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蕨鸡

小蕨鸡
(《贵州草药》)

【异名】白粉蕨。

【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粉背蕨的根茎、叶。

【植物形态】华北粉背蕨
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茎倾斜,顶端有红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草质,下面通常有灰白色粉粒;叶柄长10~20厘米,紫褐色,下部具淡褐色的鳞片;叶片矩圆状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5~7厘米,3回羽状深裂;羽片三角状披针形,有短柄,顶端的彼此以狭翅和叶轴相连,其余从无翅的叶轴分开,基部1对略短;小羽片多少有狭翅相连;裂片圆钝头,全缘。孢子囊群边缘着生,连续不断。
生于疏林下石缝中,或坡脚阴处。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苦,寒。

【功用主治】润肺止咳,清热凉血。

【选方】①治咳血:㈠小蕨鸡根茎一两。煎汤服。㈡小蕨鸡根茎、野棉花各三至四钱。煎水服。

②治刀伤:小蕨叶适量,研末撒患处。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04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冂莶果

    冂莶果(《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腺梗冂莶、冂莶或毛梗冂莶的果实。植物形态详"冂莶"条。 【功用主治】驱蛔虫。 【选方】驱蛔虫:㈠腺梗冂莶果实三至五钱,早晨饭后(吃…

  • 野猪黄

    野猪黄(《唐本草》) 【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胆囊中的结石。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 【性味】①《唐本草》:"味辛甘,平,无毒。" ②《纲目》:"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癫痫…

  • 荚果蕨贯众

      荚果蕨贯众 RhizomaMatteucciaeStruthiopteris   (英) Ostrich-featherFernRhizome   【别名】 野鸡膀子、小叶贯众…

  • 牛马藤_牛马藤的作用与功效_牛马藤服用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过山龙、油麻血藤、牛肠藤、鸡血藤、老鸦枕头、牛麻藤、绵麻藤 性味:苦;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补血舒筋。主有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血虚;贫血;风湿痹痛;四…

  • 山蒟_山蒟的副作用_山蒟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酒饼藤、爬岩香、二十四症、上树风、石蒟、穿壁风、满天香、小风藤、山萎绿藤、香藤、钻骨风、辣椒姜、见风追、过节风、于节风、上树蛇、抱蛇、水蒌、血姜、山老叶、也侧苗 性…

  • 石龙子

    石龙子(《本经》) 【异名】蜥蜴(《本经》),山龙子、守宫、石蜴(《别录》),泉龙(《春秋繁露》注),猪婆蛇(《纲目》),五寸棍(《陆川本草》),四脚蛇(《四川中药志》)。 【来源…

  • 遍山红_遍山红的功效与作用_遍山红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暴牙郎、秤杆菜、大坛子根、大叶朝天罐、酒瓶果、小煨罐、野楷杷、满山红、三叶藤、映山红、秤杆树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湿热…

  • 臭黄荆子

    臭黄荆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果实。 【植物形态】臭黄荆,又名:斑鹊子、斑鸠站。灌木,高约4米。小枝圆柱形,灰褐色,嫩时多柔毛,富含粘液。叶对生,叶柄短…

  • 刀口药

    刀口药(《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别名】白胡子狼毒、大叶一枝箭。 【来源】为菊科植物三花兔耳风的叶。 【植物形态】三花兔耳风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直条状,表面土棕色,根头处密被浅棕色毛…

  • 石香赛

    石香赛(《四声本草》) 【异名】石苏(《开宝本草》),蚊子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石艾,独行千里(《陆川本草》),青香薷(《中药志》),五香草(《杭州药植志》),细叶香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