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病例三则

病例一:周x,女,19岁,成都工厂职工。1990年12月23日初诊。

其母代述:14岁来月经,16岁半开始痛,未引起重视,近一年多来痛经加剧,痛剧时,满床打滚,呕吐,已服西药、中药效不佳,因同事介绍前来求治。

检查:诊脉浮弦,舌质淡,经来之前小腹胀痛,经来第一日痛胀最剧,满床打滚,汗出淋漓,呕吐,量多,有瘀块,色黯,瘀块下后痛即减,第三日痛即止,经后身疲软无力。现头痛,头昏,身痛,身犟如绳缚,舌边齿痕深而且多,恶寒,厌油。

辨证:气虚血瘀,外感风寒。

治法:补气活血行瘀。先表后里,当先解表。

处方:

(1)黄芪15克 羌活10克 柴胡10克 川芎10克 茯苓10克 桔梗10克 枳壳10克 建曲10克 甘草3克 独活10克 前胡10克

二剂

服完后接服下方:

(2)黄芪30克 防风15克 白术25克 全当归15克 丹参30克 鸡血藤30克 生蒲黄10克 炒五灵脂10克 牛膝10克 甘草3克、

三剂

嘱其在月经来之前一周来诊治。

1991年2月10二诊:服上(1)方二剂外感即愈,接服(2)方,经痛消失。下次月经将在2月15日至。经来之前有畏冷现象,诊脉平弱,重按无力,舌质淡白,舌边齿痕。

处方:

黄芪60克 防风20克 白术30克 柴胡12克 白芍20克 全当归12克 丹参30克 鸡血藤30克 生蒲黄10克 炒五灵脂10克 牛膝6克 甘草5克

四剂

3月17日三诊:上次服药,月经于2月15日至,无痛经及其它不适,但觉小腹微胀。现在月经应至而未至,已过期二日。诊脉弦,薄苔。

黄芪60克 防风15克 白术30克 柴胡15克 白芍30克 当归15克 丹参30克 香附10克 青皮10克 枳壳10克 生蒲黄10克 牛膝10克 炒五灵脂10克 甘草5克

五剂

4月12日四诊:上药服完一剂月经即至,即3月19日至。无痛经,无瘀块,脉平,舌淡,舌边齿印变浅,已连续四个月无痛经现象。

处方:按上方再进五剂,病已痊愈,可停药。

病例二:蒙x,女,25岁,四川省干部。1991年2月24日初诊。

自诉:痛经已四年,经来即痛,痛剧时则呕吐,因朋友介绍,前来求治。

检查:诊脉弦数而弱,不任重按,舌紫红。经来小腹痛,第一天剧痛,第一天痛稍缓,第三天痛更减,第四天痛止,经来之前反映很大,烦躁异常,总想发脾气,经来之后,特别疲乏,嗜卧,直到经净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精神不振。经来第一天瘀块较多,痛剧时即下瘀块,下后痛减,过一会又剧痛,又下瘀块,第二天瘀块减少,痛亦减轻,第四天,瘀块消失,腹痛亦止,第五天月经即净,经期错后二三天,每月如此。大便每日一次,溏便,量少,食欲不好,眠差,未婚形瘦,面色青黄晦暗。平时嗜辣椒,每餐不离,否则不能下咽。

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月经刚净,当益气养阴,清热调经。

处方:丹栀逍遥散加味

生地15克 生栀子10克 丹参10克 柴胡10克 白芍20克 当归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黄芪30克 泡沙参30克 益母草15克 甘草5克

四剂

3月3日二诊:服完觉舒,诊脉弦细而弱,舌紫消失,舌前部尚红,嘱其忌食辣椒,否则难治。

处方:上方加佛手10克,再进四剂。

3月10日三诊:诊脉弦细,舌红消失。月经将在3月26日前后至,用益气活血调经之法。

处方:

