鼽嚏的中医辨证论治,鼻鼽的治疗药方

鼻痒踵来狂嚏多,涕清似水溢滂沱。虽谓禀质人人异,邪感阳虚脾肾弱。

鼽嚏一名,出自《礼记·月令》:“冬藏殃败,民多鼽嚏”。刘河间谓:“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此症以发作性的鼻痒、喷嚏连作、鼻塞、失嗅、清涕量多,检查鼻内见鼻甲淡白(少数潮红)水肿为特征,相当于“变态反应性鼻炎”。

患鼽嚏者,大多禀质特异,对某些花粉异气过敏,从而出现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最常见为卫阳不足,风邪外侵,叩金则气喷而鸣,壅肺则鼻塞流涕,卫阳者,根于下焦,有赖肾阳温煦;生于中焦,依靠脾气化生;发于上焦,凭借肺气宣布体表,抵御外邪。故卫阳不足,可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而致。

临证所见鼽嚏不外以下五类。风寒外袭者,鼽嚏遇风冷而作,清涕如注,鼻塞、失嗅,苔白、脉浮,治宜疏风散寒,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

肺气不足者,鼽嚏发作频繁,每次打嚏不多,恶风自汗,言语无力,苔白、脉弱,治宜益肺固卫,方选玉屏风散;

脾气虚弱者,鼽嚏时作,食少、便溏,舌胖、脉细,治宜健脾益气,方选补中益气汤,或四君子汤、六君子汤;

肾阳衰惫者,鼽嚏日久,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苔白、脉沉,治宜温肾壮阳,方选肾气丸;久治不愈者,称为顽症,“王道”药品不济,舍之而用“霸道”方药,谓之“截法”,否则药不瞑眩,其疾难瘥,取用“截敏汤”,由柴胡5克、五味子、乌梅、防风各10克组成,煎后加蜂蜜30克服之,或可奏效。

鼽嚏寒证为多,占十之八九,然临床有时可见鼽嚏鼻痒,涕出粘稠,遇热而作,检查鼻粘膜潮红者,此属热证。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指出:“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而痒也、嚏也”。此类热征,治宜清热,选用“清热脱敏汤”,药为紫草、茜草、旱莲草、徐长卿各10克,蝉蜕3克。

治疗鼽嚏,辨证选方固为重要,但尚可根据患者症状选用一些有效药物。如鼻塞甚者,选用路路通、马兜铃、石菖蒲;鼻塞遇寒加重者,选用细辛、毕拨、毕澄茄;清涕量多者,选用诃子肉、鱼脑石;清涕由于脾肾不足所致,有时用缩泉丸敛涕亦妙,药如益智仁、乌药、山药;鼻窍之疾,又每可加入白芷、辛夷作为引经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91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肥儿丸的组成,主治,医案

    【组成】黄连 神曲30g 使君子 肉豆蔻 麦芽各15g 木香6g 槟榔12g 【主治】小儿虫积疳疾。消化不良,面黄体瘦,肚腹胀大,发热口臭,大便溏薄,舌苔黄腻,脉虚弱。亦治虫积腹痛…

  • 习惯性流产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阴虚血热,肝脾多火多滞。【治法】清肝柔肝,调气固胎。【方名】固胎煎。【组成】黄芩8克,白术4-8克,当归6克,芍药6克,阿胶6克,陈皮4克,砂仁2克。【用法】…

  • 新加三才封髓汤

    组成:天门冬10克,生地黄15克,太子参10克,盐黄柏10克,砂仁6克,生甘草3克,藿石斛10克,润玄参10克,莲子心5克。功效:滋阴清热,降心火。主治:虚火上炎所致的口疮。用法:…

  • 《女病最新专方专药685》

    本书在广泛选择临床医学家治疗老年病方药的基础上,精选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方、中成药、西药共计 685方(种),分为四章编写。涉及痛经、滑胎、崩漏、淋病、阴痒等妇科疾病百余种。

  • 《糖尿病中医辨治及验方》

    本书根据中医学原理,结合中西医理论,紧密联系临床实践,介绍了糖尿病的症状、诊断和分型,糖尿病的西医治疗,中医辨证治疗、专病验方等。

  • 《张仲景用药解析》

    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绪论概要论述了仲景用药与《神农本草经》、仲景用药与《伤寒杂病论》、仲景用药与仲景用方、仲景用药的格式、仲景用药的四项十一要等五个部分的基本知识。下篇…

  • 大秦艽汤医案分析

    【组成】秦艽9g 川芎 独活 当归 白芍 石膏各6g 羌活 防己 白芷 黄芩 白术 茯苓 生地 熟地各3g 细辛2g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症见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

  • 健骨强腰方10

    黄精250克,天门冬50克,地黄150克,牛骨油适量。取黄精、地黄、天门冬,加水煎煮,每20分钟煎液一次,共取3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熬煮浓缩至粘稠时,加入适量牛骨油,边熬边搅至膏…

  • 治疗中暑的偏方6

    [用料]藿香、陈皮、法半夏、佩兰各9克,白蔻仁6克,云苓、青蒿各15克,竹茹、连翘各l2克,滑石18克,甘草3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中暑暑热夹湿证。

  •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雷公藤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传“神农尝百草,死于断肠草”。几千年来,人们对于“神农”献身医药的精神.充满了敬佩与惋惜之情。蒲松龄的名著《聊斋志异》中,有篇“水莽草”的故事。描写一个姓祝的书生,因路途口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