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廉

飞廉
(《本经》)

【异名】飞轻(《本经》),天荠、伏猪、伏兔、飞雉、木禾(《别录》),飞廉蒿(《千金翼方》),老牛错(《黑龙江中药》),红花草、刺打草,雷公菜(《湖南药物志》),大力王、枫头棵。飞帘(苏医《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飞廉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飞廉
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70~100厘米,具纵条棱,并附有绿色的翼,翼有齿刺。下部叶椭圆状披针形,长5~2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的边缘具刺,上面绿色,具细毛或近平光滑,下面初具蛛丝状毛,后渐变光滑;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2~3枚,着生于枝端,直径1.5~2.5厘米;总苞钟形,长约2厘米,宽1.5~3厘米,苞片多层,外层较内层逐渐变短,中层苞片线状披针形,先端长尖成刺状。向外反曲,内层苞片线形,膜质,稍带紫色。花全部为管状花,两性,紫红色,花管长15~16毫米,先端5裂;雄蕊5,花药合生;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2裂。瘦果长椭圆形,长3毫米,顶端平截,基部收缩;冠毛白色或灰白色,长约15毫米,呈刺毛状。花期6、7月。
生于荒野道旁。分布全国各地。

西藏以同属植物科刺飞廉作飞廉入药,其特征:茎具翼,有刺,幼时被白色柔毛。下部叶具短柄,上部叶无柄抱茎;叶片披针形或倒披针形,羽状浅裂,边缘有齿,齿上有针刺。头状花序单生;总苞片数层,先端具刺;花紫红色。瘦果椭圆形,稍扁,具光泽;冠毛白色多层,基部合生。

【采集】冬、春季采根,夏季采茎;叶及花,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苦,平。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咸,有毒。"

④《西藏常用中草药》:"苦,凉。"

【功用主治】: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治风热感冒,头风眩晕,风热痹痛,皮肤刺痒,尿路感染,乳糜尿,尿血,带下,跌打瘀肿,疔疮肿毒,汤火伤。

①《本经》:"主骨节热,胫重酸疼。"

②《别录》:"治头眩顶重,皮间风邪如蜂螫针刺,鱼子细起。热疮、痈、疽、痔,湿痹,止风邪咳嗽,下乳汁。益气明目。"

③《药性沦》:"主留血。"

④《唐本草》:"疗疳蚀,杀虫。"

⑤《四声本草》:"小儿疳痢,为散,以浆水下。"

⑥《纲目》:"治头风旋运。"

⑦《西藏常用中草药》:"凉血,止血,散瘀消肿。治各种出血,跌打瘀肿,恶疮,烧伤,烫伤。"

⑧苏医《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湿,清热,消肿。治乳糜尿;尿血,尿路感染,流感,白带过多,月经过多;外用治疔疮肿毒,痔疮肿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入散剂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掺。

【宜忌】《本草经集注》:"得乌头良。恶麻黄。"

【选方】①治关节炎:老牛错(全草)一斤,何首乌三两,生地半斤。用酒浸泡一周,每天服一小杯。(《黑龙江中药》)

②治无名肿毒,痔疮,外伤肿痛:老牛错茎叶,捣成泥状,敷患处。(《黑龙江中药》)

③治疳匿蚀口齿及下部:飞廉蒿烧作灰,捣筛,以两钱匕服(每次煎两小时),每日服二次。(江苏《中草药新医疗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65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昆布

    昆布(《吴普本草》) 【异名】纶布(《吴普本草》),海昆布(《山东中药》)。 【来源】为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裙带菜的叶状体。 【植物形态】①海带多年生大型褐藻,植物体…

  • 人参叶_人参叶治什么病_人参叶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人参苗、参叶 性味:味苦;微甘;性寒 功能主治:角暑清热;性津止渴。主暑热口渴;热病伤津;胃阴不足;消渴;肺燥干咳;虚火牙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

  • 虎掌南星

    虎掌南星 RhizomaPinelliaePedatisectae  (英) PedatePinelliaRhizome  【别名】 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Pinelliapedati…

  • 龙葵子

    龙葵子(《药性论》) 【来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种子。植物形态详"龙葵"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 【化学成分】种子含油2%。所含脂肪酸主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并含…

  • 水苦荬果实

    水苦荬果实(《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苦荬的果实(四川地区用带虫的果实,称为虫瘿)。植物形态详"水苦荬"条。 【采集】立夏前后采收。 【功用主治】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 仙人掌

    仙人掌(《纲目拾遗》) 【异名】风尾竻(《广东新语》),龙舌(《桂乎县志》),平虑草、老鸦舌(《南安府志》),神仙掌,霸王(《本草求原》),观音掌(《贵州民间方药集》),观音刺(《…

  • 老熊花_老熊花的功效与作用_老熊花营养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豹子眼睛花、芙蓉花、豹子眼睛果 性味:苦;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续筋接骨。主肝炎;淋巴腺炎;乳腺炎;疮疖;脚癣;跌打损伤;骨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

  • 老鸦胆根

    老鸦胆根(《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根。植物形态详"鸦胆子"条。 【采集】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化学成分】树皮中含有的苦味成分较果实中为少(参见"鸦胆子…

  • 水蛇皮

    水蛇皮(《纲目》)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水蛇的皮。动物形态详"水蛇"条。 【功用主治】《纲目》:"烧灰油调,敷小儿骨疽脓血不止。又治手指天蛇毒疮。" 【选方】①治小儿骨痛,出血流脓…

  • 面筋

    面筋(宁原《食鉴本草》) 【来源】为小麦面和麸皮入水揉洗后所获得的胶粘状物质。 【性味】甘,凉。 ①宁原《食鉴本草》:"性凉寒。" ②《纲目》:"甘,凉。" ③《医林纂要》:"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