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青

扁青
(《本经》)

【异名】白青(《本经》),碧青(《唐本草》),石青,大青(《纲目》)。

【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

【矿物形态】蓝铜矿
单斜晶系。晶体短柱状或板状。通常星粒状、肾状、散射状、土状等块体或被覆在其他铜矿之表面,呈深蓝色。条痕为浅蓝色。光泽呈玻璃状、金刚石状或土状。半透明至不透明。断口呈贝壳状,硬度3.5~4。比重3.7~3.9。性脆。试验与孔雀石同。
产于铜矿氧化带中。

《本草》另有空青、曾青,亦属蓝铜矿的矿石,空青为形圆中空者,曾青为呈层状者。详"空青"、"曾青"条。

【炮制】《品汇精要》:"先捣罗,更以水飞极细,候干,再研用。"

【性味】酸咸,平。有小毒。

①《本经》:"味甘,平。"

②《吴普本草》:"神农、雷公:小寒,无毒。""雷公:咸,无毒。"

③《别录》:"酸咸,无毒。"

【功用主治】祛痰、催吐,破积,明目。治风痰癫痫,惊风,目痛,目翳,创伤,痈肿。

①《本经》:"主目痛,明目,折跌,痈肿,金疮不瘳。破积聚,解毒气,利精神。""主明目,利九窍,耳聋,心下邪气,令人吐,杀诸毒三虫。"

②《吴普本草》:"治丈夫内绝,令人有子。"

③《别录》:"去寒热风痹及丈夫茎中百病,益精。"

④《纲目》:"吐风痰癫痫,平肝。"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研细调敷或点眼。

【选方】①治顽痰不化:石膏一两(水飞),石绿半两(水飞)。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温汤下。有痰即吐去一、二碗,不损人。(《瑞竹堂经验方》化痰丸)

②治小儿急惊风:石青一两,天竹黄五钱,牛黄一分。俱研极细末。每服一、二分,生姜汤调下。

③治目痛、目痒,并翳膜不明:石青三钱,珍珠一钱。研极细。用银簪脚点少许。

【名家论述】①苏氏曰,此药善能明目、退翳,镇惊定狂,下痰破结。然终属石药,但中病即已,不可多服久服也。(②方以下出《本草汇言》)

②《本经逢原》:"石膏,走肝磨坚积,故《本经》所主,皆肝经积聚之病。时珍用吐风痰,研细温水灌下即吐,肝虚易惊多痰者宜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06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车桑子根_车桑子根的功效和作用_车桑子根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主牙痛;风毒流注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根。 原形态:车桑子,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或更高。小枝扁,有狭翅…

  • 岩败酱

    岩败酱(《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败酱科植物岩敢酱的全草。 【植物形态】岩败酱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粗壮,有浓烈的臭酱气味。茎直立,带紫色,下部常稍弯曲.根生叶丛生…

  • 全叶青兰

    【中药名称】全叶青兰(《陕甘宁肯中草药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全叶青兰的全草。 【植物形态】全叶青兰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斜生,着生多数细须根。茎丛生,四棱形,直立或…

  • 石吊兰

    石吊兰(《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黑乌骨(《植物名实图考》),石豇豆(《草木便方》),石泽兰、大姜豆、小泽兰(《分类草药性》),岩豇豆、岩茶(《贵州民间方药集》),岩泽兰(《贵阳…

  • 飞天?巷

    飞天?巷(《岭南采药录》) 【异名】龙骨风、大贯众(《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山?巷(广东)。 【来源】为桫椤科植物桫椤的茎干。 【植物形态】桫椤,又名:树蕨。大型蕨类,主干高达2…

  • 无莿根_无莿根可以入药吗_无莿根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赤枝山葡萄、牛牵丝、红血龙、山甜茶、白菇茶、辣梨茶、狮子藤、虾须藤、过山龙、骨疼搜、红脑藤、藤茶、铁甲将军、母猪精藤、田浦茶、背带藤 性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祛…

  • 头发七_头发七可以入药吗_头发七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黑丝草、人头七、黑丝带 性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涩精止汗;利水消肿;收湿敛疮。。主肾虚体弱;头目眩晕;心悸;遗精;盗汗;淋症;水肿;黄水疮 生长采收 来…

  • 九倒生

    九倒生(《贵州民间药物》) 【别名】铁郎鸡。 【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变异铁角蕨的全草。 【植物形态】变异铁角蕨植株高10~22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顶部密生有虹色光彩的披针形鳞片。…

  • 小果皂角_小果皂角有毒性嘛_小果皂角的作用和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小皂角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驱虫;解毒消肿。主痈疽肿毒;肠寄生虫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小果皂角的果实。 原形态:小果皂荚小乔木至乔木。枝褐灰色…

  • 芝麻菜_芝麻菜的副作用_芝麻菜有什么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金堂葶苈、葶苈子、苦葶苈 性味:辛;苦;寒 功能主治:下气行水;祛痰定喘。主痰壅喘咳;水肿;腹水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芝麻菜的种子。 原形态: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