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石膏汤合三黄汤加减治胃热郁蒸,热食汗出

主治:胃热郁蒸,热食汗出。

处方:西洋参(另煎兑入)7克,生石膏(先煎半小时)30克,竹叶、麦冬各20克,黄芩、黄连、木通、知母各10克,生大黄(后下)7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2次,取汁约400毫升,分2次服,日1剂。

疗效:治疗25例,用药15~20次,治愈20例,好转(汗出减少)5例。

按语:热食汗出一证,首见于《灵枢·营卫生会篇》:“黄帝曰:‘人有热饮食,其气未定,汗则出……何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指出本证病机为“外伤于风”,风为阳邪,阳杂于上,其性开泄,热食慓悍滑疾之气,见开而出。然临床所见,本证多与胃腑郁热有关,胃无郁热,则热食之气虽悍.无由上蒸,头面为足阳明之经路。故本证的治疗.关键在于清泄阳明郁热。竹叶石膏汤滋阴清热,益气和胃,善清阳明郁热,黄芩、黄连,散上焦实火,大黄、木通引热从大、小便而出。

亦有湿热结聚上焦,气机不畅,上逆于头面见热食汗出者,其证汗出不如胃热之多,亦不仅限于头面,兼见身困胸痞,纳差苔腻等湿热见证,则非本方所宜。治疗期间忌饮酒,忌食辛辣煎炒有刺激性食物。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7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湿热并重型传染性肝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脾湿胃燥湿热重,发热尿黄色如茶。遍身金黄橘子色,清热化湿并重医。茵陈生军生栀子,秦艽白藓柴芩柏。茅根橘苓藿白术,苡仁连翘板兰根。 方药: 茵陈10g 生军3g 生栀子9g 苡仁10…

  • 小儿咳喘的偏方2

    鸡蛋蜂蜜治小儿咳喘用料:鸡蛋1个,蜂蜜1匙。制法:将鸡蛋在油锅内煎熟。用法:趁热加蜂蜜服用。每日早晨空腹吃1次。

  • 孕妇忧郁影响胎儿发育

    最近美国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孕妇很少向人述说自己的忧郁症状,但是有近五分之一的孕妇有忧郁症的病状。因此,妊娠期间是妇女检查自己是否患有忧郁症病的理想时间。研究结果表明…

  • 五苓散治疗水肿验案一则

    【摘 要】 阴水水肿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及气化失常密切相关,笔者用五苓散治疗水肿一例,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水肿;阴水;五苓散 水肿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

  • 佛手治胃痛

    佛手20克,先加水,煎汤后去渣取汁,再与粳米100克煮粥,粥成时加红糖适量(也可不加)。每日分2次食用,治慢性胃炎所致胀气、疼痛等症。

  • 治疗斑秃的偏方15

    侧柏叶若干。将上药阴干,研末,和麻油涂之。

  • 清热通络化湿汤治疗产后关节痛

    湿热内蕴风邪侵,周身关节痛串疼。关节肿胀活动废,疼痛较重热恶风。烦闷口干脉滑数,清热通络化湿痹。银藤灵仙嫩桑枝,赤芍豆卷鲜松节。防风防己络石藤,伸筋透骨苍海风。 方药: 清热通络化…

  • 治疗遗精的偏方17

    鹿角胶1m克(烊化),煅龙骨2m克,金樱子根、菟丝子各150克。[制用法]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2次,每次10克。[适应证]肾气不固证。

  •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辩证治疗

    邱某,女,45岁,在某社队企业局工作。初诊:1973年10月20日。主诉近两年来腹痛、腹泻,大便黏涎,中夹白色黏冻,反复难愈。经某院确诊为慢性结肠炎,服中西药治疗年余未效。现脘腹胀…

  • 薏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薏苡仁又名薏米,是药食两用的常用药材之一。薏苡仁药用最早记载在《神农本草经》,认为薏苡仁擅长治疗风湿痹痛,能够下气除湿,长期服用还可以轻身益气。中医认为,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