鰕虎鱼

鰕虎鱼
(姚可成《食物本草》)

【异名】鲨、蛇(《尔雅》),吹沙(《临海异物志》),沙沟鱼、沙鰛、叼浪鱼(《纲目》),沙竹(《医林纂要》),光鱼、油光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来源】为鰕虎鱼科动物刺鰕虎鱼的肉。

【动物形态】刺鰕虎鱼
体长,前部略呈圆柱形,后部侧扁。体长约10余厘米;头部大而长,头高稍低于体高。吻长,前端钝圆,正中有一隆突。眼中等大,呈背侧位。眼间隔窄,稍凹。口大,略成斜形。下颌稍短,上颌后端终止于眼前缘的下方或稍后。唇厚。舌宽,前端呈截形。齿尖锐,呈锥形,上、下颌均排列成狭带状。鳃孔略向前下方延伸至胸鳍基底下方;峡部颇宽。鳃耙短,甚粗。体大部分被栉鳞,项及胸部被小圆鳞,头部除后头、颊上部及鳃盖上部被小圆鳞外,其他部分均无鳞。体侧鳞纵列鳞46~50,横列鳞约17。背鳍2,Ⅷ,14;第1背鳍较低,鳍棘细弱,平放时,不达第2背鳍起点。第2背鳍较高,平放时,后部鳍条常可达尾鳍基部的副鳍条。臀鳍12~13,起于第2背鳍第4鳍条的下方,约与第1背鳍等高。胸鳍尖圆19~21,约与腹鳍等长。腹鳍Ⅰ15。尾鳍后缘呈尖圆形。体上部灰褐色,下部较淡。体侧有不明显的暗斑5~6个。吻部色较深,颊部有暗色条纹。背鳍有排列成3~5斜纵行的暗色斑点;尾鳍有波状横纹7~10条。
栖于沿海及河流中。多居于水的下层。以小虾、小鱼等为食。分布我国沿海各地,以南部尤多。

【性味】甘咸,平。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温,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平。"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胃。"

【功用主治】①《纲目》:"暖中益气。"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食之主壮阳道,健筋骨,行血脉,消谷、肉。"

③《医林纂要》:"利小水,通淋。"

【宜忌】姚可成《食物本草》:"多食生痰助火。"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50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桑叶

    桑叶(《本经》) 【异名】铁扇子(《百草镜》)。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叶。 【植物形态】桑(《诗经》),又名:家桑(《日华子本草》),荆桑(王祯《农书》),桑椹树(《救荒本草》)…

  • 鸢胆

    鸢胆(《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胆,动物形态详"鸢脚爪"条。 【功用主治】治心胃气痛。 【选方】治心胃气痛:鸢胆、鸢心、鸢肚。共炕干,研末,兑开水服。

  • 落花生油

    落花生油(《纲目拾遗》) 【异名】果油、花生油(《纲目拾遗》)。 【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榨出之脂肪油。植物形态详"落花生"条。 【化学成分】花生油中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脂…

  • 串铃草_串铃草吃多了拉肚子吗_串铃草的服用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毛尖茶、野洋芋 性味:味甘;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感冒;跌打损伤;体虚发热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串铃草的根或全草…

  • 麦麸草_麦麸草可以入药吗_麦麸草草酸含量高吗

    基础信息 别名:红锦麻、野线麻、红线麻 性味:辛;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止痒;解毒利温。主皮肤瘙痒;湿毒疮疹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细野麻的地上部分。 原形态:…

  • 紫薇花

    紫薇花(《滇南本草》) 【异名】鹭鸶花、五里香、红薇花、百日红(《曲洧旧闻》),佛相花(《八闽通志》)、满堂红(涌小品》),怕痒花、猴刺脱(《群芳谱》),紫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小年药

    小年药(《滇南本草》) 【异名】拔毒散。 【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云南海桐的叶片。 【植物形态】云南海桐,又名:多花海桐花。常绿小乔木。叶互生,革质,披针形,长达20厘米,边缘波状,…

  • 乳花_乳花的副作用有哪些_乳花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石花 性味: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温肾;壮骨;助阳。主筋骨痿软;腰脚冷痛;阳痿早泄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钟乳液滴石上散溅如花者。 原形态:晶体结构属三方晶…

  • 对叉疔药_对叉疔药有毒吗_对叉疔药吃了中毒了怎么办

    基础信息 别名:叉痔草、飞蛾草、半边风、燕尾草、燕子尾、老鼠铃、蝴蝶暗消、马蹄暗消、锅铲叶 性味:味甘;微涩;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养心安神。主风湿性心脏病;血尿;白…

  • 白木

    白木(《陆川本草》) 【异名】野黄皮、鸡卵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小柑、小郎伞、搽散、野辣椒(《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大管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态】大管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