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叶

椿叶
(《纲目》)

【异名】椿木叶(《唐本草》),春尖叶(《重庆草药》)。

【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的叶,植物形态详"椿白皮"条。

【化学成分】叶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C。

【性味】苦,平。

①《唐本草》:"味苦,有毒。"

②《医林纂要》:"甘苦辛,平。"

【功用主治】消炎,解毒,杀虫。治肠炎,痢疾,疔,疽,漆疮。疥疮,白秃。

①《唐本草》:"主洗疮疥,风疽。"

②《生生编》:"嫩芽瀹食,消风祛毒。"

③《陆川本草》:"健胃,止血,消炎,杀虫。治子宫炎,肠炎,痢疾,尿道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2~4两。

【宜忌】①孟诜:"动风,多食令人神昏、血气微。"

②《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壅气动风,有宿疾者勿食。"

【选方】①治赤白痢疾:椿叶二至四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唇上生疔:香椿叶捣烂,和酒饮之。(《岭南采药录》)

③治小儿头生白秃,发不生出:椿、楸、桃叶心取汁敷之。(《肘后方》)

④治漆疮:春尖叶一斤,苦蒿、红浮漂各适量。煎水外洗。(《重庆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42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黄芩

    黄芩(《本经》) 【异名】腐肠(《本经》),黄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吴普本草》),空肠(《别录》),元芩、土金茶根(《东北药植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 【植…

  • 槟榔花

    槟榔花(《中药志》)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植物形态详"槟榔"条。 【采集】夏季采集。晒干,去梗。 【药材】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棕色。气无,味淡。…

  • 鬼箭锦鸡儿_鬼箭锦鸡儿的食用方法_鬼箭锦鸡儿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鬼见愁、狼麻 性味:辛、苦、涩;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降压。主乳痈,疮疖肿痛,高血压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鬼箭锦鸡儿的根及枝叶。 原形态:鬼箭…

  • 白马骨_白马骨的功效与作用_白马骨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路边金、满天星、路边鸡、六月冷、曲节草、路边荆、鱼骨刺、光骨刺、过路黄荆、硬骨柴、天星木、凉粉草、细牙家、白点秤、鸡骨头草、鸡脚骨、路边姜、白金条、鸡骨柴、千年勿大…

  • 双参_双参的用药禁忌_双参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山苦参、子母参、合合参、童子参、萝卜参、羊蹄参、青阳参、合包参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益肾;活血调经。主肾虚腰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不孕;闭经 生长…

  • 青蒿露

    青蒿露(《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的茎、叶,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植物形态详"青蒿"条。 【性味】苦,寒,无毒。 【功用主治】明日,退热,清暑,辟秽。治劳瘦骨蒸,虚热…

  • 五脉绿绒蒿花

    五脉绿绒蒿花(《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异名】欧摆完保(藏名)。 【来源】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花蕾,,植物形态详"毛叶兔耳风"条。 【采集】6~8月采花,晾干。 【性味】微甘辛,…

  • 蓝布正_蓝布正有什么副作用_蓝布正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性味: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血养阴,润肺化痰。用于气血不足,虚痨咳嗽,脾虚带下。 生长采收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路边青Geum aleppicum Ja…

  • 狗狗秧

    狗狗秧(《河南中草药手册》) 【异名】打碗花、夫儿苗、狗娃秧(《河南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日本天剑的根及全草。 【植物形态】日本天剑多年生草本,丛生细毛。茎缠绕或匍…

  • 锥栗

    锥栗(《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栲栗(《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拷的种子。 【植物形态】桂林栲,又名:山锥、锥子树、勒翠。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