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百日咳的症状与中医辨证治疗

顿咳病疫痰与风,阵作痰鸣有回声。崖实寒热须细辨,随证施治痉咳平。

百日咳又名顿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小儿呼吸道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最后伴有吼声的回音为特征。其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多发于冬末春初。以五岁以下小儿多见,年龄愈小,病情愈重,但预后一般良好。究其病因,主要由于外感时行风邪,内蕴伏痰所致。时行风邪疫气由口鼻传入,侵袭肺卫,后可传肝及脾,肺气不宣,酿液成痰,阻于气道,肺失清肃,以致肺气上逆,而痉咳阵发,必待痰涎吐出,气机通畅,痉咳方可缓解。若痉咳不已,血随气逆,上走空窍而目赤,咳血,鼻衄,疫火攻心则见神昏,引动肝风则见抽搐。

本病一般分初咳期、痉咳期、恢复期。初咳期一般5-7天,其证与一般感冒咳嗽相似,应辨证施治。偏风寒者,方用止嗽散加减,偏风热者,方用桑菊饮加减。

痉咳期的特征为:痉咳阵作,连声不断,日轻夜重,咳呛气促,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吐出痰涎或乳食可暂缓解。另外,由于久咳不已,可出现目胞浮肿。临床上由于兼证不同,其表现也不一。最常见的是痰热恋肺,症见咳嗽阵阵如上,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神烦面赤,小便黄,舌红苔黄稍厚,脉滑数。治以清热泻肺、止咳化痰,方用泻白散加味(桑白皮、地骨皮、生甘草、浙贝母、嫩前胡、杏仁、海浮石、银花)。兼呕逆顿作者,加姜竹茹、代赭石、枇杷叶,咳血者,加茅花炭、仙鹤草、荆芥炭。亦可见寒痰束肺者,伴咳吐涎液,量多色白,面目虚浮,涕泪交并,遇冷即咳,舌苔白滑。治宜温肺化痰、降气止咳,方用小青龙汤加炒苏子、橘红、炙紫菀、炙款冬等。

恢复期,痉咳由剧减缓,回吼亦渐消失,伴神怯气弱、因倦乏力、纳少神烦等症。有的是久咳伤气,有的是久咳伤阴,其临床表现不一。若咳嗽声低,痰稀而少,气短声怯,神疲乏力,纳呆少食,舌淡少苔,脉细弱,为肺脾气虚。治宜健脾益气、养肺止咳,方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姜半夏、陈皮、炒谷芽等品。若症见干咳乏力,手足心热,神烦颊赤,或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证属肺阴不足,方用沙参麦冬汤化裁(麦冬、沙参、桑叶、川贝、黄精、炙百部、灸甘草)

百日咳病程较长,关键要明确诊断,要点有二:一是询问患儿有无与百日咳患儿接触;二是根据典型症状(见痉咳期)。另外,发现患儿应及早隔离治疗,以免传染,亦属重要。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87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哮喘中医辨治及验方》

    内容介绍该书由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学单位的专家编著而成。这本《哮喘中医辨治及验方》是本社出版的实用中医效方丛书中的一部。支气管哮喘的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该书是根据中…

  • 湿热痹证的中医治疗医案

    痹是临证常见之病。《素问·痹论》:“所谓痹者,……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又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者,闭也。病邪侵入肌表、经络、关节,致成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导致关…

  • 丹毒的偏方

    芙蓉花治丹毒用料:干芙蓉花或叶适量。制法:将芙蓉花研成末加凡士林,按1:4配方,调匀。用法:将药涂在患处。每天3次。

  • 小儿厌食的偏方4

    萝卜葱白汁药物:白萝卜、葱白各适量。用法:上两味洗净,切小块,捣烂取汁。多量饮用。

  • 治疗男性不育的偏方6

    萝摩全草、鹿角胶、龟版胶、阿胶、雄蚕蛾、枸杞子、菟丝子、肉苁蓉各80克,紫河车100克,淫羊藿、韭菜子、覆盆子、仙灵脾各30克,鸡胚10只。[制用法]授精鲜鸡蛋孵化14天去壳烘干研…

  • 三子养亲汤组成,主治,临床加减应用医案

    【组成】紫苏子6g 白芥子9g 莱菔子9g 【主治】咳嗽气急,痰多胸痞,食欲不振,舌苔粘腻,脉滑者。 【病案】刘某,女,65岁。2002年2月1日初诊。咳喘有年,遇寒辄发。咳嗽痰白…

  • 白细胞减少症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精髓不足,气血亏虚。【治法】补气养血,填精补髓。【方名】鸡血藤汤。【组成】鸡血藤30克,大熟地24克,杭芍18克,当归12克,枸杞子24克,山萸肉24克,炙黄…

  • 水果护肤拼盘

    把各类水果运用在化妆品上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免受负担!因为使用这些产品後,不会残留任何有害的物质在我们的身体中。从把各类水果运用在化妆品上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免受负担!因为使用这些产品後,…

  • 麦粒肿二蒲公野菊方

    方名:蒲公野菊方【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主治麦粒肿。【处方组成】蒲公英30克、野菊花15克,水煎服。【辨证加减】无【临床疗效】治疗57例,除4例未能追访外,其余53例均获治愈。平…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偏方

    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或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因某种原因(损伤、过劳、受寒着凉等)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马尾神经)引起腰痛和一系列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