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蓟饮子医案分析

【组成】小蓟 滑石各15g 生地黄30g 藕节 蒲黄 栀子 淡竹叶各9g 木通 当归 炙甘草各6g

【主治】热结下焦,损伤膀胱血络所致血淋、尿血。症见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病案】瞿某,女,25岁,营业员,慢性肾炎5年,经常出现血尿和蛋白尿,但以血尿为甚。曾用西药治疗无效,后看中医。曾用六味地黄丸与小蓟饮子等滋阴凉血药,一度血尿好转,以后又复发,再用原法却无效,反而小便不畅。刻诊尿常规见红细胞(+++),尿蛋白(+),形体消瘦,面色略黑,口干燥渴但欲漱口而不欲饮水,眩晕腰酸,身发紫癜,舌质黯红,边有瘀点,脉细而涩。此非六味地黄丸与小蓟饮子之过,乃阴虚瘀热,肾格阻滞之故;滋阴凉血有余,化瘀活血不足。宜滋养肾阴,清热化瘀。处方:生熟地各12g,早莲草15g,首乌9g,黄柏9g,大、小蓟各15g,赤芍9g,丹皮6g,桃仁9g,当归9g,红花4.5g,鳖甲15g,牛膝15g,生甘草6g,益母草15g,7贴。

二诊:服上方诸症好转,尿常规:红细胞(+),尿蛋白(-),小便通畅。原方去丹皮续进14贴。后小便常规阴性、随访1年,血尿未见复发。(摘自姜春华老师治疗资料)

【分析】患者“形体消瘦,口干燥渴,眩晕腰酸,脉细”,应为肾阴虚有热,故“曾用六味地黄丸与小蓟饮子等滋阴凉血药”是符合病情的,故有“一度血尿好转”。但患者复发后出现“面色略黑,口干燥渴但欲漱口而不欲饮水,身发紫癜,舌质黯红,边有瘀点,脉细而涩”之瘀血症状,可能是上次离经之血形成瘀血,故治疗在原来方药的基础上,应加用活血祛瘀之品。如简单重复上次方药,结果是“再用原法却无效”。若瘀血阻滞尿道,还会出现“反而小便不畅”症状。

故此次治疗当选用具有凉血止血功效之小蓟饮子,并在该方基础上,加用补肾滋阴,活血祛瘀药物。具体是加用“熟地、旱莲草、首乌、鳖甲、牛膝”以补肾滋阴,加用“赤芍、丹皮、桃仁、红花、益母草”以活血祛瘀。所以经以上方药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44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92例,平均分为对照组(n=46)和实验…

  • 补气方二

    豆浆200克,粳米59克;白糖适量。豆浆加水与米同煮为粥,或粳米如常法煮粥,临熟时加入豆浆,继续煮至粥成,以白糖调味,每日2次。本方补虚羸,肥健人,适合于体弱多病,形体消瘦者食用。

  • 小儿风疹的中医治疗验方

    风疹又有风痧名,病毒引起传染强。发热当天现皮疹,淡红红色斑丘疹。头面躯肢次第出,口无麻疹粘膜斑。二三天内即消退,无有脱屑不留痕。疏风清热兼凉血,荆防银翘淡竹叶。牛蒡赤芍地紫草,栀子…

  • 八月扎

    八月扎;苦,平。肝,胃。疏肝理气,散结止痛。

  • 枳实导滞汤加减治疗小儿痫症

    肝风妄动因滞热,时发时止常抽搐。便干尿黄肚腹胀,颊红口臭苔黄腻。清热导滞平肝风,菊花枳实炒莱菔。知母连翘麦楂曲,胡连内金双钩藤。天竺菖薄金石斛,熟军黄芩干地龙。 方药: 枳实导滞汤…

  • 真武汤加味治疗脾肾阳虚水气上泛,咳嗽反复发作

    脾肾阳虚水气逆,反复咳嗽痰清稀。头晕心悸畏寒冷,肢体沉重小便涩。温阳散寒行气水,真武加味茯附子。白术芍药干姜细,旋复白芥五味子。 方药: 真武汤加味: 茯苓10g 熟附子8g(先煎…

  • 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低热

    阴寒内盛阳外格,自觉身热四肢凉。面色嫩红口舌润,食少腹胀便溏稀。下肢浮肿腰腿软,脉沉无力阳痿泄。抑阳扶阴温脾肾,加味附子理中宜。白术干姜炙甘草,党参茯苓炮附子。 方药: 附子理中汤…

  • 小儿厌食的偏方3

    淮曲散药物:淮山200克,茯苓100克,酒糟曲150克,丁香20克。用法:上药研细末,过筛。饭后温水送服,每天3次,每次15克。来源:湖南中医1988

  • 治疗便秘的偏方4

    黑芝麻30克,桃仁(去皮)15克,枳实3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血秘。

  •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风寒外束,痰热壅肺。【治法】散寒清热,宣肺化痰。【方名】平喘合剂。【组成】桔梗9克,生麻黄3克,细辛3克,五味子9克,半夏9克,桂枝9克,生石膏30克。【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