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虫

五谷虫
(《滇南本草》)

【异名】蛆(《集韵》),谷虫(《本草求真》),水仙子(《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或其它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

【采集】7~9月间收集,装入布袋,在流水中反复漂洗,使虫体内容物排除尽净,然后晒干。

【药材】干燥虫体,扁圆柱形,头部较尖,长1~1.5厘米,宽2~3毫米。黄白色,有的略透明。质松脆易碎,断面多空泡。以体轻、干净、谈黄白色、无臭味者为佳。

【炮制】拣净杂质,簸净泥土,用文火炒至微黄色。

【性味】咸,寒。

①《纲目》:"寒,无毒。"

②《本经逢原》:"苦,寒,无毒。"

③《要药分剂》:"味甘咸,性寒,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经。"

②《本草求真》:"专入肠、胃。"

【功用主治】清热,消滞。治疳积腹胀,疳疮。

①《本草蒙筌》:"治小儿疳胀。"

②《纲目》:"治小儿诸疳积、疳疮,热病谵妄,毒痢作吐。"

③《医林纂要》:"健脾化食,去热消疳。"

④《本草求原》:"治臁烂。"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搽敷。

【选方】①治一切疳疾:㈠六月取蛆,淘净,入竹简中封之,待干研末。每服一、二钱,入麝香,米饮服之。㈡蛆蜕,米泔逐日换浸五日,再以清水换浸三日,晒焙为末,入黄连末等分,每半两入麝香五分,以獖猪胆汁和丸,黍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圣济总录》)

②治热痢吐食,因服热药而致者:蛆,流水漂净,晒干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纲目》)

③治唇疔:五谷虫,研末,香油调敷。(《本草便读》)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39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金爪儿

    金爪儿(《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异名】小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五星黄、爬地黄、路边黄、小苦藤菜、枪伤药、小救驾、雷公须、红苦藤菜(《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报春花科植…

  • 花斑叶_花斑叶的害处_花斑叶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粪虫叶、抽筋散、花脸叶、下面红、蛤蚂藤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藤瘀止痛。主风湿;湿疹;皮肤瘙痒;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

  • 眼镜蛇

    眼镜蛇(《广西中药志》) 【异名】膨颈蛇(薛德焴《系统动物学》),蝙蝠蛇、五毒蛇、扁头风、琵琶蛇(《脊椎动物分类学》),吹风蛇、吹风鳖、饭铲头、饭匙头、万蛇(《广西中药志》)。 【…

  • 糯米藤

    糯米藤(《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捆仙绳(《天宝本草》),糯米菜(《峨嵋药植》),糯米草、米浆藤(《贵州民间方药集》),生扯拢、筲箕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铁箍蔓草(《贵阳…

  • 红毛草

    红毛草(《四川中药志》) 【异名】地韭菜(《天宝本草》),天芒针(《福州草药》),地蓝花、鸭舌头(《四川中药志》),地潭花、山海带(《重庆草药》)。 【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裸花水竹…

  • 鲤鱼齿

    鲤鱼齿(《别录》) 【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牙齿,动物形态详"鲤鱼"条。 【功用主治】《别录》:"主石淋。" 【选方】①治卒淋:鲤鱼齿烧灰,酒服方寸匕。(《养生必用方》) ②治小便…

  • 雁肪

    雁肪(《本经》) 【异名】鹜肪(《本经》),雁膏(盂洗)。 【来源】为鸭科动物白额雁等的脂肪。动物形态详"雁肉"条。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吴普本草》:…

  • 夹蛇龟肉

    夹蛇龟肉(《食性本草》) 【来源】为龟科动物夹蛇龟的肉,动物形态详"夹蛇龟"条。 【性味】①《食性本草》:"寒,有毒。" ②《纲目》:"甘,寒,有毒。" 【功用主治】①《食性本草》…

  • 矮地茶

    【中文名】:矮地茶【类别】:全草类【英文名】:JapaneseArdisiaHerb【别名】:平地木、老勿大、不出林、叶底珠。【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Ardisiajapon…

  • 桔梗芦头

    桔梗芦头(《纲目》)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茎。植物形态详"桔梗"条。 【功用主治】吐上膈风热痰实,生研末,白汤调服一钱,探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