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参

百味参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小棕皮。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味参的全草。

【植物形态】百味参
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根丛生,稍肉质,纺锤形,叶基生;线状披针形,长10~16厘米,宽4~10毫米,平行脉明显,上面被毛茸,下面稀疏;茎生叶狭细,线状。花茎圆柱形,表面被有白色长绵毛;小花多数,肉红色,排成穗式的总状花序,花轴波状扭曲使花成螺旋排列,花梗短,花下线状苞片1枚;花被6裂。蒴果卵形,熟后3裂,包藏干残留的花被内;种子小,多数,呈不规则卵形,种皮成红棕色。
生于山野路旁。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辛微苦,温。

【功用主治】补气血,止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煅存性研末。

【选方】①治体虚出虚汗:百味参根水煎服。

②治吐血下血:百味参全草烧灰存性,内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17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寸节七

    寸节七(《陕西中草药》) 【异名】大铧头草。 【来源】为堇菜种植物大叶堇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大叶堇菜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根茎横生,肥厚。叶基生,具长柄,叶片卵状心形或宽卵…

  • 白花蛇舌草

    【中文名】白花蛇舌草(《广西中药志》) 【类别】全草类 【异名】蛇舌草、矮脚白花蛇利草(《广西中药志》),蛇舌癀(《闽南民间草药》),目目生珠草,节节结蕊草(《泉州本草》),鹩哥利…

  • 佛手花

    佛手花(《随息居饮食谱》) 【异名】佛柑花(《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植物形态详"佛手柑"条。 【采集】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收,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

  • 女贞皮

    女贞皮(《本草图经》) 【异名】女贞树皮(《本草蒙筌》)。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树皮。植物形态详"女贞子"条。 【采集】全年可采。 【功用主治】①《本草图经》:"浸酒,补腰膝…

  • 扁豆根

    扁豆根(《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植物形态详"扁豆"条。 【化学成分】根含天门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种游离的氨基酸。 【功用主治】治便血,痔漏,淋浊。 ①《滇南本…

  • 白饭豆

    白饭豆(《陆川本草》) 【异名】云藊豆、四季豆、龙爪豆(《植物名实图考》),唐豇、隐元豆(《植物学大辞典》),云豆、六月鲜、龙骨豆、二生豆、三生豆、唐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 苏合香_苏合香_苏合香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帝膏、苏合油、苏合香油、帝油流 性味:辛;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通窍辟秽;开郁豁痰;行气止痛。主中风;痰厥;气厥之寒闭症;温疟;惊痫;湿浊吐利;心腹卒痛以及冻疮;…

  • 乌龟

    乌龟   【性味】:龟肉甘酸、温、无毒;龟板咸甘、平、无毒。   【归经】:龟肉入肝、肺、脾;龟板入心、肝、肾。   【功效】:除湿痹,补阴虚,滋肾水,止血,解毒。主治:龟肉治湿痹…

  • 马刀_马刀是贝壳吗_马刀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蜌、单姥、齐蛤、马蛤、焷岸岸 性味:味咸;性凉 功能主治:散结消痰;通淋除热;凉血止血;平肝熄风。主瘿瘤;痰饮;淋病;崩漏;吐血;衄血;眩晕;耳鸣 生长采收 来源:…

  • 鸡嗉

    鸡嗉(《纲目》) 【异名】鸡喉咙(《卫生易简方》)。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嗉囊。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功用主治】治噎膈不通,小便不禁,发背肿毒。 《纲目》:"治小便不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