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

薜荔
(《本草拾遗》)

【异名】木莲藤(《日华子本草》),辟萼(《质问本草》),石壁莲(《植物名汇》),木瓜藤、膨泡树、饼泡树、壁石虎、木壁莲(《中国树木分类学》),爬墙虎、风不动(《中国药植志》),彭蜂藤(《福建民间草药》),石龙藤(《中药志》),常春藤(《广西中药志》),石壁藤、补血王、追骨风、爬岩风(《湖南药物志》),墙脚柱、红墙套、烟筒丕(《闽东本草》),田螺掩、爬山虎、大鼓藤(《广东中药》Ⅱ),石绷藤(《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薛荔络石藤、老鸦馒头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凉粉藤、爬墙藤、牛屎藤(《江西草药》),爬壁草、木隆谷、木隆冬,邦邦老虎藤(《上海常用中草药》),班子藤、乒乓抛藤(《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薜荔的茎、叶。

【植物形态】薜荔
常绿攀援灌木,有乳汁。茎灰褐色,多分枝;幼枝有细柔毛,幼时作匍匐状,节上生气生根。不育幼枝的叶小,互生,卵形,长0.6~2.5厘米,基部偏斜,近于无柄;至成长后,枝硬而直立,叶大而厚,叶柄长0.5~1.5厘米;托叶卵状三角形,长0.5~1厘米,外面被细柔毛,革质;叶片椭四形,长2.5~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稍心脏形,全缘,上面近于无毛,下面密生细柔毛,侧脉和网状脉在下面隆起,呈小蜂窝状。隐头花序;花单性,小花多数,着生在肉质花托的内壁上,花托单生于叶腋,有短柄;雄花托长椭圆形,长达5厘米,直径3厘米;雌花托稍大,倒卵形,表面紫绿色。瘦果细小,棕褐色,果皮薄膜质,表面富粘液。花期5~6月。隐花果成熟期10月。
野生于山坡树木间或断墙破壁上。分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薜荔根)、花托及果实(木馒头)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4~6月间采取带叶的茎枝,晒干,除去气根。

【药材】干燥茎枝呈圆柱形,细长而弯曲,直径1~4毫米,表面棕褐色,常散生有攀援根或点状突起的根痕;质坚韧或脆,折断面黄色或黄褐色,髓部圆点状,黄白色,偏于一侧。茎枝上的叶互生,叶片椭圆形,先端钝圆,通常卷折,棕绿色或黄褐色,革质。气弱,味淡。以茎细、均匀、带叶者为佳。
主产江苏、浙江、山东。此外,贵州、江西、湖北、广东、安徽等地亦产。

本品的不育幼拄,有些地区作络石藤用。参见"络石藤"条。

【化学成分】本植物乙醇浸出液中分离得5种晶体:内消旋肌醇、芸香甙、β-谷甾醇、蒲公英赛醇乙酸酯和β--香树脂醇乙酸酯。本植物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种子中含一种凝胶质样物质约13%,水解生成葡萄糖、果糖及阿拉伯糖。

【性味】酸,平。

①《纲目》:"酸,平,无毒。"

②《广东中药》Ⅱ:"味淡,微凉。"

③《福建中草药》:"苦,平。"

【功用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凤湿痹痛,泻痢,淋病,跌打损伤,痈肿疮疖。

①《本草拾遗》:"主风血,暖腰脚,变白不衰。"

②《日华子本草》:"藤汁敷白癜疬疡及风恶疥癣。"

③《本草图经》:"叶治背痈,干末服之,下利即效。"

④《国药的药理学》:"藤汁为激性药,有壮阳固精之效。又为消炎药,治肿物,肠痔及恶疮痈疽,一切疥癣。"

⑤《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祛湿利尿。治丝虫病,跌打损伤,腰痛,热痢,水泻,热淋,肚胀气坠。"

⑥《广东中药》Ⅱ:"利水去湿,散毒,滑肠通便。治痔疮,天泡疮,酒湿患疮。"

