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根

吴茱萸根
(《本经》)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根或根的韧皮部。植物形态详"吴茱萸"条。

【采集】9~10月采收。

【性味】《纲目》:"辛苦,热,无毒。"

【功用主治】行气温中,杀虫。治脘腹冷痛,泄泻,下痢,风寒头痛,腰痛,疝气,经闭腹痛,蛲虫病。

①《本经》:"杀三虫。"

②《别录》:"根白皮:杀蛲虫,治喉痹咳逆,止泄注,食不消,小女子经产余血,疗白癣。"

③《药性沦》:"皮:能疗漆疮,主中恶腹中刺痛,下痢不禁,治寸白虫。"

④孟诜:"皮:止齿痛。"

⑤《重庆草药》:"行气,暖中,温肾,燥湿。治心胃冷气痛,寒湿腰腹胀痛,脾虚腹寒,泄泻冷痢,经闭腹痛,疝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入丸、散。

【选方】①治头风痛:吴茱萸根一至二两。炖猪肉二两服。(《重庆草药》)

②治寒气经停,经闭腹痛:吴萸根二两,五谷根、柑子根各一两,水案板五钱,橙子根一两。炖杀口肉服。(《重庆草药》)

③治寸白虫:吴茱萸根(干,去土,切)一升。以酒一升浸一宿,平旦分二服。(《千金方》)

④治脾劳热,有白虫,令人好呕:吴茱萸根大者一尺,大麻子八升,橘皮二两(切)。上三味,锉茱萸根,捣麻子,并和以酒一斗,渍一宿,微火上薄暖之,三上三下,绞去滓。平旦空腹为一服取尽,虫便下出,或死或半烂,或下黄汁。(《删繁方》茱萸根下虫酒)

⑤治肝劳生长虫,在肝为病,恐畏不安,眼中赤:鸡子五枚(去黄),干漆四两,蜡、吴茱萸根皮各二两,粳米粉半斤。上五味,捣茱萸皮为末,和药铜器中煎,可丸如小豆大。宿勿食,旦饮服一百丸,小儿五十丸,虫当烂出。(《千金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41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琥珀

    琥珀(《雷公炮炙论》) 【异名】育沛(《山海经》),虎珀(《汉书》),虎魄(《广志》),江珠(《博物志》),琥魄(《后汉书》),兽魄、顿牟(《隋书》)。 【来源】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

  • 乌藨连_乌藨连有毒性嘛_乌藨连的主治功能

    基础信息 别名:细辛、乌泡连、山羊臭、如意草、母犁头菜、鸡心七、白三百棒、红三百棒、茹叶细辛 性味:味微甘;涩;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主疮痈肿毒;乳房硬肿;麻疹…

  • 大茶药根_吃了大茶药跟怎么办_大茶药根有什么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胡满蔃、大茶根、断肠草根、猪人参 性味:苦;辛;性温;大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接骨。主疔疮肿毒;流注;跌打损伤;骨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钱科植物…

  • 一叶荻

    一叶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别名】叶屈珠、小粒蒿、花扫条、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中国药植志》),狗舌条(《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八颗叶下珠(《浙江天目山药檀志》),山帚…

  • 新疆卫矛_新疆卫矛的成分分析_新疆卫矛的作用和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鬼箭羽、卫矛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化瘀止痛;解毒消肿。主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关节痹痛;疮痈红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新疆卫矛的嫩枝及…

  • 刺榆

    刺榆(《本草拾遗》) 【异名】枢(《诗经》),荎(《尔雅,),柘榆、梗榆(《广雅》),钉枝榆(《中国树木分类学》),刺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榆科植物刺榆的根皮、树…

  • 南瓜花

    南瓜花(《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花,植物形态详"南瓜"条。 【采集】6~7月开花时采集。 【性味】《分类草药性》:"性凉。" 【功用主治】清湿热,消肿毒。治黄疸…

  • 牛耳草

    牛耳草(《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石胆草(《滇南本草》),翻魂草(《植物名实图考》),蝴蝶草(《全展选编·传染病》)。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猫耳朵的全草。 【植物形态】猫耳朵多…

  • 白鹅膏

    白鹅膏(《别录》) 【异名】白鹅脂(《千金·食治》)。 【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脂肪。动物形态详"鹅肉"条。 【化学成分】鹅脂主含甘油三油酸酯、甘油三棕搁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参见"…

  • 佛指甲_佛指甲的副作用_佛指甲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瓦松、瓦花、滇瓦花、石花、石根、九头狮子草、岩如意 性味:味甘;微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风湿。主咽喉肿痛;口腔溃汤;湿疹疮毒;鼻衄;咳血;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