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调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虚寒型慢性胃炎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姜半夏、陈皮各6克,降香10克,公丁香6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健中,调胃止痛,敛疡制酸。
【方解】方中取党参、白术益气健中,调补脾胃;半夏、陈皮理气化痰,降气和胃;降香化瘀止血;公丁香温中降逆;海螵蛸制酸敛疡;炙甘草和中缓急。诸药合用,共奏健中调胃,敛疡止痛之功,对脾胃虚弱,气滞停饮,偏虚偏寒之胃痛,嘈杂、泛酸诸证,有良好的效果。
【主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虚寒型)。证见胃痛,嘈杂,泛酸,空腹尤甚,得食稍缓,喜暖喜按,噫气矢气,大便或溏或燥,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沉细或弦。
【加减】偏阳虚寒盛者,冷痛较重,加良姜、毕澄茄;兼气郁不畅者,脘腹胀满,噫气矢气多,加佛手、香橼皮;兼停饮者,泛吐清水或胃有振水音,加茯苓、生姜;兼脾不统血,大便色黑或呕血,倍党参,加炮姜、三七粉。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李寿山方。
【附记】笔者用本方,或合小建中汤治疗虚寒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45例,平均服药20剂,均获痊愈,并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

相关文章: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吴茱萸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分析

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的中医治疗秘方

胃脘痛中医辨证论治: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一例

麦门冬汤加味治疗胃阴虚,胃脘痛,胃粘膜溃疡受损

胃脘痛的中医辨证分型,胃脘疼痛治疗医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2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肋间神经痛药膳16

    红花拌莴苣配方:红花6g,莴苣250g,海带150g,鸡肉250g,姜lOg,葱15g,盐4g,酱油20g,醋10g,白糖lOg,芝麻油5g。制作:红花洗净,放入碗内,加水50ml…

  • 浮萍的临床应用,治疗瘾疹的方剂一则

    浮萍,亦名紫背浮萍,又名紫萍,性味辛寒,入肺经,功能祛风、发汗、行水,可治斑疹不透、皮肤瘙痒、风热瘾疹、皮肤水肿等,一般用量5-10g,鲜者可用30g。皮肤科临床取其发汗透表之功,…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辨治心悸的临床经验

    摘要:介绍韩明向教授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从温辨治心悸的经验。韩教授认为,心悸的病机多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责之于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痰瘀内阻为患,尤与心的阳气密切相关。基于心…

  • 早泄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虚火迫精。【治法】清热泻火,滋肾养阴。【方名】清肾汤。【组成】焦黄柏10克,生地10克,天门冬10克,茯苓10克,煅牡蛎20克,炒山药15克。【用法】水煎服,…

  • 李可的川乌,附子运用经验,炙甘草,蜂蜜怎样解附子的毒性

    李老从事中医临床与探索46年,每遇急险重危症,使用毒剧中药救治,皆获起死回生之效。疑难痼疾用之则立见转机,累起沉疴。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附子,一生累计超过5t。川乌次之,亦在3t以上…

  • 白发方二十

    何首乌、铁矿石各60克。将药共为细末,每服2-3克,每日2次。

  • 人参鸽蛋汤

    人参6克,鸽蛋3枚。人参水煎,煮鹊蛋。每次食鸽蛋1枚,饮汤,日3次。功能益气养阴。适用于顿咳恢复期。

  • 痔疮6

    柞树叶30克。捣烂敷患处。本方源于《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适用于痔疮。

  • 治疗肝癌常用偏方验方

    肝癌肝痛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肝区痛、纳差腹胀、上腹部有肿块、黄疸、腹水肿胀,以及脾肿大等。临床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的如下所述。[方一]鸡骨草30克,田螺250克。先用清水养田螺24…

  • 抗衰老滋补方9

    西洋参适量,切薄片;做菜汤时加入共煮菜、汤,药同食。本方功能养阴、益气,强身补虚,适用于身体虚弱,气虚阴亏之人,常服有抗衰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