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桐泪

胡桐泪
(《唐本草》)

【异名】胡桐律(《汉书》颜师古注),石律(《日华子本草》),石泪(《岭表录异》),胡桐碱(《纲目》)。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胡杨的树脂,在土中留存多年而成。

【植物形态】胡杨,又名:胡桐(《汉书》)。
乔木,高15~30米。嫩枝有细毛,一年后脱落,冬芽有毛,无粘胶。叶形变异甚多,在长枝或幼树的叶披针形、条状披针形或菱形,长5~12厘米,多敷为全缘,有短柄;在短枝或老树枝上概为广卵形、肾形,长2.5~7厘米,边缘有牙齿,叶柄长3~6厘米;又在同一树或一枝上可见有两者中间的叶形。花单性,雌雄异株;葇荑花序;雄花序长1.5~2.5厘米;雄花之苞倒披针形,早落;雄蕊23~27;雌花序长3~5厘米;雌花子房无柄,附着于花盘基底,柱头6裂,紫红色。蒴果长椭圆形,长8~15毫米,有短柄。
分布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药材】分老式、新式两种。㈠老式:树脂流入土内年月较长。呈大小不一的块状或碎粉状,土黄色。质酥易碎。㈡新式:树脂流入土内年月较短。多为不规则的圆块,樱绿色。质软色嫩,不易破碎,带酸性。以年久、色黄、无泥杂者为佳。

【性味】《唐本草》:"味咸苦,大寒,无毒。"

【归经】入胃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阳明经。"

②《本草求真》:"入胃,兼入肾。"

【功用主治】清热,化痰,软坚。治咽喉肿痛,齿痛,牙宣,牙疳,骨槽风,瘰疬。

①《唐本草》:"主大毒热,心腹烦满,水和服之取吐。"

②《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齿牙疼痛,骨槽风劳,能软一切物。"

③《日华子本草》:"治风蚛牙齿痛,兼杀火毒并面毒。"

④《医学启源》:"瘰疬非此不能除。"

⑤《纲目》:"咽喉热痛,水磨扫之,取涎。"

⑥《本草汇言》:"降火热,滑痰结。"

【用法与用量】外用:煎水含漱或研末撒。内服:入散剂。

【宜忌】①《海药本草》:"多服令人吐。"

②《本草汇言》:"胃家虚寒不食者勿用。"

【选方】①治咽喉急胀,肿结不通:胡桐泪三钱,硼砂二钱,生矾一钱,胆星一钱五分。共为末。用一、二茶匙姜汤调咽。(《本草汇言》)

②治湿热牙疼,喜吹风:胡桐泪入麝香掺之。(《纲目》)

③治齿缝忽然出血不止:胡桐泪半两,研罗为末,用贴齿缝,如血出不定,再贴。(《圣惠方》)

④治牙齿根宣露挺出,脓血,口气:枸杞根一升(切),胡桐泪一两。上件药,和匀,分为五度用,每度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热含冷吐。(《圣惠方》)

⑤治牙齿宣露有脓血出,及小儿虫蚀疳断:葶苈、胡桐泪各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于患处掺之。(《圣济总录》)

⑥治走马牙疳:胡桐碱、黄丹等分。为末掺之。(《医林集要》)

⑦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一般胃痛:胡桐树树脂。打碎,放入盆内,加等量水,加热使其溶化,用四层纱布过滤,收集滤浓,沉淀24小时,急火煎熬,切勿搅拌,至水分蒸发完即成深褐色固体,若底层炭化过重,则去掉不用;最后碾成细末,装瓶内密封。用法,10%梧桐碱液,成人每次10毫升;粉剂每次一克,一日两次,饭后服,七日为一疗程。(《新疆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名家论述】①《纲目》:"石泪,入地受卤气,故其性寒能除热,其味咸能入骨软坚。"

②《本草经疏》:"胡桐泪,《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又曰:在高者因而越之。苦以涌吐,寒以胜热,故主大毒热,心腹烦满,取吐而效也。《日华子》以之治风虫牙齿痛,李珣谓其能治骨槽风、齿匿,元素言瘰疬非此不能除,皆资其苦能杀虫,咸能入骨软坚,大寒能除极热之用耳。"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24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蝮蛇_蝮蛇的食用方法_蝮蛇是如何帮助病人的

    基础信息 别名:虺、土虺蛇、土锦、灰地匾、地扁蛇、土球子 性味:味甘;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痛;解毒。主风湿痹痛;麻风;瘰疬;疮疖;疥癣;痔疾;肿瘤 生长采收 来源:…

  • 黎辣根_黎辣根吃了中毒了怎么办_黎辣根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梨罗根、红点秤、一扫光、铁包金、山绿篱根、黎头很、琉璃根、土黄柏、马灵仙、山六厘、山黄、六厘柴、癞痢柴、苦李根 性味:苦;辛;平;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利湿…

  • 石龙芮_石龙芮可以入药吗_石龙芮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水堇、姜苔、水姜苔、彭根、鹘孙头草、胡椒菜、鬼见愁、野堇菜、黄花菜、小水杨梅、清香草、野芹菜、假芹菜、水芹菜、猫脚迹、鸡脚爬草、水虎掌草、和尚菜、胡椒草、黄爪草 性…

  • 铁海棠_铁海棠是中药吗_铁海棠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麒麟刺、玉麒麟、番鬼刺、海棠、万年刺、霸王鞭、千脚刺、细龙骨、爬壁刺、独节枝 性味:味苦;涩;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排脓;活血;逐水。主痈疮肿毒;烫火伤;跌打…

  • 山橙

    山橙(《本草求原》) 【异名】屈头鸡(《本草求原》),山大哥(《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山橙的果实。 【植物形态】山橙,又名:马骝藤。高大木质藤本,除花序稍被毛外,…

  • 蠵龟筒

    蠵龟筒(《纲目》) 【异名】鼋皮(《日华子本草》),蟕蠵壳、蟕蠵甲(《本草图经》)。 【来源】为海龟科动物蠵龟的皮及鳞甲。 【动物形态】蠵龟(《纲目》),又名:灵龟(《尔雅》),蠵…

  • 鹅掌楸根

    鹅掌楸根(《贵州草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根,植物形态详"凹朴皮"条。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性温,味辛。 【功用主治】驱风除湿,强筋壮骨。 【用法与用量】内服:…

  • 火油草_火油草的药用价值_火油草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走马风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主头头风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千头艾纳香的叶。 原形态:千头艾纳香高大…

  • 自然铜

    自然铜(《雷公炮炙论》) 【异名】石髓铅(《雷公炮炙论》)。 【来源】为天然硫化铁矿石。 【矿物形态】黄铁矿等轴晶系。晶体形状有多种,如立方体、八面体和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亦有作…

  • 藜茎

    藜茎(《本草拾遗》) 【来源】为藜科植物藜的老茎。植物形态详"藜"条。 【功用主治】《纲目》:"藜茎烧灰,和荻灰、蒿灰等分,水和蒸取汁,煎膏,点疣赘黑子,蚀恶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