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结肠炎

主治:症属胃中虚寒,脘腹胀痛,心下痞满,饮食呆滞,食后欲呕的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

处方:吴茱萸,炒党参各9克,生姜15克,红枣4个。

用法: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头服煎15~2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二服煎3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头二两汁混合,1次200毫升,分别于每日早晚餐后2小时左右服用。脘腹胀满者加广木香9克,佛手5克,陈皮9克;嘈杂吞酸嗳气者加旋覆花(布包)10克,黄连3克;脾胃阳虚之久泻或五更泻者加肉豆蔻、砂仁各6克,补骨脂9克;食少纳呆者加谷芽(炒)15克,代代花6克。

疗效:18例全部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不同程度的改善),18例中疗程最短为7天,最长为28天,平均15天。其中辅助检查恢复正常者8例。我们体会,疗效的关键在于正确运用辨证论治法则。

按语:吴茱萸汤为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的代表方剂。方中吴茱萸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是君药;配合党参、大枣温中补虚益胃;佐以生姜加强温中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凡属胃肠虚弱,吐酸水涎沫者,用之甚效。我们经验,生姜用量是吴茱萸的一倍,吴茱萸用5~9克者,生姜用量为10~15克,党参与吴茱萸开始等量为宜。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0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热敷疗法治便秘

    连须葱头5个,生姜1块,食盐9克,豆豉10粒。上药共捣成饼状,烘热后贴脐上,用胶布固定,良久大便可通,如不通,可再敷。

  • 《本草用法研究》

    本书按药物功用分为22类,共收药物800余种。对各种药物分别记述其品状、成分、性味、归经、功效、配合、研究等项,既引录古人学说,又阐发作者的见解。是一部较有新意而又切合实用的药学参…

  • 热淋的症状及代表方,湿热下注的中医治疗方法

    热淋的症状 肾气不足,膀胱有热,小便赤涩,淋沥不畅,尿时刺痛,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舌红苔腻,脉濡数或滑数。治以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治疗热淋的代表方 十味导赤汤方源 《医…

  • 妊娠病方一

    鸡蛋1个,白糖30克,米醋6毫O升。将米醋煮沸,人白糖调溶,打入鸡蛋,煮至半熟,全部服食,日2次。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恶阻。

  • 高血压的偏方2

    玉米须治高血压用料:玉米须适量。制法:煮水。用法:当茶饮用。长期饮用有效。

  • 肝癌方二十一

    丹参10-30克,赤芍15—30克,三棱、莪术、桃仁、地鳖虫、广郁金各10克,车前子8克,泽泻、半边莲各30克,茯苓15克。本方源于《中医药研究》1988.6期,功能活血行瘀,利水…

  • 带下病小验方

    海螵蛸、龟板各500克。熬浓汁,调和成丸,如绿豆大,每服5克,每日2次,开水送下。此方适于白带兼见面色苍白、手脚发冷、腰酸脚软、精神萎靡等症。

  •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偏方

    大黄茶用料:生大黄15克。制用法:上药洗净,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天一剂。对发热、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给予适当补液,症状缓解后即停止补液。服本方大便溏者,可减少大黄用量,并加服米汤…

  • 鹿角霜

    临床应用:治疗脾肾阳虚尿频、白带、崩漏带下、阴疽肿痛。

  • 不良习惯使大脑迟钝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普遍感到头脑疲劳。为了保持年轻而充满创造力的头脑,必需避免诸多生活上的坏习惯,如抽烟、暴饮暴食、蒙头睡觉、带病用脑等。因为这些坏习惯会导致大脑变迟钝。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