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排卵汤”治疗不孕症

排卵汤治不孕症,补肾调肝养冲任。月经异常不排卵,随证加减见奇功。

作者运用“排卵汤”(自拟经验方)随证加减,1973年总结治愈250例不孕症,荣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近十余年来,经国内外专家学者临床验证,施用于各种排卵功能失调患者,效果良好。

排卵汤基本方:柴胡、赤芍、白芍、泽兰、坤草、鸡血藤、怀牛膝、刘寄奴、苏木、生蒲黄、女贞子、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

随证加减:阴虚内热加青蒿、地骨皮、生地、玄参;烦躁胸闷乳胀加青皮、香附、木香;经行腹痛再加元胡、川楝子;血瘀闭经加红茜草、归尾、红花,瘀重加三棱、莪术、水蛭、庶虫;性欲减退加仙茅、仙灵脾、肉苁蓉、巴戟天;肾阴虚加龟板、山萸肉、山药;肾阳虚加补骨脂、鹿角片、肉桂、熟附片、葫芦巴;血虚加当归、熟地、阿胶;气虚加黄芪、党参;脾虚加白术、莲子肉、山药;畏寒加桂枝、吴茱萸;痰湿盛加茯苓、半夏、陈皮;湿热下注加知母、黄柏、鱼腥草、椿根皮。无排卵型“功血”症,于方中生蒲黄炒炭,减去刘寄奴、苏木、赤芍、泽兰,加鹿衔草、地榆。

本方以柴胡、白芍舒肝解郁,敛阴调经;赤芍、鸡血藤、益母草和血调经;刘寄奴除新旧之瘀血;泽兰入厥阴经,能行血利水;怀牛膝为肝肾引经药,以泻恶血,引药下行,使瘀结消散,气血得以畅行;女贞子、覆盆子滋补肝肾,疗肾水亏虚;枸杞子滋肝补肾,填补精血;菟丝子温补三阴经以益精髓,其性柔润而多液,故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既益阴精,又助肾阳,使阳生阴长,有促性腺机能的作用;肉苁蓉味甘酸咸温,体润色黑,峻补精血,其气温能兴阳助火,但与滋阴药配伍,则有阳随阴附之作用,使阳气渐兴:仙茅、仙灵脾补命门、温肾壮阳,强壮性腺机能。全方在于以补肾调经为主,使肾阳振兴,能温煦蕴育卵泡,促使卵巢排卵。对卵巢机能不足起着激活诱导作用。常于月经中期投药。

不孕妇女,常患有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赤白带下等病证,影响冲任、胞宫的正常生殖功能,导致排卵功能障碍。作者效法《叶天士女科医案》:“种子必先调经,经调自易成孕”及“求子贵在养精血”的治疗原则,自拟“排卵汤”治疗不孕症效果良好,经国外临床验证,效果亦佳。如1982年《日产妇东京会誌》第三十一卷第四期发表东京营井医院用赵氏“排卵汤”治疗不排卵的不妊症的临床观察。文章称“排卵汤”是促进排卵剂,用于卵巢功能衰退而不排卵者,成功率高而迅速。朝鲜《青年生活)1982年第五期亦刊载赵松泉治不孕症的疗效文章。由此可见,“排卵汤”治疗不孕症,经国内、外专家学者重复施用疗效显著。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67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老中医自拟方治疗瘀血型腰痛

    李某某,女,28岁,四川雅安某厂工人。1969年8月12日初诊。自诉:腰痛自1967年6月开始,有增无减,治疗无效,周身皮肤时而潮红,时而苍白,潮红与苍白之处皆不固定。某医院诊断为…

  • 民间的补血方法5

    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皆适量。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每日2次。猪里脊即猪…

  • 荨麻疹方四

    黄芪10克,白术、防风、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9克,浮萍6克,白藓皮10克,荆芥穗9克,陈皮12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本方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对荨麻…

  • 荨麻疹方二

    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养血益气,疏风止痒,适用于血虚受风所致的荨麻…

  • 大便下血

    每次用黑木耳10克,柿饼两个,水一碗煮烂吃下,一日二次,5天痊愈。

  • 增白方二十

    白僵蚕、白芷、细辛等分。研为细末,人乳和丸如芡实大,洗面化妆,次日洗去。本方祛散风邪,润肤白面。

  • 莪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莪术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作用。周老一般用于治疗肝病出现肝睥肿大,肝硬化腹水,冠心病心绞痛,萎缩性胃炎镜检胃黏膜结节隆起、肠上皮化生,血瘀痛经、经闭、肿瘤疼痛等病症。按医书记载:莪…

  • 胃癌秘方

    病因:此病是日月操劳,饥饿过度就不感觉饿,而且营养不足之人,才会得此病。此病最难医,秘方有一种。药方:白肉豆(白四季梅、白梅豆、白扁豆)籽10两磨粉,面粉半碗,配合白肉豆粉,一碗半…

  • 少阳郁火型牙痛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

    四诊摘要 齿痛牵连腮颊,或耳下肿痛,延及牙床,项下结核累累,目赤,耳中轰鸣,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 足少阳胆经循经腮颊及耳下、耳后,若外感风寒之邪化热传入少阳,郁而不解…

  •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陈老谙熟药性,他认为:祖国医学浩如烟海,各医学流派均有自己的用药特点及长处。经方简捷,时方轻刃,均可借鉴。但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执其法不可拘其方泥其药,人云亦云,要大胆创新。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