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肉

鲎肉
(《嘉祐本草》)

【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肉。

【动物形态】东方鲎,又名:鲎鱼(《广志》)。
体长70余厘米,宽约30厘米,全体深褐色,头胸及腹部各有1坚硬的甲壳被覆。头胸部背甲广阔如马蹄形,背面有3条纵脊,中央1条的前端有单眼1对,两侧纵脊上,各有复跟1对。腹面有口,口缘有附肢6对,除第1对螫肢,由3节组成外,其它各肢,均有6节;第2对为脚须,幼体及雌体均呈钳状,雄者则末端呈1弯钩。另4对为步足,位于口的两侧,基节上均有倒刺,前3对的末节,均呈钳状。腹部背甲呈六角形,两侧有缺刻及短刺,腹面有板状的附肢6对,附肢为双肢型,内肢细长,外肢宽阔:第1对附肢左右愈合呈盖板,下有生殖孔1对;其它5对的外肢后面各有1对叶状鳃。腹部下面有1条强直的剑状物,称为剑尾。
穴居,生活于海底沙土中,以海中的蠕虫及软体动物为食。分布福建、广东一带海中。

本动物的壳(鲎壳)、尾(鲎尾)、胆(鲎胆)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辛咸,平。

①孟诜:"平,微毒。"

②《本草拾遗》:"味辛,无毒。"

③《纲目》:"辛咸,平,微毒。"

【功用主治】孟诜:"治痔,杀虫。"

【宜忌】孟诜:"多食发嗽及疮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27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木兰皮

    木兰皮(《别录》·《本经》原作木兰) 【异名】姜朴(《中药志》)。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辛夷的树皮。植物形态详"辛夷"条。 【性味】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 上石田螺_上石田螺多吃有影响吗_上石田螺有哪些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金耳环、打不死、石钱、上树田螺 性味: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止血;通络止痛;清热解毒。主肺痈;咳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风湿疼痛;牙痛;痢疾;风…

  • 王孙_王孙可以入药吗_王孙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长孙、海孙、白功草、蔓延、黄孙、黄昏、杜蒙、露水一颗珠、露水珠、清水珠、七叶一枝花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散寒祛湿;通络止痛;止血生肌。主寒湿久痹,腰肢冷痛,…

  • 相思子根

    相思子根(《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豆科植物相思子,详"相思子"条。 【化学成分】含相思豆考耳、相思子绕耳及二种生物碱相思子新碱和相思豆碱。 【药理作用】醇提取物对小鼠有抗雌性激…

  • 酸枣

    酸枣 【性味】:酸涩、凉、无毒。 【归经】:入肝、肺。 【功效】: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止痛。 【主治】:烧伤烫伤,外伤出血,牛皮癣。 【说明】:酸枣树为高大乔木,分布在我国南方各…

  • 藿香根

    藿香根(《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根,动物形态详"藿香"条。 【功用主治】《分类草药性》:"治霍乱吐泄,血气痛,发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 山荔枝果

    山荔枝果(《贵州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小柘树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穿破石"条。 【性味】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无毒。" ②《贵州草药》:"性温,味微甘。" 【功用主治】…

  • 杏叶_杏叶哪些人不可以使用_杏叶的主治功能

    基础信息 别名:杏树叶 性味:辛;苦;微凉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明目。主水肿;皮肤瘙痒;目疾多泪;痈疮瘰疬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杏、野杏或山杏的叶。 原形态:1.…

  • 鹤虱_鹤虱的功能主治_鹤虱怎么食用

    基础信息 别名:鹄虱、鬼虱、北鹤虱 性味:味苦;辛;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主蛔虫病;晓虫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实。 原形态:天名精多年生草本,…

  • 荃皮_荃皮有什么副作用_荃皮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全皮、前皮、小柳拐、山救驾、黑牛眼 性味:苦;涩;性温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主跌打瘀痛;骨折;刀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黄素馨的根。 原形态: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