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结肠炎

主治:症属胃中虚寒,脘腹胀痛,心下痞满,饮食呆滞,食后欲呕的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

处方:吴茱萸,炒党参各9克,生姜15克,红枣4个。

用法: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头服煎15~2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二服煎3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头二两汁混合,1次200毫升,分别于每日早晚餐后2小时左右服用。脘腹胀满者加广木香9克,佛手5克,陈皮9克;嘈杂吞酸嗳气者加旋覆花(布包)10克,黄连3克;脾胃阳虚之久泻或五更泻者加肉豆蔻、砂仁各6克,补骨脂9克;食少纳呆者加谷芽(炒)15克,代代花6克。

疗效:18例全部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不同程度的改善),18例中疗程最短为7天,最长为28天,平均15天。其中辅助检查恢复正常者8例。我们体会,疗效的关键在于正确运用辨证论治法则。

按语:吴茱萸汤为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的代表方剂。方中吴茱萸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是君药;配合党参、大枣温中补虚益胃;佐以生姜加强温中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凡属胃肠虚弱,吐酸水涎沫者,用之甚效。我们经验,生姜用量是吴茱萸的一倍,吴茱萸用5~9克者,生姜用量为10~15克,党参与吴茱萸开始等量为宜。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0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全生白术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导致的妊娠水肿

    妊娠水肿孕后期,足踝水肿及外阴。下肢颜面全身肿,皮肤光亮肢不温。懒言短气食不振,便溏口淡脉滑虚。健脾益气行水湿,全生白术加减宜。白术茯苓冬瓜皮,五加大腹生黄芪。桑皮苍术生姜皮,党参…

  • 呕吐方二

    神曲15克,丁香1.5克。同人药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本方适用于伤食之呕吐。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的中医治疗医案

    李某某,女,42岁,某地质队干部1974年8月1日初诊。自诉:1973年4月2日,在某职工医院检查,胃下垂8厘米,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长期以来胃痛,泛酸,嘈杂,曾经吐血,大便中…

  • 半夏泻心汤加减,麦门冬汤加味治疗呃逆呕吐

    潘某,男,46岁,射洪县小学教师。 初诊:1981年10月29日。呃逆持续年余,诱发原因未明。体壮少病,素嗜烟酒辛燥,呃逆每发必10余日方解。呃声不扬,但掣动有力,坐时可摇椅,卧则…

  • 食管癌方十九

    硼砂60克,火硝30克,硇砂6克,礞石15克,沉香、冰片各9克。共研细末,制成散剂,口服,每次1克,含化后缓缓吞咽,每隔半小时至1小时1次,待粘沫吐尽,能进食时可改为3小时1次,连…

  • 《本草新编》

    《本草新编》是丛书“中医经典文库”中的一册。《本草新编》又名《本草秘录》,清·陈士铎著。《本草新编》共分宫集、商集、角集、徵集、羽集五卷,卷前有康熙三十年岁次辛未仲春中浣之吉华川金…

  • 耳性眩晕的中医辨证论治

    目暗头旋晕眩称,病前无兆陡来临。耳鸣眼震翻腾呕,伐木消痰作指针。 眩晕,指目花头晕并见而言;耳性眩晕,则专指内耳疾患所致特殊的眩晕,症见头晕旋转,突然发作,且有一侧耳鸣,恶心呕吐,…

  • 抗衰老滋补方2

    干燕窝15克,鸡清汤1000克,食用碱少许,盐适量。将燕窝放人温水中泡软(约泡15分钟),轻轻捞出,用镊子择净燕窝上的黑毛和根,用温水洗去灰尘;用1000克水把少许食用碱泡开,放人…

  • 骨髓炎、骨结核病

    当归5克、黄芪20克、射干10克、丹参50克、地丁10克、连翘10克、白芥子10克、益母草50克、知母10克、皂角刺10克、白芍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剂无明显效果视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