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线草根

银线草根
(《安徽药材》)

【异名】土细辛(《广西中药志》),四叶细辛(《湖南药物志》),天王七、拐拐细辛、四叶七、白毛七(《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银线草的根及根茎。植物形态详"银线草"条。

【采集】春、秋采挖,洗净,晒干用或鲜用。

【药材】干燥根茎暗绿色。根须状,灰白色或土黄色,质脆易断,湿时坚韧,皮部发达,易与木部分离,木部如粉条状,黄白色。

【化学成分】含芳香油0.55%。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采得,细锉,用生甘草水煮一伏时,日干用。"

【性味】辛苦,温,有毒。

①《纲目》:"有小毒。"

②《浙江民间草药》:"性温,味苦,有毒。"

【功用主治】祛风胜湿,活血理气。治风湿痛,劳伤,感冒,胃气痛,经闭,白带,跌打损伤,疖肿。

①《唐本草》:"治温疟疫疾,强腰脚,益膂力。"

②《安徽药材》:"消肿,破瘀。治吐血,跌打损伤。"

③《陕西中草药》:"祛湿散寒,理气活血,散瘀解毒。治劳伤,腰腿疼,跌打损伤,感冒,白带,疖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浸酒或研末。外用:捣敷。

【宜忌】内服宜慎,孕妇禁服。

①《浙江民间草药》:"多服会引起呕吐。服药期间忌食糖及玉蜀黍。"

②江西《中草药学》:"大量服用会导致肝脏出血,孕妇绝对禁用。"

【选方】①治风湿:㈠银线草根,泡酒(含生药20%),一日服一至三两。(《广西中药志》)㈡银线草鲜根一至二钱,蒸肉食。(《湖南药物志》)

②治感冒:银线草根二至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③治劳伤:银线草根三至五钱,白酒一斤。泡酒剂服,每次二至三酒盅,每日一至二次。

④治白带:银线草根一至二两,炖鸡肉,分数次服。(②方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⑤治胃气痛:银线草根三、四分(炒过),研末,吞服。(《浙江民间草药》)

⑥治跌打损伤:银线草根三、四分,研粉,用热黄酒送服。能促进骨折愈合。(《浙江民间草药》)

⑦治妇人经水不通:银线草鲜根五钱(干的三钱),酌加红酒和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41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兔骨

    兔骨(《别录》) 【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骨胳。动物形态详"兔肉"条。 【性味】①《药性论》:"味甘。"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酸,无毒。" 【功用主治】治消渴,…

  • 槐花

    槐花(《日华子本草》) 【异名】槐蕊(《本草正》)。 【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花朵或花蕾。 【植物形态】槐(《尔雅》),又名:豆槐、白槐、细叶槐、金药树、护房树。落叶乔木,高达25米…

  • 草果药

    草果药(《滇南本草》) 【异名】野姜、独叶台、四合红、草果(《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姜科植物草果药的果实。 【植物形态】草果药,又名:良姜花(《滇南本草图谱》),野姜花。多年…

  • 小升麻_小升麻多吃有危害吗_小升麻的副作用有哪些

    基础信息 别名:金丝三七、帽辫七、开喉箭、三面刀、茶七、白升麻、米升麻、万年根、拐枣七、棉花七、熊掌七 性味:味甘;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透疹;活血止痛;降血压。…

  • 桃南瓜_桃南瓜功效与作用_桃南瓜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金瓜、鼎足瓜、看瓜、吊瓜、北瓜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主咳嗽气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红南瓜的果实。 原形态:一年生草质藤…

  • 南瓜子_南瓜子功效与作用_南瓜子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南瓜仁、白瓜子、金瓜米、窝瓜子、倭瓜子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杀虫;下乳;利水消肿。主绦虫;蛔虫;血吸虫;钩虫;蛲虫病;产后缺乳;后手足浮肿;百日咳;痔疮 生…

  • 紫青藤根

    紫青藤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牯岭勾儿茶的根。 【植物形态】牯岭勾儿…

  • 六棱菊

    【中药名】六棱菊 liulengju   【别名】六耳棱、鹿耳翎、鹿耳苓、绿耳棱、六耳铃、羊耳三稔、蜡达草、六十瓣、羊毛草。   【英文名】Laggerae Alatae Herb…

  • 水苦荬根

    水苦荬根(《本草图经》) 【来源】玄参科植物水苦荬的根,详"水苦荬"条。 【性味】微苦辛,寒。 【功用主治】主风热上壅,喉咽肿痛及项上风疬,以酒磨服。

  • 三叶木蓝_三叶木蓝的药用部位_三叶木蓝的用法用量

    基础信息 别名:地蓝、野蓝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发热头痛;痄腮;乳痈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三叶木蓝的全草或根。 原形态:三叶木蓝多年生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