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丹

白花丹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山坡芩、假茉莉、总管(《生草药性备要》),千里及、乌面马(《植物名汇》),白雪花(《广州植物志》),野苜莉、隔布草(《福建民间草药》),千槟梅、照药(《广西药植图志》),天槟榔(《南宁市药物志》),白皂药、白花皂药(《四川中药志》),一见消(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白花岩陀(《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的全草及根。

【植物形态】白花丹
多年生蔓生亚灌木状草本,高2~3米。茎细弱,基部木质,分枝多,光滑无毛,有棱槽,绿色。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9.5厘米,宽1.5~5厘米,先端尖,全缘,基部阔楔形,渐狭而成一短柄;叶柄基部扩大而抱茎。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25厘米;苞片短于萼,边缘为干膜质;花萼管状,绿色,长约1厘米,上部5裂,具5棱,棱间干膜质,外被腺毛;花冠白色或白而略染蓝,高脚碟状,管狭而长,长约2厘米,先端5裂,扩展;雄蕊5,生于喉处;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1粒,柱头5裂。蒴果膜质。花期9~10月。
野生或栽培。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根的氧仿抽提物中可得矶松素3-氯矶松素和3,3′-双矶松素根中又含蛋白酶、蔗糖酶、葡萄糖、果糖。不含糖甙、生物碱和皂甙。

【性味】辛苦涩,温,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寒,无毒。"

②《广西药植图志》:"味辛,气烈,性热,有大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无毒。"

④《岭南草药志》:"性微温;根茎:味微涩微苦;叶:辣,有毒。"

【功用主治】祛风,散瘀,解毒,杀虫。治风湿关节疼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肿毒恶疮,疥癣。

①《生草药性备要》:"散疮,消肿,祛风。治蛇咬,痢症,去眼膜,迎风下泪;擦癣疥癞,去毒俱妙。"

②《岭南采药录》:"其叶捣烂敷跌打伤,能去瘀。"

③《四川中药志》:"治痨伤吐血,虚弱带下及咳嗽心累。"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根:治风湿骨痛,陈旧性关节扭伤,心胃气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须久煎)外用:煎水洗,捣敷或涂擦。

【宜忌】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禁服。"

【选方】①治风湿关节疼痛,腰腿扭伤:白花丹根五分至一钱。水煎服或泡酒,每次五毫升,日服二次。(《云南中草药》)

②治血瘀经闭:白花丹干根一两;或加瘦猪肉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跌打损伤:白花丹鲜叶一握捣烂,酌加热红酒,摩擦伤口周围。(《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跌打扭伤,蛇咬伤,恶疮:白花丹鲜叶三至四片,与它药配合捣烂外敷.一般敷十五至三十分钟除去,以免局部起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肛周脓肿,急性淋巴腺炎,乳腺炎,蜂窝织炎,疖肿:鲜白花丹适量捣烂,用双层纱布包好,敷于患处至痊愈。(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⑥治脾脏肿大:白花丹根浸酒服。重症并取叶和糯米捣烂,制成汤丸大,蒸熟,晚间睡醒服一丸。(《岭南草药志》)

⑦治疟疾:白花丹鲜叶七至八片,揉烂,于疟疾未发前两小时缚在手脉上(待有烧灼感时取去)。(《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脚底硬结疼痛(胼胝):白花丹鲜叶一握,稀饭一撮,食盐少许,捣烂涂贴,日换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⑨治厚皮癣:白花丹茎叶捣烂擦。(《广西药植图志》)

⑩治瘰疬未溃:白花丹鲜根五钱至一两,酌加猪瘦肉,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82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象皮

    象皮(《医学入门》) 【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皮。 【动物形态】亚洲象,又名:印度象。体躯庞大,高达2.5米,体重3.5~6吨。头长大,前额凹,颈短。鼻长,可垂地,能伸缩自如,圆…

  • 西河柳_西河柳的用药禁忌_西河柳用法用量

    基础信息 别名:柽、河柳、柽柳 性味:甘、辛,平。 功能主治:发表透疹,祛风除湿。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 生长采收 来源:本品为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

  • 马先蒿

    马先蒿(《本经》) 【异名】马屎蒿(《本经》),马新蒿(陆玑《诗疏》),烂石草(《肘后方》),练石草(《别录》),虎麻(《唐本草》),马尿泡(《山西中草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

  • 玉簪花根

    玉簪花根(《品汇精要》)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根茎。植物形态详"玉簪花"条。 【采集】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根含香豆精类、三萜成分、多糖…

  • 莓叶委陵菜

      莓叶委陵菜 RadixPotentillaeFragarioidis   (英) DewberryleafCinquefoiIRoot   【别名】 雉子筵、满山红、毛猴子、菜…

  • 黑及草_黑及草的功效与作用_黑及草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基础信息 别名:黑耳草、阿小根、龙胆、青鱼胆、肝炎药、黑节苦草、鸡脚莲、花锚、甲地然果、四棱草、小儿肿消、花脸锚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疏风止痛。主急、慢性…

  • 墨(《本草拾遗》) 【异名】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纲目》)。 【来源】为松烟和入胶汁、香料等加工制成之墨。入药以陈久者为佳。 【性味】辛,平。 ①《本草拾遗》:"温。" ②《…

  • 钩藤

    钩藤(《本草原始》) 【异名】钓藤(《本草经集注》),吊藤(陶弘景),钩藤钩子(《小儿药证直诀》),钓钩藤(《滇南本草》),莺爪风(《草木便方》),嫩钩钩(《饮片新参》),金钩藤(…

  • 野荔枝

    野荔枝(《红河中草药》) 【异名】尖叶四照花。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狭叶四照花的花及叶。 【植物形态】狭叶四照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枝细瘦,嫩时疏生黄色细毛。单叶对生,革质;叶片长…

  • 鹰不泊

    鹰不泊(《本草求原》) 【异名】乌鸦不企树、竻当(《岭南采药录》),鸟不宿、画眉架(《岭南草药志》),刺倒树(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勒欓的根。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