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马草

醉马草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马绊肠、断肠草、醉马豆、勺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小花棘豆的全草。

【植物形态】小花棘豆
多年生草本,高20~30余厘米。多分枝,直立或平铺,被硬毛。托叶矩圆状卵形,基部连合,与叶柄分离,被稀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9~13,矩圆形,长7~18毫米,宽2~6毫米,先端渐尖,有突尖,基部圆,上面无毛,下面有疏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稀疏;总花梗长5~9厘米,通常较叶长;花萼筒状,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疏生长柔毛,萼齿条形;花冠紫色,长约7毫米,旗瓣倒卵形,顶端近截形,浅凹或有细尖,龙骨瓣长约5毫米,先端有喙;子房、花柱都无毛。荚果下垂,长椭圆形,膨胀,顶端有一弯喙,长1~1.7厘米,宽约4~7毫米,密生长柔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沙漠地区的河流滩地、湖盆、草滩及盐演化土壤上。分布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等地。

【采集】春季开花前采收。

【功用主治】麻醉,镇静,止痛。治关节痛,牙痛,神经衰弱,皮肤瘙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鲜品1~2钱)。外用:揉烂塞患牙或煎水含漱。

【宜忌】本品有毒,服用宜慎。

【选方】①治关节痛:醉马草一钱五分,北五加皮二钱,地枸叶三钱。水煎服。

②治牙痛:醉马草一钱五分。水煎含漱,漱后吐出;或取根少许揉烂咬在患牙处,勿咽下。

③治神经衰弱:鲜醉马草二钱。水煎服。

④治皮肤瘙痒:醉马草适量。水煎外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95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土中闻

    土中闻(《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别名】鸡脚参、象牙参、鸡脚玉兰。 【来源】为姜科植物土中闻的根。 【植物形态】土中闻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有粗壮肉质的根茎,5~6枚簇生,…

  • 桂枝

    桂枝(《唐本草》) 【异名】柳桂(《本草别说》)。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植物形态详"肉桂"条。 【采集】8~7月间剪取嫩枝,截成长约15或30~100厘米的小段,晒干。 …

  • 鸡肝

    鸡肝(《别录》)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肝。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化学成分】食部每100克含水分75克,蛋白质18.2克,脂肪3.4克,碳水化物2克,灰分1.4克,钙21毫克…

  • 白杨树根皮

    白杨树根皮(《四川中药志》) 【异名】白杨皮(《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根皮。植物形态详"白杨树皮"条。 【采集】春季采挖。 【性味】苦,平。 ①《分类草药性》…

  • 消毒药

    消毒药(《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如意草、箭头草(《山西通志》),罐嘴菜、小犁头草、地黄瓜(《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堇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堇菜多年生草本,高…

  • 大叶楠根

    大叶楠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楠的根。 【植物形态】大叶楠,又名:豪樟、竹叶槁;落叶桢楠。常绿小乔木,通常高达8米。小枝暗棕褐色,无毛。叶互生,倒卵状椭圆…

  • 石韦根

    石韦根(《滇南本草》)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等多种同属植物的根茎。植物形态详"石韦"条。 【功用主治】通淋,消胀,除劳热,止血。治淋病,胸膈气胀,虚劳蒸热,吐血,创伤出血。 …

  • 白牛膝

    白牛膝(《滇南本草》) 【异名】小九占牛(《滇南本草》),九股牛膝、长深根(《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狗筋蔓的根。植物形态详"小被单草"条。 【采集】夏末秋初采挖,除…

  • 迎山红

    迎山红(《吉林中草药》) 【异名】满山红、映山红(《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迎红杜鹃的叶。 【植物形态】迎红杜鹃灌木,高1~2米。树皮淡灰色或暗灰色;多分枝,小枝带…

  • 饱饭花枝叶

    饱饭花枝叶(《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小叶珍珠花的枝叶。植物形态详"饱饭花"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苦,平。 【功用主治】治偏头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