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黄芪汤治疗臌胀

主治:臌胀。

处方:丹参40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当归各10克,赤芍15克,田七2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1次。分类型按上方加减服药。

①寒湿中阻型:此型兼证:面目、下肢浮肿,小便少、大便溏,舌淡、苔白或白腻,脉迟缓。治则为疏通气血,温脾利水。初用丹参黄芪汤加干姜、制附子、大腹皮、肉桂等,待腹水消退十之八九,改用丹参黄芪汤加淮山药以巩固疗效。

②湿热内蕴型:此型兼证:烦热,口渴或渴不欲饮,面目发黄,小便黄赤,大便溏泻或秘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则为清热除湿,疏通气血,初用丹参黄芪汤加茵陈、川黄连、栀子、大黄、大腹皮、车前子、枳实等,待黄染消退,改用丹参黄芪汤加小剂量川连或栀子以巩固疗效。

③瘀血阻络型:此型兼证:胸胁刺痛,或胸背四肢可见红点、血痣,手掌赤痕,唇色紫褐,大便色黑,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细或细涩。治则宜活血祛瘀,健脾利水。初用丹参黄芪汤加甲珠、川芎、枳实、大黄、大腹皮等,待腹水消退后,继服丹参黄芪汤以图巩固。

④肾阴亏虚型:此型兼证:心烦、耳鸣、失眠、多梦,舌红绛,脉细数或弦细。治则宜滋养肝肾,健脾利水,初用丹参黄芪汤加熟地、枸杞、枣皮、何首乌、大腹皮、泽泻等,待诸症减之六七,改用丹参黄芪汤加枣皮、首乌等以巩固疗效。

疗效:34例中,痊愈(腹大、饮食、精神如常人,面色转红润)21例;明显好转(腹大基本如常人)13例。A/G比值完全正常者32例,接近正常者2例;18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6例转阴,7例未复查,5例仍为阳性。

按语:臌胀病名,最早见之于《内经》,《灵枢·水胀》篇云:“臌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以后历代医书亦有“水胀”、“单腹胀”、“血鼓”、“蛊胀”、“蜘蛛蛊”等记载。多见于现代医学各种肝病、结核性腹膜炎及腹内肿块等疾病而并发的腹水症。本组收治之臌胀,其主要病机多为肝病久治未愈或肝病失治、误治而致肝病传脾,肝强脾弱,肝脾俱病。肝气郁结,气血凝聚,则隧道不通;脾失健运,湿浊不化,则阻滞气机。其中之关键主要是肝脾功能障碍而致脉络壅塞。对于气滞血瘀的治疗,历代医家认为,血气壅塞宜散,气血不足宜补。本组病例,皆为久病未愈,正虚邪实,本虚标实,故治宜标本同治,消补结合。笔者自拟之丹参黄芪汤中重用丹参,辅以当归、赤芍、田七等品,意在活血祛瘀,主攻肝脾脉络壅塞;重用黄芪,旨在补益气血,使之消中有补,消补结合,无伤正气;辅以四君健脾利水,以培后天之本。以上为治病求本之法,如标实甚者,再据证酌加清热、利水、宽中理气之品,以达标本同治之目的。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65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杜仲的作用与功效,杜仲的副作用,杜仲泡水喝的功效

    杜仲的功效 功效:补益肝肾,壮筋健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本草纲目》记载:“杜仲,能入肝,补中益精气,…

  • 炒南瓜子治疗前列腺炎的用法用量

    南瓜子,是从菜场中购买的南瓜,取出子后去瓤,洗净晒干,炒熟后食用。它不是炒货店所售白色粒大的瓜子。有时炒货店也有出售,若南瓜已经过时,可至种子公司购买。服用方法,炒熟后,每天嚼服1…

  • 龙胆泻肝汤的功效与作用,龙胆泻肝汤医案三则

    龙胆泻肝汤为《医方集解》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组成。 笔者常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收效良好,龙胆泻肝汤的功效与作用介绍如下: 1 阴…

  •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枳实薤白桂枝汤 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 枳实四枚(12g) 厚朴四两(12g) 薤白半升(9g) 桂枝一两(6g) 瓜蒌一枚,捣(12g) 【用法】 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

  • 脱发的偏方秘方五

    脱发的主要症状是头发油腻,如同擦油一样,亦有焦枯发蓬,缺乏光泽,有淡黄色鳞屑固着难脱,或灰白色鳞屑飞扬,自觉瘙痒。若是男性脱发,主要是前头与头顶部,前额的发际与鬓角往上移,前头与顶…

  • 呕吐方九

    瘦羊肉500克,大蒜30克,葱、姜各5克,精盐、白糖各3克,料酒5毫升,酱油3毫升,面酱5克,味精2克,芝麻10克,核桃2个,香油10克,菜油500克(实耗25克),奶汤适量。将羊…

  • 小承气汤治疗小儿厌食100例临床报道

    【摘 要】目的:观察小承气汤对于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100例患儿应用小承气汤治疗两周,进行服药前后对比。结果:小承气汤明显改善厌恶进食及食量明显增加,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传统中…

  • 妊娠鼻出血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不摄血。【治法】补血降火。【方名】芎归百草饮。【组成】当归3克,人参3克,川芎3克,甘草3克,炒干姜1.5克,百草霜3克。【用法】水煎温服。【出处】《产科发…

  • 清骨散方歌,功效与作用

    清骨散 出自《证治准绳》 【组成】 银柴胡一钱五分(5g)  胡黄连 秦艽 鳖甲醋炙 地骨皮 青蒿 知母各一钱(各3g) 甘草五分(2g) 【用法】 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现代用…

  • 痫症的中医疗法

    周某,男,16岁,学生。 初诊:1978年5月27日。6年前患痫证,开始4个月一发,现1个月一发。发时先感胸闷,热气自胸上冲至头,旋即眩晕、惊恐、昏倒仆地,神志不清,面色苍白,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