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气化痰丸组成,主治,加减运用医案

【组成】橘红9g 杏仁9g 枳实9g 瓜蒌仁9g 黄芩9g 茯苓9g 胆南星9g 制半夏9g

【主治】痰热咳嗽。痰稠色黄,咯之不爽,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案】苏某某,女,35岁。咳嗽两个多月。先用西药治之不效,后又以中成药治之仍不效。察其除阵阵咳嗽外,并时时感到咽喉有阻塞感,黏痰甚难咯出,口苦口干,舌苔黄白而腻,脉滑而数。综合脉证,思之:滑数之脉者,痰火阻肺也。治宜化痰泻火。清气化痰丸加减。处方:制南星10g,半夏10g,橘红10g,杏仁10g,川贝母10g,瓜蒌15g,黄芩10g,枳壳10g。服药3剂,寸效未见。因思:《内经》所云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乃千古不破之真理,然此证何故不效也。又思:清气化痰丸一方均取姜汁为丸,姜汁者,辛温行散之药也,入肺之药也。痰也者,乃阴霾之物,非阳不能化,故痰火之证常于大队化痰药中酌加温化之品以化痰。干姜者,入肺而温,善化肺中之阴寒,宜用干姜替生姜汁治之。乃于原方中加入干姜1克。服药2剂,愈。 (摘自《朱进忠医案》)

【分析】“时时感到咽喉有阻塞感”似乎是梅核气,但并没有诉“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黏痰甚难咯出”,其证属痰。本案明显是可以排除外感燥邪的。从“舌苔黄白而腻,脉滑而数”,结合前面的黏痰难咯,可以确定是痰火阻肺。“口苦口干”,实火所致。治当化痰泻火止咳,作者选用清气化痰丸原方。

清气化痰丸中以胆南星为君药,取其清热化痰。瓜蒌仁助清肺化痰,黄芩清泻肺火,二者合用为臣药。又有枳实、陈皮理气除满,再以茯苓淡渗利湿而健脾,杏仁宣肺利气而止咳,半夏燥湿化痰而和胃。辨证、治法均无误,竟“服药3剂,寸效未见。回观原方,清气化痰丸是取姜汁为丸,醒悟到有些顽痰可能需要温化,于是,予原方中加入干姜1g以代生姜,服药2剂即愈。可见我们不能轻易摒弃古人的每一个用法,尤其是应效而未效的时候。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2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食管癌方二十六

    当归20克,红花、桃仁、山甲、酒军各10克,党参30克,天冬15克,生赭石30克,蔷术、半夏各15克,寸冬30克,知母15克,柿霜10克,半枝莲30克,干蟾皮10克。每日1剂,水煎…

  • 从水谷精微分布紊乱机制探讨中医干预胰岛素抵抗的思路

    摘要:笔者受《素问·经脉别论篇》“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精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 葛根汤合半夏厚朴汤加生石膏治疗刚痉一例

    李某,女,38岁,成都中医学院职工。初诊:1983年5月26日。 5日前受凉感冒,恶寒发热未解,复感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白色黏痰壅塞喉间,咯吐不利,延及两侧及颈后疼痛,渐次颈项拘急…

  • 《八名方临床应用》

    内容介绍本书收载中医常用方剂320首,按桂枝、麻黄、柴胡、二陈、四逆、四君、四物、六味归属分类编列。各条除简要介绍方药配伍、作用及其适应证外,均附有古今医家实践经验,特别是当代医家…

  • 至宝丹的功效与作用

      至宝丹   《灵苑方》引郑感方,录自《苏沈良方》   【组成】 生乌犀 生玳瑁 琥珀 朱砂 雄黄各一两(各30g) 牛黄一分(0.3g) 龙脑一分(0.3g) 麝香一分(0.3…

  •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22

    槐米、荞麦花各9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2-3剂。[适应证]高血压降压

  • 阴茎癌方八

    黄芪30克,当归身15克,茯苓30克,丹皮12克,砂仁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谦益斋外科医案》,功能益气养血,适用于阴茎1癌。

  • 砂糖治褥疮

    白砂糖500克,加少许高锰酸钾,用250毫升水溶解,加热至粘稠状,待凉至温热后直接涂在患处,厚度为4毫米左右,然后用纱布包扎,每5天洗换1次,3次后症状会明显好转。

  • 过敏性阴囊水肿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风毒外侵。【治法】散风清热,除湿消肿。【方名】疏风除湿汤。【组成】荆芥穗6-12克,防风6-12克,蝉衣3-9克,生薏仁15-30克,生枳9-15克,生白术9…

  •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长期失眠患者1例

    摘要:失眠是现今社会的常见的睡眠障碍。中医认为失眠的主要病机是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心神不宁,其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平衡。笔者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长期失眠患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