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骨

白马骨
(《本草拾遗》)

【异名】六月雪、路边金(《宁乡县志》),满天星((阳春县志》),路边鸡(《草木便方》),六月冷、曲节草(《岭南采药录》),路边荆、鱼骨刺、光骨刺、过路黄荆(《中医药实验研究》),硬骨柴(《江西民间草药》),天星木、凉粉草、细牙家、白点秤(《广西中药志》),鸡骨头草、鸡脚骨(《浙江民间草药》),路边姜(《四川中药志》),鸡骨柴、千年勿大、白马里梢、野黄杨树、永勿大、米筛花、冻米柴、月月有、朱米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白马骨
落叶小灌木,高25~45厘米。枝粗壮,灰色。叶通常丛生,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5~3厘米,宽5~15毫米,先端短尖,全缘,基部渐狭而成1短柄,柄长1~15毫米;托叶对生,基部膜质,顶有锥尖状裂片数枚,长1.2~2.5毫米。花无梗;丛生于小枝顶和近顶部的叶腋;苞片1,斜方状椭圆形,先端针尖,长约2毫米,白色,膜质;萼5裂,裂片三角状锥尖,长2.5毫米,革质;花冠管状,白色,长6~8毫米。内有茸毛1簇,5裂,裂片矩圆状披针形,长约2.5毫米;雄蕊5,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雌蕊1,花柱长约4毫米,柱头分叉,子房下位,5棱,圆柱状,2室。花期4~6月。果期9~11月。
生于山坡、路边、溪旁、灌木丛中。分布我国中部及南部。

②六月雪,又名:喷雪花、白雪丹、日日有、白荜蒲花。
形态与上种极相似,惟叶较小,狭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萼裂三角形,亦较短。生态及分布均同上种。

以上两种植物的根(白马骨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药材】干燥枝呈深灰色,表面有纵裂隙,栓皮往往剥离。嫩枝浅灰色,节处围有膜质的托叶,花丛生枝顶,花萼呈灰白色,5裂,膜质。枝质稍硬,折断面带纤维性。叶大部脱落,少数留存,绿黄色,薄革质,卷曲不平,质脆易折断。
产广西、广东、四川、贵州、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六月雪全草含甙类及鞣质。

【性味】苦辛,凉。

①《本草拾遗》:"无毒。"

②《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寒。"

③《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微辛。"

【功用主治】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治风湿腰腿痛,痢疾,水肿,目赤肿痛,喉痛,齿痛,妇女白带,痈疽,瘰疬。

①《本草拾遗》:"止水痢。"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伤寒,中暑,发狂乱语,火症,亦退身热。"

③《宁乡县志》:"节:可治小儿惊风,腹痛;枝:烧灰可点翳。"

④《植物名实图考》:"治热证,疮痔,妇女白带。"

⑤《岭南采药录》:"解暑热,消积滞,止痢疾;并治伤寒,时疫,发背疮,消痈疽,拔毒。"

⑥《南京民间药草》:"止吐血。"

⑦《中医药实验研究》:"治目赤肿痛。"

⑧《安徽药材》:"与老母鸡同煮,能治慢性肾炎水肿。"

⑨《贵州民间药物》:"清热解毒,舒经活络。治刀伤,瘫痪,男女弱症,飞疔。"

⑩《广西中药志》:"治喉痛。"

⑾《四川中药志》:"清热,除风。治头晕目眩及胸膈邪热。"

⑿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拔毒。治急、慢性肝炎,风湿腰腿痛,痈肿恶疮,蛇伤。"

⒀《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消肿,祛风,化湿,又有强壮作用。治女子经闭,白带过多,头晕无力。"

⒁《江苏验方草药选编》:"治乳糜尿。和石打穿煎服,治面神经麻痹。"

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平肝,利湿,健脾,止泻。"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烧灰淋汁涂,煎水洗残捣敷。

【选方】①治水痢:白马骨茎叶煮汁服。(《本草拾遗》)

②治肝炎:六月雪二两,过路黄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骨蒸劳热,小儿疳积:六月雪一至二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目赤肿痛:路边荆茎叶一、二两,煎服,渣再煎熏洗。(《中医药实验研究》)

⑤治偏头痛:鲜白马骨一至二两,水煎泡少许食盐服。(《泉州本草》)

⑥治咽喉炎:六月雪三至五钱,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⑦治牙痛:白马骨一两半,合乌贼鱼干炖服。(《泉州本草》)

⑧治鹅口疮:白马骨叶一握,稍捣,浸米泔,取汁洗口内。(《闽东本草》)

⑨治恶疮瘰疬,蚀息肉,白癜风:白马骨、黄连、细辛、白调(一作"白芷")、牛膝、鸡桑皮,黄荆等。烧为末,淋汁,以物揩破涂之。(《本草拾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05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黄皮叶

    黄皮叶(《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叶片,植物形态详"黄皮果"条。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性味】《陆川本草》:"辛,凉。" 【…

  • 蹼鱼

    蹼鱼(《别录》) 【异名】鲲(《诗经》),额白鱼(《尔雅》郭璞注),?(崔禹锡《食经》),鲔鱼(《食经》),石鲲、潭虱(《医林纂要》),鲶(《动物学大辞典》),粘鱼(《吉林中草药》…

  • 薏苡叶

    薏苡叶(《本草图经》)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叶,植物形态详"薏苡仁"条。 【采集】夏、秋采取。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 【功用主治】①《本草图经》:"为饮香,益中空膈。" …

  • 牛白藤根

    牛白藤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茜草种植物牛白藤的根。植物形态详"牛白藤"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性凉,味甘淡微苦。" 【功用…

  • 蜀羊泉_蜀羊泉的功效_蜀羊泉有医用价值吗

    基础信息 别名:羊泉、羊饴、漆姑、青杞、野茄、小孩拳、红葵、野茄子、野枸杞、野辣子、药人豆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目昏赤;乳腺炎;肋腺炎;疥癣;疥…

  • 北方点地梅_北方点地梅的功效和作用_北方点地梅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雪山点地梅、喉咙草 性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风火赤眼;咽喉红肿;疮疡肿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北点地梅的带根全草。…

  • 阳桃花

    阳桃花(《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花蕾,植物形态详"阳桃"条。 【功用主治】治寒热往来。 《本草求原》:"解鸦片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8钱。 【…

  • 金老梅花

    金老梅花(《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蔷微科植物金老梅的花,植物形态详"药王茶"条。 【性味】《内蒙古中草药》:"苦,凉。" 【功用主治】治消化不良,浮肿,赤白带,乳腺炎。 ①《…

  • 肺形草_肺形草的适用范围_肺形草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穿藤金兰花、玉蝴蝶、花蝴蝶、铁板青、四脚喜、山蝴蝶、金交杯、胡地莲、乌乌盖月、甜甘草、喇叭藤、天青地红、甜痧药、缠竹青、白鹿含、鸡肠风 性味:辛、甘、苦、性 功能主…

  • 苦荬菜_苦荬菜的药性_苦荬菜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苦荬、老鹳菜、盘儿草、鸭舌草、苦球菜、兔仔草、牛舌草、土蒲公英、黄花菜、苦碟子、苦丁菜、败酱草、墓头回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痈疖亲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