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的中医辨证论治

小儿发热不一般,表里虚实莫同看。里宜清解表宜汗,辨证论治热自安。

小儿发热是儿科常见的证候之一,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发热,临床多见者,不外外感、内伤。外感又分风寒、风热,内伤多因伤食积滞。在儿科临床外感夹食尤为常见。在小儿易感的很多传染病,初期每多发热,须与其他症状结合仔细辨证,切不可以从感冒着眼,以免误病机。俗说:“走马看小儿”,意思是说,小儿稚阴稚阳,抗病力弱,起病骤急,变化神速,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表里传变较之成人为快,故业儿科者,辨热不可稍有疏忽。

小儿发热,易生痰、变痉、变厥,热、痰、痉、厥往往互为因果,交相出现。热极生风,风火相煽,变痰作痉,在临床上屡见不鲜。因此,更不可因为发热为小儿科常见证候,而麻痹大意,只知轻清解表,不作深入研究,否则祸不旋踵。

辨热是儿科医生临床上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尤其对三岁以内的孩子。口不能诉其痛苦,全凭医生仔细辨认,非熟练者不能洞悉病机。经验之谈,初学者宜亲自实践,仔细体察,方可日积月累,决策于手挥目送之间。辨小儿发热,首辨表热、里热、风寒、风热,夹食、夹湿、实热、虚热。表热须看面上证、目内证;里热须诊肌肤、腹部;风寒须指纹、脉诊合参,还须以医者用拇指、食指诊其两太阳穴脉浮紧否,辨其鼻塞、声重、咳嗽等;风热面目证须在候诊中望诊始得,不宜等抱至医生跟前,再望其面色,因哭闹假象易将风寒辨为风热。夹食手足心热、腹热;夹湿者,热缠绵,舌苔多白润而腻。实热二便艰涩,虚热发无定时,以上皆积自临床经验,也就是“诊眼”。至于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更须全面掌握,灵活运用,方可运用自如。

辨证论治举例,如:凡大病之后,潮热时来,或渴或不渴,二便如常,午后发热者,此乃虚热,宜滋阴以制之。

面赤颊红,鼻孔干焦,喜就冷,或合面卧,或仰面卧,露出手足,揭被烦躁,大渴不止,二便秘涩,多发在午前,此乃实热,治当宜下之。

外感风寒,鼻塞流清涕,咳嗽喷嚏,面带惨色,周身拘急,睡藏头面,喜暖恶风,此乃表热,宜桂枝汤加柴胡、葛根以汗之。

喜藏头面,仰身卧,扬手掷足,扬被去衣,渴欲饮水,吮乳口热,小便赤,大便秘,此乃里热,宜解利之,用导赤散送泻青丸(泻青丸:川羌活、防风、龙胆草、川芎、当归、栀子、大黄)。

至于夹食宜消导,夹湿宜渗利芳化,须配伍清热之中,组方均宜轻、小、通、灵,不可胶柱鼓瑟,成方搬用。作者治较大儿虚热,喜用青蒿、白薇,伍以益气养阴之剂,每加一、二味和胃之品,往往收效。最忌滞腻和苦寒直折,以护生生之气。

治外感发热,虽辨风寒、风热,但组方切忌呆板,荆、防、羌、柴、葛、银、翘、板兰、桔梗、升麻,表、散、利、开、清、解,须酌情加减,灵活掌握。外感多夹食,是儿科临床常见之病机,消导药与清热并用,往往收到表里双解之效果。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86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小儿水痘的偏方5

    青黛牡滑散药物:青黛粉、生牡蛎粉、滑石粉等量。用法:将上药混匀,加适量麻油拌成糊状,涂抹在患处每天1-2次疗效:次方治小儿水痘32例,治愈24列,显效8例。来源:湖南中医杂志199…

  • 茵陈理中汤加减治疗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脾虚湿郁成阴黄,皮肤发黄面苍晦。色暗不泽手足凉,舌淡便溏少食欲。治宜健脾和化湿,加减茵陈理中宜。茵陈茯苓炒白术,党参干姜炒苡仁。 方药: 茵陈理中汤加减: 茵陈10g 茯苓8g 炒…

  •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产后痹45例

    摘要:目的 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产后痹的疗效。方法 产后痹是指流产或分娩后风寒湿邪侵袭而产生关节及肢体的麻木、疼痛及畏寒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古籍常常称为"产后身痛"、"产…

  • 山楂的功效与临床新用途

    山楂既是人们熟悉的消食健胃食品,又是常用的中药之一。《本草纲目》说它“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山楂性微温,味酸而甘,入脾、胃、肝经,具消食健胃、化淤行滞功…

  • 金匮肾气丸加黄芪治疗肾阳虚

    陈某,男,50岁,工人。初诊:1978年10月5日。近半年来常感疲乏无力,形体消瘦,小便频数,饮水后即小便,夜间尿浑浊如脂,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酸肢软,阳事不举。查空腹血糖偏高,…

  • 《中医名方新解与应用》

    相关书籍下载: 《巧记、熟练、妙用中医丛书—内科名方》《中医治疫名论名方名案》《中国名医名方》《古今名方发微(上下册)》《常用名方新用途》《中医名方配伍技巧》《八名方临床应用》《古…

  • 四君子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四君子汤组成】2 【四君子汤方歌】3 【四君子汤方解】4 【四君子汤主治】5 【四君子汤医案】6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四君子汤的论述6.1 基础气虚证6.2 …

  • 迎香穴位按摩

    以左右手的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若干次。因为在“迎香”穴位有面部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的分支,是面部神经和眼眶下神经的吻和处。按摩此穴既有助于改善局部血…

  • 生姜药用有奇效

    减少心脏病1和中风的发病率国外心血管病治疗专家通过一项研究证实,生姜能减少心脏病和中风发作的危险。在对百余名中老年妇女的试验中,专家们让志愿者每天服用生姜5克,坚持8个月后,这批老…

  • 荷叶减肥茶

    荷叶60克,生山楂15克,生米仁15克,橘皮5克。共切碎研成细末状,混匀,沸水冲泡,代茶饮服,喝完可续加开水冲泡再服,一日1剂,晨起后空腹饮,连服3个月。荷叶味苦性平,具有“开胃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