⑦《江西草药》:"治血尿,砂淋,梦遗,早泄,咽喉肿痛等症。"

⑧《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消肿,利尿,止血。治风湿痛,手足关节不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品2~3两);捣汁、浸酒或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煎水熏洗。

【选方】①洽风湿痛,手脚关节不利:薜荔藤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治腰痛、关节痛:薜荔藤二两。洒水各半同煎,红糖调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③治疝气:薜荔藤(用结果的主藤)一两,三叶木通根二两。水煎去渣,加鸡蛋一个煮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④治血淋痛涩:木莲藤叶一握,甘草(炙)一分。日煎服之。(《纲目》)

⑤治尿血、小便不利、尿道刺痛:薜荔一两,甘草一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⑥治病后虚弱:薜荔藤三两,煮猪肉食。(《湖南药物志》)

⑦治先兆流产:薜荔鲜枝叶(不结果的幼枝)一两,荷叶蒂七个,薴麻根一钱。水煎去滓,加鸡蛋三个,同煮服。或单用薜荔枝叶亦可。(《江西草药》)

⑧治小儿瘦弱:薜荔藤二两,蒸鸡食。(《湖南药物志》)

⑨治婴儿湿疹:鲜薛荔叶二两,黄连三钱。加米汤适量擂烂,以汁搽患处;或同时服汁二、三匙,一日二次。(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⑩治疮疖痈肿:薛荔一两,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

⑾治痈肿:鲜薛荔叶、鲜爵床各等量,酒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19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山黄瓜

    山黄瓜(《峨嵋药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柔毛油点草的根。植物形态详"黑点草"条。 【功用主治】①《峨嵋药植》:"治跌打损伤。" ②《陕西中草药》:"安神除烦,健脾止渴,活血消肿…

  • 金鱼藻_金鱼藻有副作用吗_金鱼藻的主要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藻、细草、软草、鱼草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水。主血热吐血;咳血;热淋涩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鱼藻科植物金鱼藻的全草。 原形态:金…

  • 红母鸡草

    红母鸡草(《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山蚂蝗的茎叶。 【植物形态】大叶山蚂蝗,又名:恒河山绿豆。亚灌木状草本,高可达1.5米。茎柔弱,稍分枝,被柔毛。单叶;膜质或纸质…

  • 粪箕笃

    粪箕笃(《岭南采药录》) 【异名】蛤乸草、田鸡草(《岭南采药录》),雷砵嘴、畚箕草、飞天雷公(《南宁市药物志》),犁壁藤、铁板膏药草(福建)。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粪箕笃的全草或根…

  • 银不换

    银不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毛蔘箕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银锁匙、金线风(《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防已科植物毛叶轮环藤的根及茎。 【植物形态】毛叶…

  • 牦牛角_牦牛角有毒性吗_牦牛角吃多了会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牦牛、旄牛、犣牛、毛犀、猫牛、竹牛、毛牛 性味:味酸;咸;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熄风。主高热惊痫;血热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牦牛的角。 …

  • 广东万年青_广东万年青开花有毒吗_广东万年青会引起过敏吗

    基础信息 别名:万年青、土千年健、粤万年青、井干草 性味:味辛;微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肿拔毒;止痛。主咽喉肿痛;白喉;肺热咳嗽;吐血;热毒便血;疮疡肿毒;蛇、犬咬…

  • 谧桐叶

    谧桐叶(《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红蜻蜒叶(《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谧桐,植物形态详"荷苞花"条。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酸微涩,平。" 【功用主治】…

  • 铁钉菜_铁钉菜的治什么病_铁钉菜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铁线草、剪刀菜、铁菜、摇鼓铃 性味:咸;寒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解毒;驱蛔。主颈淋巴结肿;甲状腺肿;喉炎;蛔虫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钉菜科植物铁钉菜及叶…

  • 鸭脚木皮

    鸭脚木皮(《岭南采药录》) 【异名】西加皮(《陆川本草》),鸭脚皮(《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 【植物形态】鹅掌柴,又名:鸭脚树(《生草药性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