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膈散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川大黄 朴硝 甘草,各二十两(各600g)山桅子仁 薄荷去梗 黄芩各十两(各300g)连翘二斤半(1250g)

【方歌】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燥实服之消。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小儿可服半钱,更随岁数加减服之。得利下,住服(现代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服6~12g,加竹叶3g,蜜少许,水煎服。亦可作汤剂煎服)。

【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烦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睡卧不宁,谵语狂妄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证由脏腑积热,聚于胸隔所致,故以上、中二焦见证为主。热伤津液,则口渴、咽燥、唇焦;火热内扰心神,则见睡卧不宁,甚则谵语狂妄;火性上炎,而见面红目赤、口舌生疮、咽痛吐衄;燥热内结,故有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里热炽盛之象。上焦无形火热非清不去,中焦燥热内结非下不除,故治宜清热泻火通便为法。

方中连翘重用,轻清透散,长于清热解毒,透散上焦之热,故为君药。配黄芩以清胸膈郁热;山栀通泻三焦,引火下行;大黄、芒硝泻火通便,以荡涤中焦燥热内结,共为臣药。薄荷清头目、利咽喉、竹叶清上焦之热,均为佐药。甘草、白蜜,既能缓和硝、黄峻泻之力,又能生津润燥,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全方配伍,共奏泻火通便,清上泻下之功。

  【凉隔散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治疗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之方。临床应用以胸隔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为用方要点。

2.临床加减 本方常用于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等属上、中二焦火热者。

急性扁桃体炎见咽喉红肿、大便不燥者,去朴硝,加石膏、桔梗以增强清热凉膈之功;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者,加蒲公英、夏枯草、贝母、瓜蒌清热解毒散结;扁桃体化脓、口腔糜烂者,加锡类散局部吹敷。口腔炎加桔梗、牛蒡子、山豆根、薏苡仁、车前子清热解毒、引热下行。

3.典型医案 某男,8岁,2005年7月15日因发热1天初诊。1天前患儿突发高热,自测体温39.3℃,自行予以口服西药“泰诺林”后,体温渐下降至38℃左右,其后体温又反复升高。现症:体温39℃,发热,咽喉疼痛不适,口臭,心烦,夜卧不安,精神、食欲欠佳,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察其面色红赤,唇红而干,咽喉红肿,喉核表面有黄白色脓点,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数。查血常规:WBC14.5x10⁹/L,N78%。辨证:肺胃热盛,火毒上攻于咽喉。治当清热解毒利咽,泻热通腑。用凉膈散加减:芒硝3g(冲服),生大黄4g,熟军5g,栀子10g,银花10g,连翘10g,黄芩10g,薄荷10g(后下),淡竹叶10g,大力10g,浙贝10g,防风10g,白芷10g,花粉10g,蝉衣10g,青蒿20g,甘草3g。每日1剂。7月16日复诊:患儿服药当日即解下多量稀软便,至夜间热退,咽痛减轻,口臭明显减轻,安卧至晨,胃纳稍增。察体温37℃,精神好转,神色正常,咽喉稍红肿,喉核上的黄白色脓点有所吸收,舌红,苔黄偏厚,脉浮。考虑系上中二焦的积热已随大便而去,余热未尽,治当清解余热、利咽消肿,更方用银翘马勃散加味:银花10g,连翘10g,黄芩10g,薄荷10g(后下),淡竹叶10g,大力10g,射干10g,马勃10g,玄参10g,芦竹根10g,桔梗6g,防风10g,白芷10g,花粉10g,蝉衣10g,桅子10g,甘草3g。每日1剂,服2剂。7月18日再诊:咽痛消失,精神、食欲转佳,二便正常,察咽喉不红不肿,喉核上的脓点消失,舌偏红,苔白,脉平。其系热病解后,阴液损伤,遂以沙参麦冬汤调理善后,嘱2剂后停药。[郭燕,吴瑜,吴瑜运用凉膈散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验.四川中医.2006(11):6.]

【使用注意】孕妇以及体虚者慎用。

相关文章:

凉膈散化裁治疗热毒痢凉膈散方歌,凉膈散的功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95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清燥救肺汤组成,方歌方解,药理,功效

    清燥救肺汤 出自《医门法律》 【组成】 桑叶经霜者,去枝梗,净叶三钱(9g)  石膏煅,二钱五分(8g) 甘草一钱(3g) 人参七分(2g) 胡麻仁炒,研,一钱(3g) 真阿胶八分…

  • 颈椎病的偏方

    颈椎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退行性常见多发性骨疾患,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轻者头、颈、臂、手、上胸、背疼痛麻木;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颈部是头与躯体联结的部位,头部的血液供给大…

  • 治偏头痛六法

    揉太阳穴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7~8圈,再倒揉7~8圈,这样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可以大为减轻。梳摩痛点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

  • 有哪些乌法秘方?

    1.覆盆子乌发方新鲜覆盆子榨取汁涂发不白。出处:唐代药学家陈藏器方2.大麦乌发方久食大麦头发不白;和铁砂、没石子等染发变黑。出处:唐代医药学家孟溉方3.黑大豆染发方醋煮黑大豆,去豆…

  • 胃癌方二十七

    陈白头翁45克,大枣5枚,槟榔10克,党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来源于《常氏双简方》,功能益气和中,解毒散结,适用于胃癌。

  • 神仙粥治感冒

    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神仙粥”歌诀是:“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此粥专治由风寒引起的头痛、浑身酸懒、乏力、发热等症,特别是患病三天内服用,即…

  • 葛根黄连汤加减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菌痢腹泻下脓血,里急后重腹坠疼。夏秋季节易发生,内伤生冷外湿暑。疫毒严重正难御,内陷厥阴和血营。突然高烧昏惊厥,中毒痢疾病非轻。 注:细菌性痢疾以腹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为特征。是…

  • 桑椹酒

    [原料]桑椹5000克,大米3000克,酒曲适量。[做法]取桑椹捣汁煮沸;将米煮熟,沥干,与桑椹汁搅匀蒸煮,加入酒曲适量搅匀,装入瓦坛内;将瓦坛放入棉花或稻草中发酵,根据季节气温不…

  •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虚寒下痢

    冯某,女,36岁,剑阁某医院医生。初诊:1978年8月。始病时,全身恶寒,欲呕,腹痛,日下痢红白脓冻10余次,里急后重。自服白头翁汤,肌注庆大霉素、青霉素后,疗效不显。病已两月,脉…

  • 按摩疗法治失眠

    中冲穴是心包经络的终端,位于中指末端,指甲根靠食指一侧,用指尖或牙签持续刺激3-5分钟,便可以产生明显的治疗失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