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癸草

丁癸草

(《生草药性备要》)

【别名】人字草、苦地枕、铺地锦(《岭南采药录》),乌蝇翼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丁贵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铺地草、金线吊虾蟆(《广西中草药》),二叶人字草,苍蝇翼、沙甘里(《广东中草药》),一条根(《福建中草药》),乌龙草、红骨丁地青(《实用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丁癸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丁癸草

多年生成一年生矮小,秃净草本。有时有一较粗的根状茎。茎纤细,分枝,披散或直立,高15~40厘米。复叶,互生;小叶2枚,生于叶柄顶端,披针形,长8~15毫米,有时可达2厘米,先端短尖;托叶卵状拉针形,基部着生处延生而成一距,有明显的脉数条。总状花序长2~6厘米,纤弱,有小花2~10朵,花黄色,为1对卵形的苞片所包藏,此苞片长约6毫米,基部着生处下延成一距;萼5裂,形小而薄,上面2裂片合生,侧面2片小,最下1片狭;花冠极突出,旗瓣圆形,翼瓣倒卵形或矩圆形,龙骨瓣内弯,短尖;雄蕊1束,花药2型;子房上位,无柄,有胚珠数颗,花柱线形。荚果由2-6个荚节所成,荚节圆形,通常有小刺。花期4月。

生长于山野地上。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江西、浙江等地。

本植物的根(丁癸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季采收。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性味】甘,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温。"

②《本草求原》:"甘,平。"

③《广东中药》Ⅱ:"平淡,性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去瘀。治感冒,高热抽搐,腹泻,黄疸,痢疾,小儿疳积,喉痛,目赤,疔疮肿毒,乳腺炎。

①《岭南采药录》:"生肌,合诸疮口。"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凉解毒。治小儿疳积,眼痛,喉痛,泄泻,疮疡,蛇伤,疔毒。"

③《野生药植图说》:"治癍痧症。"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去瘀消肿。治感冒,眼结膜炎,肝炎,胃肠炎,痢疾,小儿疳积,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⑤《实用中草药》:"解暑利尿。治水泻,疟疾。"

⑥《广东中草药》:"清肝热,消痰火,凉血去瘀。治肠痈,小儿高热抽筋,眼镜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鲜者2~3两);或捣汁饮。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选方】①治黄疸(阳黄):丁癸草(干)五钱,生鱼一条。煎水服,每日一次。(《岭南草药志》)

②治中暑或食物所伤引起的腹泻:鲜丁癸草一至二两。洗净切碎,水适量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③治白痢:鲜丁癸草五至八钱,水适量煎,调蜂蜜服。(《闽南民间草药》)

④治小儿疳疾:丁癸草三至五钱,瘦猪肉二至四两,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⑤治喉头炎:丁癸草,调酸醋揉烂,放于口内含服。(《岭南草药志》)

⑥治大疮,散痈疽:丁癸草叶连茎,捣烂敷。(《岭南采药录》)

⑦治马嘴疔(生于上人中处者是):丁癸草叶,捣烂,加蜜糖少许敷。(《岭南采药录》)

⑧治痔疮:丁癸草四两,银花四两,苦楝皮四两。以水煎出味,倒于浴盆内,乘热坐于盆上熏肛门,待水稍凉后,即坐于药水内浸洗,约浸半小时即可,每日一至二次。(《岭南草药志))

⑨治竹叶青蛇咬伤:鲜丁癸草四两,捣烂绞汁服,渣外敷。(《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急性乳腺炎的早期
用干品1~2两,鲮鱼1条(约2两重),水煎顿服或2次分服。治疗18例,均有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62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枳实_枳实的功能主治_枳实的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鹅眼枳实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

  • 陈仓米

    陈仓米(《食性本草》) 【异名】陈廩米(《别录》),陈米(《百一选方》),火米、老米、红粟(《纲目》)。 【来源】为储存年久的粳米. 【性味】甘淡,平. ①《别录》:"咸酸,温,无…

  • 杧果叶

    杧果叶(《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杧果"条。 【采集】随时可采。 【化学成分】含抗坏血酸237毫克%、鞣质11.73%、杧果甙6.9%(以干叶计…

  • 合欢皮

    合欢皮(《本草拾遗》) 【异名】合昏皮(《千金方》),夜合皮(《独行方》),合欢木皮(《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合欢的树皮。 【植物形态】合欢(《本经》),又名:青堂(崔豹《…

  • 素馨花_素馨花治什么病_素馨花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耶悉茗花、野悉蜜、玉芙蓉、素馨针 性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舒肝解郁;行气止痛。主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脘腹作痛;下痢腹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素馨…

  • 鸬鹚骨

    鸬鹚骨(《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骨,动物形态详"鸬鹚"条。 【功用主治】陶弘景:"主鱼鲠。" 【选方】①治雀卵面斑:鸬鹚骨烧研,入白芷末,猪脂和,夜涂旦洗。(《…

  • 黑蒿

    黑蒿(《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艾蒿。 【来源】为菊科植物黑蒿的全草。 【植物形态】黑蒿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根密集而横走。茎直立,圆柱形,有条纹,被微柔毛。单叶互生,长5~10…

  • 华西小石积_华西小石积的药用价值_华西小石积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黑果、糊炒豆、棱花果树、马屎果、蒿叶叶、地石榴、小黑果、老鸦果、小石积木、沙糖果 性味:味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祛风除湿。主疮疡肿毒;咽喉肿痛;…

  • 新疆远志_新疆远志的药理作用_新疆远志的医疗用途

    基础信息 别名:远志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痰;宁心;解毒消痈。主咳喘痰多;心悸失眠;痈疽疮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新疆远志的带根全草。 原形态:新疆远志…

  • 陈壶卢瓢_陈壶卢瓢的功效和作用_陈壶卢瓢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旧壶卢瓢、破瓢、败瓢、败瓠、葫芦壳、葫芦瓢、陈瓠壳 性味: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水肿;膨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葫芦瓠瓜和小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