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头

鸱头
(《别录》)

【异名】鹦头(《唐本草》)。

【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头。

【动物形态】白尾鹞,又名:鸢(《诗经》),鸱(《庄子》),鸭、负雀(《尔雅》),雀鹰(陆玑《诗疏》),鹞(《尔雅》郭璞注),鹞鹰(《说文解字》注),灰鹰、白抓、灰鹞、鸡鵟。
体长约48厘米。嘴黑,基部带蓝,蜡膜绿黄。虹膜黄色。上体包括两翅的表面大都蓝灰色;额、头预青灰色,后头缀以褐色,羽基的白色亦常展露于外;耳羽下后方以至于额的羽毛蓬松而稍卷曲,略成脸盘状;外侧6枚初级飞羽黑色,先端具灰色羽缘,羽基白色;尾上覆羽纯白,中央一对尾羽与背同色,次二对亦灰而具暗灰横斑,外侧尾羽大都白色,亦杂以灰暗横斑。胸与头同。但色较淡;胁、腹、尾下覆羽和覆腿羽纯白。脚与趾均黄,爪黑。雌鸟上体大都暗褐;下体棕黄,而杂以棕褐色纵纹。
栖息于开阔地区,常单独生活。飞行轻捷,繁殖在东北和新疆西部,遍布全国境内,为旅鸟和冬候鸟。

本动物的肉(鸱肉)、翅骨(鸱骨)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①《别录》:"咸,平,无毒。"

②《纲目》:"微毒。"

【功用主治】《别录》:"主头风眩颠倒,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炙或烧存性入丸、散。

【选方】①治癫痫瘈疭:飞鸱头二枚,铅丹一斤。上二味末之,蜜丸梧子大。先食服三丸,日三,剧者夜一,稍加之。(《千金方》)

②治风头旋,毒发眩冒:鸱头一枚(炙令黄),闾茹一两,川椒一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鸱头丸)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63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龙眼花

    龙眼花(《泉州本草》) 【来源】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花蕾,植物形态详"龙眼肉"条。 【功用主治】《泉州本草》:"诸种淋症,龙眼花煎汤服;下消、小便如豆腐,龙眼花一两,合猪赤肉炖食,三…

  • 鸡屎藤_鸡屎藤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鸡屎藤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斑鸠饭、女青、主屎藤、却节、皆治藤、臭藤根、牛皮冻、鸡矢藤、臭藤、毛葫芦、甜藤、五香藤、臭狗藤、香藤、母狗藤、白毛藤、狗屁藤、清风藤、臭屎藤、鸡脚藤、解暑藤、玉明砂…

  • 麝香草

    麝香草(《中国药植图鉴》) 【异名】百里香(《上海植物名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麝香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麝香草灌木状常绿草本。茎坚硬直立,四棱形,高18~30厘米,多分枝…

  • 鸭肫衣

    鸭肫衣(《纲目》) 【异名】鸭肫内皮(《本草求原》),鸭肫皮(《药材资料汇编》),鸭内金(《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砂囊的角质内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

  • 马蹄根

    马蹄根(《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马蹄蕨。 【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大莲座蕨的根状茎。 【植物形态】大莲座蕨植株高大。根状茎球形,肥大。大型1~3回羽状复叶,纸质,叶柄粗长,基…

  • 凫肉_凫肉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凫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绿头鸭、鸍、沈凫、松凫、野鸭、野骛、晨凫、大红腿鸭、凫鸭、大麻鸭、水鸭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和胃消食;利水;解毒。主病后体弱;食欲不振;虚赢乏力;…

  • 阿利藤

    阿利藤(《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念珠藤(《广州植物志》),瓜子藤、瓜子英、山红木、过山香、春根藤、过骨边(《福建民间草药》),瓜子金(《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七里香(《福建中草…

  • 虎耳还魂草

    虎耳还魂草(《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还魂草、九倒生(《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珊瑚苣苔的全草。 【植物形态】珊瑚苣苔多年生草本。无茎。叶3~4枚。轮生于根茎顶…

  • 白果叶

    白果叶(《品汇精要》) 【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片。植物形态详"白果"条。 【采集】9~10月间采收,晒干。 【药材】干燥叶片,大多折叠或已破碎,完整者呈扇形。上缘有不规则波状…

  • 韭子

    韭子(《本草经集注》) 【异名】韭菜子(《滇南本草》),韭菜仁(《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韭的种子。植物形态详"韭菜"条。 【采集】秋季果熟时采收,将果实摘下,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