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汤)古今临床应用

摘要: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属于中成药,由熟地24g,山萸肉12g,干山药12g,泽泻9g,牡丹皮9g,白茯苓9g[1]组成。其组方简单,治疗面广。笔者从方剂溯源、古代应用、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角度探讨六味地黄丸(汤)治疗疾病谱的范围,明确六味地黄丸(汤)药理作用及肝肾阴虚病理实质。

  1方剂的溯源

1.1六味地黄丸方出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条,方中药物六味: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原书用以治疗小儿肾怯失音、囱开不合、神气不足、目白晴多、以及肾疳、骨疳、筋疳及肝疳等证。

1.2六味地黄丸(汤)重用熟地为君药,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大补真阴的功效;用补肝肾而涩精的山茱萸和健脾固肾而固精的山药为臣药,三味补药相配伍有滋肾、益肝、益脾的作用。佐以泽泻利水渗湿、泻肾水,防熟地之滋腻恋邪,丹皮清泄相火,凉肝而泻阴中伏火,制山茱萸之湿涩;茯苓渗湿健脾,既助山药补脾,又助泽泻利水,且防熟地滋腻有碍运化。合方三补三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诸药合用,滋而不寒,温而不燥,三补治本,三泻治标,标本兼顾,滋补而不留邪,降泻而不伤正,被历代医家推崇,广泛用于临床。

  2古代临床应用

2.1在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决》中,六味地黄丸主要运用于儿科疾病临床治疗,如:小儿肾怯失音,囱开不合,肾疳、筋疳等。到宋代刘昉所撰《幼幼新书》里,六味地黄丸可治疗鹤节,慢惊风以及虚寒等多种儿科疾病。

2.2至元代,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已超越儿科范围,如朱震享《丹溪心法》用于治疗咳嗽、小便不禁、虚损、淋证以及消渴等多种疾病。杜思敬《济生拔粹》述:肾脏虚损,久病之后身体羸弱不堪,虚烦盗汗,骨蒸发热,肢体瘘软,诸般血症,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2]。

2.3至明代,六味地黄丸(汤),临床应用范围又得到进一步拓展,虞抟《医学正传.卷之三.虚损》载,"治肾经虚拈,欠新憔悴,盗汗发热,五脏齐损,瘦弱虚烦,骨蒸瘘弱,下血,咯血等证"。

2.4发展至清代,六味地黄丸(汤)主治范围更广,如高秉均《疡科心得.方汇.卷上》中载:可治疗肝肾不足,真阴亏损,舌燥喉痛,虚火牙痛,牙漏,牙宣等证。程钟龄《医学心悟》一书中,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疾病达十余种,包括中风、虚劳、头痛、痰饮,三消、小便不禁、咽喉疾病,耳病、腰痛、产后喘促以及发背。在顾松园所撰《顾代医镜》中,六味地黄丸(汤)治疗中风、噎、膈、虚劳、健忘、怔忡、惊悸、头痛、眩晕、腰痛、浊、产后以及遗精等十余种不同疾病,早已超越了原有的儿科范围[3]。

  3现代临床应用概况

大量实验研究已证实,六味地黄丸(汤)具有调节免疫、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保肝作用。减低在治疗肿瘤过程中的毒副作用,促进生精、改善生殖内分泌、提高妇女雌激素水平作用,对糖尿病肾病、高学压肾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病的保护作用,以及冠心病、对人体骨组织的影响是近几年对六味地黄丸(汤)药校研究的新成果。在查阅了近几十年有关六味地黄丸(汤)文献,应用六味地黄丸(汤)病种(证)达435左右。涉及内、外、妇、儿、眼、耳喉、皮肤、骨伤、肿瘤、传染病等20个科别。临床上凡是因肝肾阴虚引起的下列病症,均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作用。

3.1内科类 肺结核、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性高血压、冠心病、室性早搏、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后遗症、慢性肾炎、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期食管上皮细胞增生证、肾阴亏损性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衰弱以及老年性痴呆、顽固性失眠、慢性食管炎、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病、手术后顽固性呃逆。

3.2外科类 骨结核、血栓性脉管炎、男子乳房发育、痔疮、食道癌术后复发、脱发、皮肤皲裂、鹅掌风、阴囊湿冷、小便不快等。

3.3妇科 更年期综合症、黄褐斑、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经期延长。

3.4儿科 小儿发育不良、小儿疳积、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小儿尿频、抽动-移语综合症、遗尿症等。

3.5眼科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外伤性角膜溃疡、睫状体炎、慢性葡萄膜炎等[4]。