黄芪50克 泡沙参30克 当归15克 丹参30克 鸡血藤30克 益母草30克 香附10克 青皮10克 合欢花10克 柴胡10克 白芍15克 建曲10克 甘草6克

四剂

3月17日四诊:精神较前为好,眠食俱佳,大便较溏。月经将在25、6日至。脉弦,舌尖红,过去这段时期已是“心焦烦躁,脾气暴躁”的时候,现在尚无感觉。

处方:

黄芪60克 泡沙参10克 白术30克 茯苓15克 生栀子10克 丹皮10克 柴胡10克 白芍20克 当归15克 蒲黄10克 炒灵脂10克 丹参30克 合欢花10克 甘草10克 木香10克、

五剂

3月24日五诊:临近经期,尚无异常感觉,惟大便仍不成形,舌尖微红而已。

处方:上方加益母草30克,山药30克,五剂。

4月21日六诊:上次经来,腹已不痛,也不那么疲乏了,认为好了,未再来治疗。今日上午月经来了,小腹胀痛,经前的种种反应未再出现,因此赶快来治。诊脉弦平,舌前部红,询其忌食辛辣情况,答以自认为病已痊愈,又开戒食辣,乃再再叮嘱,此病必须连续三个月月经正常,方为痊愈,但不能嗜食辣椒,否则病必反复也。

处方:

黄芪60克 泡沙参30克 丹参10克 生栀子10克 山药60克 茯苓20克 柴胡12克 白芍30克 木香10克 五灵脂10克 没药10克 青皮10克 甘草10克

五剂

嘱其此五剂服完后,可不必再来,候下次经来之前一周,即来服药调治。

5月20日七诊:服上方后腹痛即止,明日后日月经将至,诊脉弦平,舌正无苔。

处方:按上方继进五剂。

6月18日八诊:上次是5月22日月经至,相错一天,已对月,痛经未作,四日即净,无疲倦嗜卧等现象,按上方进五剂,五剂后7月份可停药观察。同年10月其母带其妹来治痛经,方知患者痛经愈后一直未复发。

按:气虚则血瘀,因瘀而痛,因痛而呕,调其气血,则瘀消痛止,呕亦自愈,此治本之良法也,若见痛止痛,见呕止呕,舍本逐末,病必不除。

病例三:张xx,女,36岁,解放军部队工作人员。1989年6月17日初诊。

自诉:月经来之前四、五天小腹痛,腰痛,平时易疲倦,下班回家,只想躺下,手足心烧,晚上必须将脚伸在被外,白天连袜子都不能穿,病已七、八年,自生孩子之后,病似乎越来越多。

检查:诊脉沉弱结代,时时歇止,苔粗黄厚而干,口干喜冷饮,饮不解渴,每日冰糕不离,胃胀痛,医院诊为慢性胃炎,已十余年,拒按,平素只能吃稀饭,否则胀痛更甚;月经基本对月,经来量少,瘀块较多,色乌红,经来之前四、五日先腰部胀痛,接着小腹胀痛,经来后第一、二天痛胀加重,瘀块下得多、下得畅快痛即减,第二天下午痛渐缓,第三日痛止,第四日月经基本干净,第五天或第六天又回一下随即完全干净,平时烦躁易累,上楼都要歇几次才上得去,多说几句话气就不续,月经来了就烦躁,更累,月经期必须请假休息,业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

辨证:气阴两虚,气滞血瘀。

治法:益气养阴,行气活血,当先清中焦之热。

处方:补中益气汤合白虎汤加减

黄芪50克 泡沙参15克 苍术10克 柴胡15克 升麻15克 白芍15克 木香10克 石膏30克 花粉30克 川厚朴15克 莱菔子15克 甘草6克

四剂

6月25日二诊:黄粗厚苔大退,口渴大减,胃胀痛大愈,现只是隐约作痛,精神明显好转,手足心烧已微,过去时长气,气短不续,现在好转,说话已接得上气了。

处方:

(1)黄芪60克 花粉20克 柴胡15克 白芍15克 枳壳10克 木香10克 黄连10克 太子参30克 建曲10克 甘草10克

三剂

上方服完三剂后接服下方:

