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腰火毒的中医辨证论治

缠腰龙是火毒病,挟风兼湿气血凝。病发头面多危笃,泻火解毒须扶正。

缠腰火毒俗称缠腰龙。缠腰,言其病位主要发生在腰胁区;火,指其病因以火毒为要;丹,描述其皮疹状如云片,灼热痛痒兼作。今人又将偶尔发生在颜面区者称之蛇丹。

究其病因,火毒固然是重要的,但也不能离开自然环境的变迁,脏腑功能的失调。一般而论,病发在头面部,多由心、肝火妄,风热外乘;病在腰胁区,无不是脾、肺湿火循经外发的结果。因此,除重视最常见的湿火之邪之外,还应顾及某些特殊的致病因素,诸如恶疮、虚劳、温热病后期等,也多合并缠腰火丹的发生。

缠腰火丹的证治,历代多宗《外科正宗》。大凡干者色红,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治宜凉心泻肝法,方用化斑解毒汤;湿者色黄白,大小不等水疱,流水作烂,又且多疼,治宜清肺、泻脾、除湿法,方用胃苓汤。时至今日仍为临床习用常法。

作者在调查缠腰火丹发生的原因中,大部分患者由于正气骤虚,毒邪乘虚侵袭所致居多,因而,在分析本病演变的过程中,要揆度正与邪,虚与实的转化关系。比如;初期是邪盛正衰阶段,火毒是标,证见在潮红的皮肤上,发生大小不一的红色丘疹、丘疱疹;中期是邪正相持阶段,要么湿热互结,证见簇状丘疱疹、水疱,疱破流水,要么湿热化毒,证见疱液混浊,毒染成胞疱,甚则坏疽;后期是正复邪衰阶段,毒滞孙络,经气不畅,证见皮疹虽好,但遗留针刺状疼痛,或者隐痛绵绵,常持续数周至数月不等。故在治疗中,处处要扶植正气,处方用药要遵循《内经》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旨,做到既师古法古方,但不拘泥于古法古方,特别是大苦大寒之品,应当少用或不用,从而,避免虚虚实实之弊。

初期服用自拟验方大青连翘汤:大青叶、炒丹皮、赤芍、玄参、贯仲、黄芩各6克,连翘、银花、生地各12克,马齿苋15克;

中期服用薏仁赤豆汤:生薏苡仁、赤小豆各15克,茯苓皮、银花、地肤子、生地各12克,车前子、车前草、赤芍、马齿苋各9克,甘草6克;

后期服用金铃子散加味:金铃子、郁金、紫草各9克,延胡索6~9克,醋柴胡、青皮各6克,炒白芍、当归各12克,丝瓜络10克。只要认证准确,即使是按图索骥,亦多良效。

不过,应当指出的是,病变发生在头面接近眼区,要格外谨慎,如出现壮热不退,角膜上发生水疱并迅速穿破,应立即请眼科医师会诊,采用综合疗法。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88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小儿蛲虫偏方1

    槟榔50克,茴香10个。将槟榔切碎,放人茴香,再加人适量水,煎煮后服用,每日分2次服用,连续5—7天。本方适用于小儿蛲虫病。

  • 治疗夜啼的偏方9

    五物甘草生摩膏方。甘草﹑防风(各一两)﹑白朮(二十铢)﹑雷丸(二两半)﹑桔梗(二十铢)。右〔口父〕咀,以不中水猪肪一斤煎为膏,以煎药,微火上煎之,消息视稠浊,去滓,取如弹丸大一枚,…

  • 阳痿的治疗偏方22

    杏仁、半夏、淡竹叶各9克,白蔻仁、厚朴、石菖蒲各6克,薏苡仁2克,通草5克,滑石(包)15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阳痿。

  • 山楂的功效与临床新用途

    山楂既是人们熟悉的消食健胃食品,又是常用的中药之一。《本草纲目》说它“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山楂性微温,味酸而甘,入脾、胃、肝经,具消食健胃、化淤行滞功…

  • 人参启脾丸加减治疗小儿疳症

    疳症滞久气耗伤,食欲不振腹泻频。毛发枯槁神不振,目无光彩面黄白。烦躁好哭露睛睡,手足心热体瘦羸。如若浮肿抽搐现,天吊窜视白眼翻。此为疳积危重侯,慢脾风起不须疑。健脾益胃消食滞,人参…

  • 治疗性欲低下的偏方11

    蛇床子末90克,菟丝子(取汁)150毫升。将2味药相合,外涂于阴茎1上,日五遍。本方温肾壮阳,适用于肾阳不足,性欲低下,阳痿。

  • 九月鸡片

    鸡脯肉600克,鲜菊花瓣1000克,鸡蛋3个,鸡汤150克,盐3克,白糖3克,黄酒20克,胡椒粉z克,麻油3克,葱、姜各20克,水生粉50克,玉米粉20兑。鸡脯肉去皮、筋、切薄片,…

  • 临床常用的明目益睑方

    明日益睑方明目益睑方是指具有使目睛澄澈明亮、调视有神,眼睑肌力增强,弹性增强作用的一类方子。本法既可以使眼目睛白瞳黑,目光炯然,视力提高,又能防止胞眼睑袋形成,防纹减皱,防止肌肉松…

  • 半夏泻心汤加减,麦门冬汤加味治疗呃逆呕吐

    潘某,男,46岁,射洪县小学教师。 初诊:1981年10月29日。呃逆持续年余,诱发原因未明。体壮少病,素嗜烟酒辛燥,呃逆每发必10余日方解。呃声不扬,但掣动有力,坐时可摇椅,卧则…

  • 慢性乙型肝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邪毒内蕴,肝郁血瘀,脾肾两亏,营卫失调。【治法】清化解毒,活血祛瘀,健脾疏肝,益气湿肾。【方名】乙肝解毒汤。【组成】方1:黄芪30克,虎杖15克,白花蛇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