煮,等粥将成时,调入陈皮末,稍沸即可。本方补益元气、健睥养胃、利水消肿.适用于劳倦内伤…

  • 治疗乳腺病的偏方4

    陈皮60克,甘草8克。制用法:用砂锅水煎,日1剂,分早晚服。疗效:用于急性乳腺炎,1剂即愈。

  • 民间的补血方法3

    鲜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鲜桑椹洗净捣汁,再将药汁,与糯米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每日随量佐餐食用。适用于肝肾阴亏消渴、便秘、耳鸣、目暗…

  • 治疗咳嗽的偏方18

    露蜂房、钩藤各9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呛咳无痰。

  • 高血压治疗方山楂粥

    【来源】《粥者》【原料】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制作】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用法】可在两餐之间当点心服食,不宜空腹食,以7~10天…

  • 治疗咳嗽的偏方11

    干姜末1.5克。[制用法]热酒调服。[适应证]风寒咳嗽。

  • 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 女贞子别名女贞、女贞实、冬青实,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于我国中部、东部、南部和西部各省区,其中以浙江、江苏、福建、湖南、四川和广西等地产量最大。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