(2)黄芪60克 太子参30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香附10克 丹参30克 青皮10克 元胡10克 五灵脂10克 甘草6克

三剂

7月2日三诊:此次月经于6月28日至,瘀块大减,腹痛大大减轻。此次经来之前腰未痛,但经来之后痛,经量仍少,一天多即净。

此后,月经净后即以八珍益母汤加桑寄生、续断、桔梗进行调理,经前一周即以血府逐瘀汤加黄芪、太子参治疗,如是凡三月痛经消失,经量增加,三至四天即净,胃痛亦未作。

按:此证乃虚中夹实之症,虚为气血两虚,脉沉弱结代,时时歇止,疲倦易累,气不接续,皆气虚之象,气以生血,气虚之人未有不血虚者,故医院检查,血色素只有6克;实为气滞血瘀,经来腰腹胀痛,瘀块较多者是也。而舌苔粗黄厚而且干,口干喜冷饮,饮不解渴,每日冰糕不离,此阳明热结,实症也。在治疗步骤上应首先解决中焦积热,否则不易为功,故先用补中益气汤合白虎汤补气清热,初战告捷之后,继以四逆散加味益气生津清余热,三剂之后,当是月经将来之时,接服血府逐瘀汤加减,月经净后以八珍益母汤加味调理气血,经前一周即以血府逐瘀汤治疗痛经,如此调理,凡三月而奏功。

——本文摘自《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 4 疑难杂病治验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47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气喘妙方

    一、中年人之妙方药方:人参5片,龙眼干20粒,金桔干5粒,下锅放下1碗半水,用文火慢慢煎,待滚后5分钟就可服用,其功效神奇。二、老年人之妙方药方:人参5片,金桔干2粒,香菇3块,下…

  • 治疗白发的偏方3

    酸石榴100克,五倍子150克,芝麻叶50克。研粗末,投入铁器水内,取汁外馀。

  • 四物汤常见问题:四物汤什么时候喝

    导读:本文收集了一些关于四物汤的常见问题。例如:如何做四物汤?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四物汤什么时候喝最有效等。 本文目录 1   并不是所有女性都适合四物汤2   六种体质要找…

  • 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摘要:吴茱萸汤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功效为:温中补虚,降逆散寒;主治胃中虚寒,干呕,胸满,厥阴头痛者。临床上可用其治疗偏头痛,神经系统疾病及消化道疾病。现代药理学实…

  • 中药泥贴敷治慢性咽炎

    由于平时喜欢喝酒、吃辣椒,又不注意保养身体,6年前慢性咽炎的毛病就找上了我。当时经常觉得嗓子里有痰,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时不时就“咳”上一声。如果碰到自己感冒咽炎急性发作,更是难…

  • 食管癌方三

    白花蛇舌草30克,蒲公英80克,半枝莲12克,山豆根15克,山慈菇、鸦胆子、露峰房各10克,三七参9克,斑蝥去头足1克,蟾酥O.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癌…

  • 治疗黄褐斑

    (1)白附子、白芨、白蔹、白茯苓、蜜陀僧等份研细末,睡前以乳汁调匀,涂搽面部,可治黄褐斑。(2)制香附、赤芍各20克,熟地、当归各10克,女贞子、丹参、杞子各15克,水煎服,每日1…

  • 婴幼儿便秘的治疗偏方2

    大黄粉药物:大黄适量用法:将大黄烘干研末备用。用时取10克,加少量酒调成糊状,涂于肚脐部,用纱布固定,再用热水袋热敷10钟,每天1次。疗效:次方治婴幼儿便秘30例,痊愈28例,有效…

  • 民间的补血方法

    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皆适量。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每日2次。猪里脊即猪…

  • 复元活血汤医案分析

    【组成】柴胡 瓜蒌根 当归 桃仁各9g 大黄12g 红花 穿山甲 甘草各6g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病案】陈某,女,25岁。1997年5月16日初诊,诉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