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藤

地瓜藤
(《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地石榴(《滇南本草》),过江龙、土瓜(《草木便方》),野地瓜(《分类草药性》),地蜈蚣(《天宝本草》),牛马藤、过石龙(《贵州民间方药集》),地枇杷、过山龙(《贵州民间药物》),铺地蜈蚣(《四川中药志》),牛托鼻、鸠草、冬枇杷、青风月、风藤、拦路虎、地木耳(《湖南药物志》),野地瓜藤(《贵州草药》),霜坡虎、爬地牛奶、钻地龙(《广西中草药,),遍地金、地板藤、母猪地瓜、匐地蜈蚣、万年扒(《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地瓜的茎、叶。

【植物形态】地瓜
多年生落叶藤本,全体具乳液。气根须状,攀附于树上或石上。茎圆柱形或略扁,棕褐色,分枝多,节略膨大。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托叶2片,锥形,先端尖,全缘;叶片卵形、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6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尖,边缘具波状锯齿,基部圆形或心脏形,上面绿色,具刚毛,下面较淡,叶脉有毛。隐头花序;花单性,多数,雌雄花均着生于囊状肉质花序托内;花序托扁球形,红褐色,生于匍枝上而半没于土中。皮果小。花期4~5月。
生于低山区的疏林、山坡或田边、路旁。分布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地瓜根)、花(地石榴花)、果实(地瓜果)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9~10月采收,晒干。

【性味】苦,寒。

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凉。"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苦涩,凉。"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治风热咳嗽,痢疾,水肿,黄疸,风湿疼痛,痔疮出血,经闭,带下,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①《分类草药性》:"叶,包疮毒。"

②《天宝本草》:"治红白痢症。"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可去风湿麻木,治筋骨疼痛,活血生血,消肿去毒,利尿解热,民间用为跌打损伤止痛药。"

④《四川中药志》:"利小便,消湿热黄肿,通月闭,止白带;治痔疮出血及牙龈肿痛。"

⑤《湖南药物志》:"清肺,解毒,利尿消肿。治水肿,腹水。"

⑥《贵州草药》:"清热散毒,祛风除湿,止咳。治地瓜疮(多生于耳朵周围,形似地瓜果)。"

⑦《广西中草药》:"健脾利湿,清肺止咳。治小儿消化不良,湿热黄疸,风热咳嗽,风湿骨痛。"

⑧《云南中草药》:"收敛止痢。治痢疾,腹痛,瘰疬,毒蛇咬伤,骨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8钱。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痢疾:地瓜藤(鲜)四两,炒焦,黄糖炙,煎水服。(《重庆草药》)

②治咳嗽吐血,阴虚发热:地瓜茎五至八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无名肿毒,汤火伤:地瓜藤捣烂,麻油调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④治地瓜疮:地瓜藤,生用一握,捣烂,敷于疮上,留头,随干随换。若已溃烂者,并以棉花树根皮,焙干为细末,撒于疮口上。(《贵州民间药物》)

【临床应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取新鲜全草(茎、叶)或根茎3斤,加水10000毫升,文火煎3小时,煎成3000毫升。6个月小儿每次20毫升,7个月至1l岁每次25~30毫升,均日服2~3次,至大便正常为止。治疗331例,年龄均在6个月至2岁半之间,病程最短1天,最长者10天;其中单纯性消化不良5例,中毒性消化不良326例。结果治愈261例,其余疗效较差或无效。所有治愈病例均辅以输液及纠正电解质的紊乱。一般服药后2~3天即见便次减少或止泻,愈后无复发现象。治疗第一天要根据病情禁食6~24小时。实践证明,药液必须浓缩,否则会影响疗效;药材鲜品比干品好,根茎比全草好。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67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橘络

    橘络(《本草求原》) 【异名】橘丝(《纲目拾遗》),橘筋(《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内层的筋络。植物形态详"橘"条。 【采集】12月至次年1…

  • 百眼藤

    百眼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爬山虎、五眼子、下山虎、泥藤草、鸡眼藤。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小叶羊角藤的根、茎。 【植物形态】小叶羊角藤藤状灌木。茎黑褐色,嫩枝被柔…

  • 牛膝

    【中文名】:牛膝(《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百倍(《本经》),怀牛膝(《本草便读》),鸡胶骨(《闽东本草》)。 【来源】为苋科植物牛藤的根。 【植物形态】牛膝多年生草本,…

  • 红胡豆七_红荆芥的功效与作用_红荆芥的用法用量

    基础信息 别名:打不死、大打不死、大红袍、天黄七 性味:甘;微辛;涩;凉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清热解毒。主血滞经闭;痛经;崩漏;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骨折;肺痨咳血;咯血;便血;金创…

  • 皂荚子

    皂荚子(《雷公炮炙论》) 【异名】皂角子(《千金方》),皂子、皂儿(《博济方》),皂角核(《妇人良方》)。 【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种子。植物形态详"皂荚"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

  • 风箱树根_风箱树根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_风箱树根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水杨梅蔃、杨梅树根、水杨梅根、八卦风、黄被棒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消肿。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肝炎;尿路感染;盆腔炎;睾丸炎;风湿性关节炎;…

  • 藓生马先蒿

    藓生马先蒿(《广西中草药》) 【异名】土人参。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藓生马先蒿的根。 【植物形态】藓生马先蒿多年生草本。根粗壮,有分叉。茎丛生,直立或倾卧,长达25厘米。叶互生;具…

  • 豆油_豆油可以入药吗_豆油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性味:辛;甘;温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驱虫解毒。主肠虫梗阻;大便秘结;疥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的种子所榨取之脂…

  • 一味药_一味药有什么功效_一味药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野槐树山皂角、铁皂角、山绿豆、一味药、紫花料梢、野绿豆、马料梢、夜闭草、绿豆柴、苦处喜、豆瓣木 性味: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散瘀消积。主风热感冒;肺热…

  • 空桶参

    空桶参(《陕西中草药》) 【异名】空空参。 【来源】为菊科植物空洞参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空洞参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根长锥形。茎单一,肉质,中空,上部较下部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