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白草

翻白草
(《救荒本草》)

【异名】鸡腿儿(《救荒本草》),天藕儿(《野菜谱》),湖鸡腿(《纲目》),鸡脚草、鸡距草(《草木便方》),乌皮浮儿、觭角草(《植物名汇》),土菜、茯苓草(《现代实用中药》),郁苏参、土人参(《福建民间草药》),金线吊葫芦、鸭脚参、细沙扭(《广西中药志》),鸡脚爪(《四川中药志》),野鸡坝、兰溪白头翁、黄花地丁、千锤打(《湖南药物志》),天青地白(《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翻白草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根多分枝,下端肥厚成纺锤状。茎上升向外倾斜,多分枝,表面具白色卷绒毛。基生叶丛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9:茎生叶小,为三出复叶,顶端叶近无柄,小叶长椭圆形或狭长椭圆形,长2~6厘米,宽0.7~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稍有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绵毛;托叶披针形或卵形,亦被白绵毛。花黄色,聚伞状排列;萼绿色,宿存,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副萼线形,内面光滑,外而均被白色绵毛;花瓣5,倒心形,凹头;雄蕊和雌蕊多数,子房卵形而扁,花柱侧生,乳白色,柱头小,淡紫色。瘦果卵形,淡黄色,光滑,脐部稍有薄翅突起。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长于丘陵山地、路旁和畦埂上。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集】夏、秋采收。未开花前连根挖取,除净泥土,晒干。

【药材】干燥的带根全草,根呈纺锤形或圆锥形,有时分歧,长约5~8厘米,表面暗棕红色,扭曲而皱缩,栓皮无剥落痕。无明显的茎。叶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两两对生,长椭圆形,具短柄,顶端1枚较大,向下逐渐变小,皱缩,多从中脉向内对折,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白色;密布毛茸,边缘具粗锯齿。根头部及叶柄均被白色毛茸。质稍脆,易碎。气微臭,味涩。以无花茎、色灰白、无杂质者为佳。
全国各地均产。主产河北、安徽等地。

东北、华北等部分地区尚有以同属植物委陵菜(参见"委陵菜"条)的全草作翻白草使用。新疆系用亚洲委陵菜,西藏系用亮叶委陵菜(参见"管仲"条)作翻白草。

【化学成分】根含鞣质及黄酮类。

【性味】甘苦,平。

①《救荒本草》:"味甜。"

②《纲目》:"甘微苦,平,无毒。"

③《广西中药志》:"味甘,性温。"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治痢疾,疟疾,肺痈,咳血,吐血,下血,崩漏,痈肿,疮癣,瘰疬结核。

①《纲目》:"治吐血,下血,崩中,疟疾,痈疮。"

②《本草原始》:"主无名肿毒,疔毒疥癞,臁疮溃烂。"

③《草木便方》:"清利肠胃,除风湿。治赤白久痢成疳,涂恶犬咬伤。"

④《福建民间草药》:"去瘀生新,散郁止血。"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红崩。"

⑥《广西中药志》:"根:治产后脚软,流产。叶:可驱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鲜翻白草干全草或根一至二两,浓煎,一日分二至三次服。(《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②治疟疾寒热及无名肿毒: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之。(《纲目》)

③治肺痈:鲜翻白草根一两,老鼠刺根、杜瓜根各五钱。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咳嗽:翻白草根。煮猪肺食。(《湖南药物志》)

⑤治痰喘:翻白草全草。煮冰糖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吐血不止:翻白草。每用五、七科,嚼咀,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纲目》)

⑦治崩中下血:湖鸡腿根一两,捣碎,酒二盏,煎一盏服。(《濒湖集简方》)

⑧治大便下血:翻白草根-两五钱,猪大肠不拘量。加水同炖,去渣,取汤及肠同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⑨治创伤出血:新翻白草叶。揉碎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⑩治血友病:鲜翻白草二至三两。煎汤服,每天一剂。同时将鲜草捣烂,外敷出血处。(江苏《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脾胃虚弱白带:翻白草配浮萍参、鸡屎藤、隔山撬、糯米草根、土茯苓、苦荞头、仙鹤草。水煎服。(《成都中草药》)

⑿治腮腺炎:翻白草干根,用烧酒磨汁涂患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⒀治疔毒初起,不拘已或未成:韶白草十科,酒煎服。(《纲目》)

⒁治臁疮溃烂:翻白草(洗)。每用一握,煎汤盆盛,围住熏洗效。(《保寿堂经验方》)

⒂治浑身疥癣:翻白草。每用一握,煎水洗之。(《纲目》)

【临床应用】治疗颈淋巴结结核
取翻白草全草1.5~2两,用黄酒1.5斤(不善饮者可减量)浸泡1昼夜,隔汤炖1小时许,以无酒味为度,加红糖适量,1次或分数次1日服完。每日或隔日1剂,15剂为一疗程,必要时停药5天后继续服第二疗程。治疗11例,绝大部分为用链霉素及其他抗痨药物治疗无效者。服药l~2疗程后,8例颈淋巴结周围炎症消退,肿块消失;2例周围炎症减轻,肿块缩小;1例无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69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木椒根

    木椒根(《贵州草药》) 【异名】木姜子根(《重庆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根。植物形态详"木姜子"条。 【采集】8~10月采挖。 【性味】①《重庆草药》:"味辛辣,性热…

  • 木通_木通可以入药吗_木通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通草、附支、丁翁、丁父、葍藤、王翁、万年、万年藤、燕蕧、乌蕧、活血藤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活血通脉。主小便赤赤;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喉疼痛;口舌…

  • 自扣草_自扣草有毒吗_自扣草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鹿蹄草、鹿啼草、自蔻草、小回回蒜、假芹菜、千里光、自灸草、野芹菜、点草、田芹菜 性味:味微苦;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除湿解毒;截疟。主主治眼翳;目赤;…

  • 胖血藤

    胖血藤(《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毛血藤、云钩莲、百解药(《贵州民间方药集》),荞叶细辛(《贵州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牛皮消蓼的根。 【植物形态】牛皮消蓼一年生蔓生草本…

  • 飞蛾七_飞蛾七的药用价值_飞蛾七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飞蛾七、岩风七、老虎香、狗尾升麻、雨点草、血经草、石黄草、石笋一枝花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全身黄肿;眼睛发黄;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

  • 枣叶_枣叶的功能主治_枣叶的好处

    基础信息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小儿发热;疮疖;热痱;烂脚;烫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jujubaMill.的叶。 原形态:枣落…

  • 牛奶树子

    牛奶树子(《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桑种植物对叶榕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牛奶树"条。 【采集】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 【性味】《岭南采药录》:"味酸,性寒。" 【功用主治】《岭南采…

  • 珍珠伞_珍珠伞的医用功效_珍珠伞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紫绿果根、小罗伞、天青地红、紫背绿 性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利咽喉。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白喉;咽喉肿痛;胃溃疡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无花果根

    无花果根(《生草药性备要》) 【植物形态】桑科植物无花果,详"无花果"条。 【采集】秋后采收。 【功用主治】治筋骨疼痛,痔疮,瘰疬。 ⑦《生草药性备要》:"治火病。" ②《重庆草药…

  • 露兜竻蔃

    露兜竻蔃(《本草求原》) 【异名】勒角蔃(《岭南草药志》),露兜根(《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根及根头。植物形态详"橹罟子"条。 【采集】全年可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