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土牛膝

广东土牛膝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斑骨相思、土牛膝、多须公、六月霜(《生草药性备要》),白须公(《本草求原》),牛舌大黄、小罗伞(《岭南采药录》),六月雪(《陆川本草》),大麻(《广西中草药》),飞机草、石辣、白花姜(《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菊科植物华泽兰的根。

【植物形态】华泽兰,又名:大泽兰。
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枝蜿蜓状,稍被短柔毛。单叶对生,有短柄,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不整齐粗齿,无毛或近无毛,脉显明,脉上毛密;叶柄长3~10毫米,具短柔毛。头状花序,有短梗,在茎顶端排成紧密聚伞花序,每一头状花序有花5~6朵,总苞片约10枚,覆瓦状排列,长圃形或卵形,不等大,先端钝,边缘干膜质,小花皆为管状,两性,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雄蕊5,聚药,花药基部钝;子房下位,1室,花柱伸出花冠外,柱头2深裂。瘦果圆柱形,微有毛。通常有5棱;冠毛1列,刚毛状。花期7~9月。
生于山坡荒地上。分布我国各地。

本植物的叶(六月雪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辛苦,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平。"

②《陆川本草》:"辛,凉。"

③《岭南草药志》:"甘苦,性凉。"

【功用主治】祛风,消肿,清热,解毒,行瘀。治白喉,乳蛾,咽喉红肿,吐血,血淋,外伤肿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伤,牡筋骨,补足胫,煲水洗亦可。"

②《本草求原》:"壮筋骨,健腰膝。"

③《岭南采药录》:"散血止痛,理脚气,取其根煎酒服。凡病腿足红肿,色亮,其热如火,和豆腐渣捣烂敷患处。"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止吐血,解热,驱风,利尿,外敷消红肿。"

⑤《陆川本草》:"退热、消炎、解毒,治心肺热。白喉及一切喉症。"

⑥《岭南草药志》:"宽筋活络,解热凉血,宣痹行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忌用。"

【选方】①预防白喉:土牛膝干根祖末三至五钱。经三次水煎,收集过滤浓缩成为浓缩液,分一至三次服,连服四天,为一个预防用量。如疫情未扑灭,药后十五天,可服第二个预防用量。(《岭南草药志》)

②治白喉:土牛膝三两,山大颇根二两,木患子根一两。上药切片,加水2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加糖适量。用法:1~2岁服200毫升,3~6岁服250毫升,7~12岁服400~600毫升,成年人服1000毫升,每天分四至五次服。重症患者可加倍药量服。(《全展选编·传染病》)

③治喉痛、单双蛾喉:六月雪鲜根半斤,捣烂榨取自然汁,加盐少许,或和熊胆皮、甘草适量,煎浓汁,缓缓吞咽,并留一部分含漱。(《岭南草药志》)

④治感冒高热:六月雪二两。切碎,煎浓汁,加蜜糖调服。(《岭南草药志》)

⑤治血淋:六月雪二两。加少量米酒,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⑥治蛇缠指头(癝疽):六月雪鲜根一两,斑蝥虫十只。米酒三两,水一碗,同煮成浓汁,待温浸患指,冷则换浸温液,至痛止为止。

⑦治汤火伤:六月雪煎取浓汁,冷敷患处。

⑧治毒蛇咬伤:六月雪根酒浸液,外涂红肿处;另用六月雪、山芝麻、金锁匙、走马风各三钱,水酒各半煎服。(⑧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68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幼油草

    幼油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高墩草(《笺卉》)。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花点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花点草多年生小草本,高10~20厘米。基部分枝,具匍匐茎,茎细弱,稍透…

  • 栾犀

    栾犀(《岭南采药录》) 【异名】格杂树(《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阔苞菊的茎叶。 【植物形态】阔苞菊直立多枝灌木,高1~2米。叶矩圆状倒卵形至矩圆状椭圆形,长1.5~5…

  • 紫青藤根

    紫青藤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牯岭勾儿茶的根。 【植物形态】牯岭勾儿…

  • 桄榔子

    桄榔子(《开宝本草》)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桄榔的果实。 【植物形态】桄榔(《广志》),又名:姑榔木(《临海异物志》),面木(《洛阳伽蓝记》),董棕(《卮言》),铁木(《纲目》),…

  • 羊胰

    羊胰(《纲目》)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胰脏。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分】胰腺的胰岛部分含胰岛素和高血糖素,有调节血糖的作用。虽然胰岛素已可用人工合成,但商业上仍以…

  • 车桑子根_车桑子根的功效和作用_车桑子根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主牙痛;风毒流注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根。 原形态:车桑子,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或更高。小枝扁,有狭翅…

  • 螺厣草

    螺厣草(《本草拾遗》) 【异名】镜面草(《杨氏家藏方》),蟢儿草、地连钱(《纲目拾遗》),抱树莲(《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抱石莲(《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山豆爿草、血草(《福…

  • 武靴藤

    武靴藤(《实用中草药》)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匙羹藤的根或嫩枝叶。 【植物形态】匙羹藤藤本,长可达4米。枝和花序被柔毛。叶对生;倒卵形、卵形或矩圆形,长2.5~3厘米,宽1.5~4…

  • 巴豆油

    巴豆油(《纲目》) 【来源】为 大戟科植物巴豆种仁中的脂肪油。植物形态详"巴豆"条。 【药材】为黄色或黄褐色液体,有粘稠性,透明,微具萤光。有辛灼的香气。 【性味】辛,热,有毒。 …

  • 龙骨莲

    龙骨莲(《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水龙骨、子母莲、野藕。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龙骨莲的根茎。 【植物形态】龙骨莲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卧,白色,有螺旋状排列的黑色叶迹。叶漂浮,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