3.6五官科 复发性口疮、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

3.7增强化疗效果,辅助治疗肿瘤、癌症,减少化疗者副反应。

3.8预防保健,有降低血脂,防治骨质疏松,对免疫功能低下的调节,维持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

  4注意事项

六味地黄丸(汤)作为传统有效的方剂,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药理和药效研究越来越深入,但作为建立在中医学基础上的组方,临床应用仍需以辩证施治为准绳。六味地黄丸(汤)主要功效是滋阴补肾,所以临床上无肝肾阴虚的患者不宜服用,也不适宜一年四季服用,应选择秋冬两季服用,以顺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宗旨。该药具有滋养肾阴的作用,适用于肾阴虚的中老年人。对肾阳虚所致的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者禁用。如果人体本身身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各种生理功能基本正常的健康人群也禁用,否则可能会因为滋阴过度破坏身体阴阳平衡状态而致疾病发生。六味地黄丸(汤)属于滋补之剂,有腻胃和阻碍脾胃运化之弊,所以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大便便溏泄者慎用。六味地黄丸(汤)中的山茱肉能析出大量的有机酸,能导致利福平肾脏重吸收而引起肾中毒,所以服用利福平时禁用该药。

  5讨论

六味地黄丸(汤)在治疗的疾病方面较广,现代许多学者都在各个方面和医学领域对此方详细的研究探讨过。此方可以间接的反应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但在临床上还需根据具体的病情来合理的用药。

参考文献:

[1]张玉双;郝巧光;辛国彬,等.浅议六味地黄丸在古今临床上的应用[J].中国新医学论坛,2007,7(9):91.

[2]谢兴笔.六味地黄丸对去势大鼠鼻粘膜改变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

[3]孙静.六味地黄丸组方的临床应用及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四大怀药与地道药材研究论坛暨中药炮制分会第二届第五次学术会议与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2007.

[4]朱瑄.六味地黄丸的药理研究新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0,02(24):23-25.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93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凌霄花

    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phaeocaulisValeton、广西莪术Curcuma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We…

  • 心动过速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阴亏阳浮,心肾不交。【治法】益精补肾,益气生血,养心安神。【方名】加味八味安神丸。【组成】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茯神15克,九节菖蒲12克,琥珀12克,炒…

  •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中医组方精华》

    遣药组方挈要一、明确方、法关系,准确缜密组方二、熟悉各种治法,做到以法统方三、掌握处方原则,做到灵活运用四、辨清病证特点,明确标本缓急五、把握病变趋势,做到防微杜渐六、灵活化裁成方…

  • 茯苓二术汤治疗脐湿流水,发痒或感染

    功用:健脾祛湿,除风止痒。 主治:脐湿流水,发痒或感染。 处方:茯苓、白术、苍术各15g,厚朴12g,陈皮7g,槟榔10g,薏苡仁20g,连翘30g,野菊花30g,蝉蜕15g,荆芥…

  • 骨折的中医治疗方剂,药物治疗骨折分三期而治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走路不小心的话可能会摔跟头,轻一点的话,就是破皮,有点小的外伤,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骨折的哦。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带给人的伤痛,非同一般。对付骨…

  • 阴茎癌方七

    土茯苓30克,白鲜皮15克,金银花、薏苡仁各30克,防风6克,本通9克,木瓜15克,皂角子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外科真诠》,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消痛,适用于阴茎1癌。

  • 热花生油治蜂蜇

    当人不慎被蜂蜇后,可将花生油放入锅内烧热,放凉后以不烫手为宜,直接涂抹到患处,很快就可止痛消肿。如效果不明显,可继续用药一段时间。

  • 秫米饭可美容

    [组成]秫米100—150克。[制法与用法]如常法淘米做饭,一般均为正餐食用。[功效与应用]调中畅胃气,润肤养颜。可煮饭,做粥或磨面做饼等食之。酿烧酒此米为最佳。惟在患病期,胃气较…

  • 二阴煎合定志丸加减治疗甲状腺肿大

    痰火上扰心阴亏,心悸易惊热汗多。甲状肿大夜难卧,形瘦多食和善饥。情绪激动面红赤,烦躁舌红脉细数。清降痰火养心神,二阴定志加减宜。龙齿生地酸枣仁,胆星远志苓麦冬。元参黄连石菖蒲,黄药…

  • 《男女科5000金方》

    作品目录一、性欲篇二、房事篇三、犯房篇四、嗣育篇五、男病篇六、月经篇七、带下篇八、胎孕篇九、产后篇十、乳病篇十一、前阴篇十二、性病篇十三、虚劳篇十四、更年篇十五、杂治篇十六、美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