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的中药治疗处方

  1.加味甘麦大枣汤方歌

心气不足自汗多,甘麦大枣重甘药。桑叶泡参大黑豆,一日一剂煎水喝。

注:“汗为心液”,心气不足,易见自汗,治法以补养心气为主。方用金匮甘麦大枣汤加味:炙甘草10克大枣18克 浮小麦30克 桑叶10克 泡参30克 大黑豆30克 水煎分三服。

  2.黄芪葵心止汗汤方歌

卫阳不固汗自流,向日葵茎髓芯抽。配伍黄芪各一两,牛尾同炖效更优。

注:卫阳不固,自汗不止,治法固护卫阳为主。方用黄芪30克 向日葵茎内抽取髓芯30克 牛尾1条同炖服食。无牛尾亦可。

  3.止自汗单方歌

轻微自汗不用愁,经霜桑叶轻煎投。日取二两当茶饮,敛汗固液邪不留。

注:霜桑叶60克 煎一、二沸,当茶饮。一日一剂,连服七日。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84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囊虫散

    【功能主治】功能杀虫,软坚散结。主治囊虫病。【处方组成】姜半夏30克、陈皮30克、茯苓40克、白芥子40克、苡仁50克、雷丸30克,上药共研为细末,过100目细筛,备用。口服1日2…

  • 增白方三

    牵牛(炒)①克,香白芷、零陵香、甘松、瓜蒌根各60克,茶子、皂角末各120克。将药为细末,如常用法(以之洗面)令白嫩细白净。

  • 治疗痢疾的中药方:治痢通治法加味

    痢疾一病,古名滞下,乃湿热蕴结于大肠而失其疏泄传导所致。其治当以“通因通用”为法,使大肠功能恢复,用药当取当归、白芍、木香、莱菔子、槟榔等来调气行血,通腑导滞。而黄连一药,孙老认为…

  • 小儿阳衰虚损的中医治疗医案

    刘×× 男 9岁[主证]头晕疼痛,腹痛绵绵已有40余日,近7日重,沉睡呕逆,神志欠清,面色薄黄,形体消瘦,肌肤干枯,静而不烦,四肢痿软无力,两足厥寒,午后渐温,唇淡苔白略厚,脉沉弱…

  • 肉桂,桂枝研末吞服,温阳气,鼓舞气血,治疗低血压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温中补阳、散寒止痛的作用。如崔氏八味丸中有肉桂,用治肾阳不足所致的食少便溏,体倦怯冷,尿 频,小便不利等症;十全大补汤中也有肉桂,用来鼓舞气…

  • 温肾固本汤治疗肝硬化腹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 处方:附片15~30克,菟丝子、仙灵脾、白术、猪苓、丹参各20克,黄芪50克,红参15克。 用法:上方日服1剂,分2次煎服,煎量约150毫升,同时记24小时出入…

  • 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极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疫毒化火病气营,壮热不退烦躁渴。神昏谵语频呕吐,皮下瘀斑或抽搐。清气凉营解热毒,芦根茅根膏板兰。知母青叶翘生地,银花丹皮栀竹元。 方药: 清瘟败毒饮加减: 鲜芦根30g 知母10g…

  • 痤疮的原因,痤疮怎么去除,痤疮怎么治疗,痤疮吃什么药最好

    痤疮的原因 痤疮是由于雄激素分泌增多,皮脂腺分泌过多,皮脂分泌的分解产生的脂肪酸过多形成,刺激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变成了一粒“青春痘”。 痤疮的诱因非常多。饮食、作息规律、工作环境和…

  • 清暑益气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清暑益气汤组成】2 【清暑益气汤方歌】3 【清暑益气汤方解】4 【清暑益气汤主治】5 【清暑益气汤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清暑益气汤的论…

  • 穿心莲的功效和作用

    穿心莲为常用草药,本品具有良好的清热消炎作用,凌老常常用于腹泻、痢疾等胃肠疾患,外科消炎退肿的急性感染脓肿,有着显著疗效,但主观上认为现有的注射剂及片剂,疗效不及煎剂末药为高,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