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_浙贝母的功效和作用_浙贝母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土贝母、浙贝、象贝、象贝母、大贝母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原形态:浙贝母,多年生草本。高50-80cm。鳞茎扁球形,直径1.5-4cm,由2枚白色肥厚的鳞叶对合组成。叶在茎最下面的对生或散生,渐向上常兼有散生、对生和轮生的;叶片近条形至披针形,长7-11cm,宽1-2.5cm,先端不卷曲或稍弯曲。花1-6朵,淡黄色,有时稍带淡紫色,顶端的花具3-4枚叶状苞片,其余具2-4cm,宽1-1.5cm,内外轮相似,内面具紫色方格斑纹,基部上方具蜜腺;雄蕊6,长约为花被片的2/5;花药近基着生,花丝无小乳突;柱头裂片长1.5-2mm。蒴果卵圆形,6棱,长2-2.2cm,宽约2.5cm,棱上有宽约6-8mm的翅。花期3-4月,果期5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较低的山丘阴蔽处或竹林下。资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浙江宁波地区有大量栽培。

文献

出处:出自《药材学》1.《神农本草经逢原》: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种大而苦者仅能解毒。并去心用。凡肺经药皆当去心,不独贝母也。2.《百草镜》:浙贝出象山,俗呼象贝母。皮糙微苦,独颗无瓣,顶圆心斜。入药选圆白而小者佳。3.贝母在《纲目》以前的历代文献,并未明确分立川贝、浙贝、土贝专条,至明《本草正》始于贝母条后,别立上贝母一条,所指即系本品。清《百草镜》始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正义》:象贝母蓄寒泄降,而能散结。《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别录》止烦、热、渴、出汗,皆泄降除热也。疝瘕以热结而言,泄热散结,故能治之。喉痹,热之结于上者也。乳难之乳,即孳乳之乳,指产难也、贝母滑降,且能散结,故催生而治产难。甄权《药性论》谓贝母作末酒服,治产难及胞衣不出;近人保生无忧散一方,为催生保产灵药,内有贝母,程钟龄释之谓贝母滑润,久皆本此。而注《本经》者仅以为下乳汁,恐非真目。主金疮者,苫降清热之功也,不仅可以内服,亦可外作渗药。居人以象贝通治阳证痈疡,消肿退热,殊有捷效,亦本于此。主风痉者,苦寒清热,泄降定风之功也。《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皆指邪热窒塞之证,苦泄散结,皆能主之。洗洗恶风寒者,风寒外袭于皮毛,内合于肺,象贝清泄肺气而辛能疏散,其效可知。目眩为肝阳上乘,项直为风邪外感,舌降泄风,辛泄疏散,治之宜也。咳嗽上气,又痰热之侵肺,苦泄清金而又降逆之功用也。象贝母,味苦而性寒,然含有辛散之气。故能除热,能泄降,又能散绪。今人乃以通治风热、温热、时气热邪,则寒能胜热,辛能散邪也。主郁气痰核等证,虽辛散苦泄,开结散郁也,催生下乳,又其泄降之余义。至于治疸、治疡、清喉咽,主吐衄、疗痰嗽、通二便,种种功力,无非清热泄降四中,足以赅之,要之皆象贝之功用,而市肆通行之川贝,淡泊异常,断不足以语此。2.《本草正》: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阴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3.《本草从新》:去时感风痰。4.《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突风火有痰者宜此。5.《山东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制酸,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28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巴旦杏仁_巴旦杏仁的功效和作用_巴旦杏仁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八担仁、巴达杏仁、叭哒杏仁、巴旦杏、偏桃、婆淡树、偏核桃、匾桃、忽鹿麻、京杏 性味:味苦、甘,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润肠通便。主痛经,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跌…

  • 苦荞头_苦荞头可以入药吗_苦荞头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荞叶七、荞麦七 性味:甘;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健脾行滞;理气止痛;解毒消肿。主胃脘胀痛;消化不良;痢疾;腰腿痛;跌打损伤;痈肿恶疮;狂犬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

  • 山乌桕根_山乌桕根的药性_山乌桕根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山柳、山柳乌桕、红心乌桕 性味:苦;寒;有微毒 功能主治:利水通便;消肿散瘀;解蛇虫毒。主大小便不通;水肿;腹水;白浊;疮痈;湿疹;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

  • 蝌蚪

    蝌蚪(《本草拾遗》) 【异名】活师(《山海经》),蛞斗、活东(《尔雅》),虾蟆子、玄鱼、玄针(崔豹《古今注》),虾蟆儿(《本草拾遗》),聒子、虾蟆台、虾蟆粘(《尔雅翼》),悬针、水…

  • 豆腐

    豆腐(《本草图经》)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的加工制成品。 【制法】一般用黄大豆,以水浸约一天左右(夏季可较短),待豆浸胖后,带水磨碎,滤去渣滓,入锅煮沸,即成豆腐浆,再点以盐…

  • 黄花母

    黄花母(《文山中草药》) 【异名】大地丁草、拔脓消(《广西中药志》),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文山中草药》),金盏花、单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陇(《贵州植药调查》),黄花稔…

  • 狗宝

    狗宝(《纲目》) 【异名】狗结石(《药材学》), 【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胃中结石。 【采集】将狗杀死后,割腹开胃,如发现有狗宝时,即用刀割取,除净皮膜及肉等,洗净、阴干。 【药材】…

  • 桃儿七_桃儿七是中药吗_桃儿七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奥莫色、鸡素苔、铜筷子、小叶莲、鬼打死、鬼臼、羊蒿爪 性味:苦;微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祛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脘腹…

  • 天浆壳

    天浆壳(《现代实用中药》) 【异名】天将壳(《饮片新参》),萝藦荚(《药材学》)。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壳。植物形态详"萝藦"条。 【采集】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剥取果壳晒干。…

  • 罗汉松实

    罗汉松实(《纲目拾遗》) 【来源】为竹柏科植物土杉或短叶土杉等的种子及花托。 【植物形态】①土杉,又名:长青(《纲目拾遗》),罗汉杉(《中山传信录》),罗汉松。常绿乔木,直干,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