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果苏木

刺果苏木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忙果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果苏木的叶。

【植物形态】刺果苏木
藤状灌木,全株有下弯的钩刺,各部均被黄色柔毛。叶长30~45厘米;羽片6~9对,对生,在小叶着生处常有托叶状的小钩刺1对;小叶6~12对,长椭圆形,长1.5~4厘米,宽1.5~2厘米,先端钝圆而有小凸尖,基部偏斜;托叶大,叶状,常分裂,脱落。总状花序腋生,具长梗,上部稠密,下部稀疏;苞片锥状,被毛,外折,开花时渐脱落;萼裂片5,内外均被锈色毛;花瓣黄色,或最上面1片有红斑,倒披针形,不长过花萼,有爪。荚果矩圆形,长5~7厘米,顶端有喙,外面具细长的针刺。种子2~3颗,近球形,铅灰色,有光泽。花期8~10月。果期10月至翌年3月。
生于疏林灌木丛、海边村庄荒地上。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采集】夏季采集,晒干。

【化学成分】荚果含鞣质30~48%。种子含甾醇、皂甙、脂肪油、淀粉。

【药理作用】种子、树皮及叶中含有的苦味成分名Bonducin或Guilandinin,为一种树脂酸,据云有奎宁样的抗疟作用,但对实验性疟疾无效;其退热作用也尚待肯定。此苦味成分可进一步分为四个部分:"A"部分有某些抗菌作用;"B"部分对兔有退热、利尿作用,也有某些抗菌效力;"D"部分有显著的杀蚯蚓(驱虫)作用。苦味成分及种子的醇提取物有轻度降低犬血压、抑制蛙心的作用,而水提取物无此作用。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凉。"

【功用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瘀止痛,清热解毒。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痈疮疖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6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水麻叶

    水麻叶(《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土甘草。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 【植物形态】冷水花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60厘米。叶对生,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1…

  • 春花胡枝子

    春花胡枝子(《全展选编·外科》) 【来源】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的全草。 【植物形态】春花胡枝子直立灌木。枝条疏被长绒毛。3出复叶,互生;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钝或微凹或微缺,…

  • 宝盖草

    宝盖草(《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接骨草、莲台夏枯、毛叶夏枯,灯龙草(《滇南本草》),珍珠莲(《植物名实图考》),佛座(《植物学大辞典》),风盏、连钱草、大铜钱七(《广西中兽医药…

  • 霸王根

    霸王根(《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 【植物形态】霸王灌木,高约1米。根粗壮,外皮棕色。枝开展,皮淡灰色,小枝先端刺状。叶在老枝上簇生,在幼枝上对生;…

  • 藁本

    藁本(《本经》) 【异名】藁茇(《山海经》),鬼卿、地新(《本经》),山茝、蔚香(《广雅》),微茎(《别录》),藁板(《山东中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火藁本的根…

  • 铁苋

    铁苋(《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植物名实图考》),六合草、半边珠(《草木便方》),野黄麻(《天宝本草》),王碗捧真珠、粪斗草(《福建民间草药》),血…

  • 石吊兰

    石吊兰(《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黑乌骨(《植物名实图考》),石豇豆(《草木便方》),石泽兰、大姜豆、小泽兰(《分类草药性》),岩豇豆、岩茶(《贵州民间方药集》),岩泽兰(《贵阳…

  • 南烛根

    南烛根(《纲目》)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根。植物形态详"南烛子"条。 【功用主治】江西《草药手册》:"散瘀,消肿,止痛。" 【选方】①治牙齿痛:乌饭树根,捣烂炖蛋吃。(江…

  • 倒水莲_倒水莲的禁忌_倒水莲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倒水莲、花老鼠、尾生根、石上凤尾草、金鸡尾、盘龙莲、仙人架桥、定草根、刷把草、青丝还阳、姜公久鱼 性味:辛;苦;平;凉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去风湿,通关节。治吐血,…

  • 狮子七

    狮子七(《陕西中草药》) 【异名】涩疙瘩。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狭叶红景天的根茎及根。 【植物形态】狭叶红景天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状茎粗壮,块状而多分叉。茎圆形,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