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巢菜_大巢菜的主治疾病_大巢菜的种子能吃吗

基础信息

别名:薇、垂水、薇菜、巢菜、野豌豆、野麻豌、箭筈豌豆、救荒野豌豆、春巢菜、普通苕子、野菜豆、黄藤子、苕子、马豆草、肥田草麦豆藤

性味:味甘;辛;性寒

功能主治:益肾;利水;止血;止咳。主肾虚腰痛;遗精;黄疸;水肿;疟疾;鼻衄;心悸;咳嗽痰多;有经不调;疮疡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巢菜的全草或种子。

原形态:大巢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5-50cm。被疏黄色短柔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具卷须;托叶戟形,一边有1-3个披针形齿牙,一边全缘;小叶4-8对,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8-18mm,宽4-8mm,先端截形,凹入,有细尖,基部楔形,两面疏生黄色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1-2朵,花梗短,有黄色流短毛;花冠深紫色或玫红色;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渐尖,有白色疏短毛;旗瓣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爪;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花柱短,柱头头状,花柱先端背部有淡黄色髯毛。荚果线形,扁平,长2.5-4.5cm,近无毛,成熟时棕色。种子圆球形,棕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脚草地、路旁、灌木林下。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薇,生麦田中,原泽亦有。故《诗》云,山有蕨薇。非水草也。即今野豌豆。蜀人谓之巢菜。蔓生,茎叶气味皆似豌豆,其藿作蔬、入羹皆宜。《诗疏》以为迷蕨,郑氏《通志》以为金樱芽,皆谬矣。项氏云,巢菜有大小二种,大者即薇,乃野豌豆之不实者,小者即苏东坡所谓元修菜也,此说得之。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调中,利大小肠。2.《海药本草》:主利水道,下浮肿,润大肠。3.《品汇精要》:益气,润肌,清神,强志。4.《草木便方》:活血,破血,止血,生肌。治五黄疸肿,利脏热。截疟,平胃,明耳目。5.《四川中药志》:生血。治肾虚遗精,腰痛,湿热黄肿。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18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郁李仁─欧李

      郁李仁──欧李  SemenPruniHumilis  (英)ChineseDwarfCherrySeed  【别名】 山梅子、小李仁。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欧李Prun…

  • 佛手_佛手的适用范围_佛手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佛手柑、手柑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生长采收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

  • 羽叶丁香

    羽叶丁香(《宁夏中草药手册》) 【异名】山沉香(《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羽叶丁香的根或枝干。 【植物形态】羽叶丁香直立灌木,高可达3~4米。树皮灰褐色。羽状复叶…

  • 百灵草_百灵草的功效与作用_百灵草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小对节生、出浆藤、云百部、小爬角、小白药、小掰角 性味:味甘、微苦、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平喘;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风湿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跌打损任;…

  • 檫树

    檫树(《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蔡木(《植物名实图考》),独脚樟、半枫樟、枫荷桂(《广西药植名录》),天鹅枫(《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樟科植物檫木的根或茎、叶。 【植…

  • 芒萁骨根

    芒萁骨根(《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根茎。植物形态详"芒萁骨"条。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功用主治】治湿热臌胀,小便淋沥不畅,跌打损伤。 ①…

  • 羊肝

    羊肝(《药性论》)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肝脏,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分】每100克约含水分68克,蛋白质18.5克,脂肪7.2克,碳水化物4克,灰分1.4克,钙…

  • 生姜皮_生姜皮有毒性嘛_生姜皮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姜皮、生姜衣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行水消肿。主水肿初起,小便不利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的根茎外皮。 原形态:姜,多年生草本,高50-…

  • 入地金牛_入地金牛有毒性吗_入地金牛有用药价值吗

    基础信息 别名:蔓椒、猪椒、彘椒、豨椒、狗椒、金椒、金牛公、两边针、山椒、上山虎、花椒刺、胡椒竻、出山虎、入山虎、马药、下山虎、金牛母、双背针、光叶花椒、鸟不踏、猫公刺、山胡椒、叶…

  • 狭叶竹节参_狭叶竹节参可以入药吗_狭叶竹节参有哪些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竹根七、野三七、鸡头七、土三七、藏三七、三七、扣子七、竹节三七、峨三七、峨眉三七、芋儿七、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参、大竹根七 性味:味微苦;甘;性温 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