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建中汤加味治疗腹部疼痛

  1、大建中汤加味治疗腹痛

主治:腹痛。

处方:川椒3克,干姜5克,党参9克,白芍9克,川朴9克,甘草6克,饴糖15克。

用法:水煎服,取汁300毫升,纳入饴糖15克。

疗效:治疗1例8岁男患儿。一剂后,即排燥尿数枚,腹痛大减,能进少量流食;二剂服后,又下黑色燥屎十几枚及少许粘液,腹痛消失,食纳可,纳以理中丸益气温中调理5日,全愈出院,随访5年未复发。

按语:小儿之体,“稚阴稚阳",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脾胃尤为薄弱,加之饥饱不节,过食生冷酸涩之物,积滞肠中,损伤中阳,又因调理不当,治疗失宜,则脾胃愈虚,中焦寒甚,且与肠中有形之邪相结,阻滞气机,造成虚实错杂之腹痛症。《金匮要略》曰:“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初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大建中汤主之,”正是对本病的概括。一诊妄投承气之类,实为“虚虚实实”之调。二诊则谨守病机,“寒者热之”“虚者补之”“滞者通之”,使正气得复,中阳得运,阴寒凝结得复。

  2、大承气汤加减治腹疼

主治:寒凝滞瘀肝木乘脾所致腹疼。

处方:川军20克,附子15克,细辛3克,川厚朴15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

用法:上药煎40分钟取汁,约240毫升。一次服下。

疗效:治疗1例39岁女患者,服药后畅泄4次,杂以脂膜鱼冻状秽物,腹疼大减,继以温中理脾、调畅气机之方2剂,月余缠绵痼疾竟霍然而愈。

按语:此症乃胃肠素虚,恣食生冷,寒凝积聚,滞于胃肠,中阳被遏,气机阻滞不得通畅,不通则痛,此例顽固腹痛,难拨之积迁延日久,阴阳之气乘逆,土壅木郁,故于大剂温利中,重用白芍,解阴凝,布阳和,调肝舒脾,而乃收效满意。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3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民间的补血方法二

    鲜乌贼鱼肉250克,桃仁15,克,黄酒、酱油、白糖各适量。乌贼鱼肉冲洗干净,切条备用。桃仁洗净,去皮备用。乌贼鱼肉放入锅中,加桃仁、清水,旺火烧沸后加黄酒、酱油、白糖,再用小火煮至…

  • 肺癌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医学史上曾经形象地把肺癌比拟成10世纪的鼠疫、19世纪的病。1997年上海市的肺癌男、女患者的死亡率均占各种肿瘤的死亡率之首。[病因]:…

  • 安神滋补方2

    鲜百合3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剥成瓣,洗净,糯米如常法煮粥,米将熟时加入百合煮至粥成,人冰糖调味,如无鲜百合可以用干百合10克代之,直接与米同煮为粥。每日2次,早晚温热…

  • 去黄褐斑验方2

    白附子、白及、白蔹、白茯苓、密陀僧各等分,研细末,睡前用人乳汁(或牛奶)和药末擦面。

  • 溃疡性口腔炎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肾水衰惫,虚火上炎。【治法】滋肾养阴,佐以清虚火。【方名】六味地黄汤加减。【组成】生地12克,萸肉6克,山药6克,丹皮6克,泽泻6克,茯苓9克,竹叶9克。【用…

  • 太子参

    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又称孩儿参,是一味很好的清补之品,内含果糖,淀粉,皂甙,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有强壮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

  • 枇杷叶治便秘

    用料:枇杷叶90克,麦冬20克。制法:水煎20分钟。用法:早晚各饮用一次。

  • 中风中医治疗方:固脱保元汤

    【组成】黄芪30g,党参30g,熟地黄30g,山茱萸30g,龙眼肉30g,山药 30g,枸杞子15g,茯神12g,酸枣仁12g,白术9g,生龙骨,生牡蛎各12-30g, 甘草3g。…

  • 高血压的秘方

    1.上午十点吃下杨桃1粒,沾些甘草粉,渣不可吞下。下午四点吃下水蜜桃1粒。晚上十点吃下木瓜四分之一片。连续服用10天,功效如神。2.上午十点吃下葡萄干30粒,沾些甘草粉。下午四点喝…

  • 绦虫病的中药治疗方法

    绦虫病中医称之为“寸白虫”,是指绦虫脱落节片而言。致病原因早在2000年前,即认为由食生肉所致,所谓“食生肉……变生白虫”。中医不仅认为牛和猪是绦虫病的中间宿主,而鱼也是宿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