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病因病机,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痛经的中医治疗方剂

痛经血滞兼血虚,养血和血痛自除。疏通冲任调整体,固护精血效迥殊。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以行经前后小腹疼痛,并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为特点。古称“经引腹痛”。痛经见于《诸病源侯论》,时至明代已有较全面认识。历代医家虽仁智互见,各有发挥,但对防治该病,均有指导意义。

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到本病多见于年轻未婚女子,或继发房劳、多产之后。多数患者伴有精伤血耗症状。考虑到经期泻而不藏、伤精耗血的特点,因而认为,痛经的病因病机虽错综复杂,但总的而言,除冲任气血郁滞外,精伤血耗也应该是主要病理。故痛经虽可由阳虚寒凝肝郁气滞、瘀血内阻而致,不通则痛,但也不可忽视血少滞而不行的一面。正如《景岳全书》所说:“夫气血犹如源泉也,源盛则流畅,虚则无有不滞者。”所以,对痛经的治疗,不仅要活血理气,还应注意补养精血。

根据痛经这种病理特点,作者以养血和血为基本大法,自拟“痛经基本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20克、枸杞子15克、香附12克、甘草6克。方以当归、白芍养肝血;枸杞补肾精;川芎、香附理气行血;芍甘相伍,又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当归温润,养血之中也兼行血之妙。旨在标本兼顾,使精血充足,冲任调畅,疼痛自除。若见精神抑郁或胸胁胀痛,则加竹柴胡舒肝理气。阳虚寒凝,畏寒肢冷,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加巴戟天、菟丝子温肾助阳;寒甚,加吴茱萸温阳散寒;婚久不孕,腰酸乏力,加熟地、山萸肉、川续断补肾填精;兼五心烦热,口干不欲饮,上方去香附,加生地、丹皮、麦冬、川楝子滋阴清热;带下色黄,有腥臭味者,加生薏苡仁、黄柏清热解毒;寒瘀,加泽兰、鸡血藤、炒蒲黄;热瘀,加益母草、丹参;子宫内膜异位有实质性结节者,加血竭化坚止痛;经期便溏,加土炒白术、茯苓;呕吐兼热加竹茹,兼寒加吴茱萸。作者以上法用之临床,奏效频捷。

在涉猎医籍,遣方用药之中,倍感治疗痛经须照顾妇人不足于血的生理特点,大辛大热、大苦大寒药应当慎用。温补肾阳,尤忌附子、肉桂、干姜之类,因诸药大辛大热,功在回阳,弊在耗阴,用之不当,致祸甚速。常用巴戟天、菟丝子温肾益精,佐以归芍、枸杞,意在阴中求阳。对肝郁气滞证,不宜过用辛香理气之品,应以养血为主,兼以舒肝理气。务使精血充足,木气敷荣,而肝气条达。此即叶天士所谓:“肝为风木之脏,全赖肾水以濡之,血液以养之……则刚劲之质得以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

此外,疏通冲任,应当照顾气血温润盛通的特点,着眼肝肾冲任之整体,不可一见痛经就用活血理气之法。临床上,每以当归、白芍、枸杞填精血、滋冲任。又选川芎、香附以通行冲任。虽有瘀血,也慎用破血之品。使冲任舒卷自如,气血温润盛通,则冲任流通,自无疼痛之忧。对于阴虚血滞证,多在滋阴清热之中佐以归、芎二味,此遵《内经》:“血气者,喜温而恶寒”之旨。若痛经与月经先期并见,则以调补肝肾为主,每收经调痛止之效。

古有经前痛属实,经后痛属虚之说,然临床上痛在经前或经行1~2天,而辨证为虚证或以虚为主的病例,也不少见。因此,作者认为此说尚有某些局限性,对痛经虚实辨证,应着眼于临床具体证候,四诊合参,全面分析,诚如张景岳所谓:“妇人经行作痛,挟虚者多,全实者少,即如以可按、拒按及经前、经后辨虚实,固其大法也,然有气血本虚,而血未得行者,亦每拒按,故于经前亦常有此证,此以气虚血滞,无力流通而然,但察其形证脉息”。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78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民间的补血方法6

    鲜牡蛎250克。将其洗净,用黄酒、食盐、葱姜腌泡半小时后,取出,人火上烤熟,即可。佐餐食用。牡蛎的保健作用古已载之。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一书就记载:牡蛎“气味甘温无毒。煮食,治虚损…

  • 中医儿科用药经验,中医儿科临床浅解

    小儿无知,常拒不服药,虽捏鼻撬口强行灌入,又入口则吐,入胃则呕,愈呕其胃愈翻,虽有仙方良药亦无能为力也。故为儿医者应亲体病家之难处,用药务精心筛选,尽量使患儿易于接受,这不仅是为病…

  •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山茱萸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的经验,把山茱萸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和强身之药。下文将详细介绍山茱萸的功效与作…

  • 按摩疗法治失眠

    中冲穴是心包经络的终端,位于中指末端,指甲根靠食指一侧,用指尖或牙签持续刺激3-5分钟,便可以产生明显的治疗失眠的效果。

  • 胃癌常用的有效的偏方

    胃癌胃癌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胞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黑便等,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上腹部疼痛,间伴有消瘦,无力,常可出现贫血,发热,恶…

  • 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分急慢型,中医典籍有论述。急性高热和出血,起病急快预后差。慢性贫血体衰弱,肝脾肿大病程长。 注:白血病根据病程长短,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散见于中医典籍“温邪”、‘急劳”、“血…

  • 产后病方五

    生牛膝200克,酒3000毫升。用酒煮取生牛膝1200毫升,去渣。若用干牛膝根,酒渍宿后煮,随个人酒量分次服。本方适用于产后腹中苦痛。

  • 鼻咽癌方八

    马勃9克(包煎),射于15克,开金锁、七叶一枝花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源于《实用药物抗癌手册》,功能解毒利咽抗癌,适用于鼻咽癌。

  • 铜钱草的功效与作用

    铜钱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的作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等。关于铜钱草更多功效,可参考下文: 铜钱草药用部分:全草。 采集时间:夏、秋季采集。 性能:性微寒,味苦辛;清热除湿,解毒…

  • 中医乌发方

    《梅师方》1.覆盆子乌发方新鲜覆盆子榨取汁涂发不白。出处:唐代药学家陈藏器方?2.大麦乌发方久食大麦头发不白;和铁砂、没石子等染发变黑。出处:唐代医药学家孟溉方?3.黑大豆染发方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