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香

蜘蛛香
(《纲目》)

【异名】豆鼓菜根、九转香、雷公七(《贵州民间方药集》),马蹄香(《广西中药志》),鬼见愁,臭狗药、磨脚花(《云南中草药》),连香草、香草子(《陕西中草药》),养血莲、臭药、乌参(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败酱科植物心叶缬草、阔叶缬草的根茎。

【植物形态】①心叶缬草
多年生草本,高达70厘米。须根粗,香气极浓。根茎粗短,淡绿黄色,有浓香;茎绿色或带紫,被短柔毛。基生叶对出,亦被短柔毛,叶柄长13~19厘米;叶片心脏形,长7-9厘米,宽6~8厘米,先端短尖,边缘微波齿,基部略作耳形;茎生叶对生,广卵形,渐上呈长卵形,先端渐尖;叶柄宽,至顶部则近于无柄。聚伞花序顶生,小花白色或淡红色;花萼不明显,于开花后裂为10余片细线形的裂片,有长柔毛;花冠管先端5裂;雄蕊3;子房下位,绿色,有纵棱槽。瘦果扁平,前面具3脉,后面1脉。花期4月。
生于沟边或林边,喜阴湿肥厚土壤。分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等地。

②阔叶缬草
多年生草本,高0.6~1米。须根较粗,香气浓厚。根茎短,且有纤细匍匐茎;地上茎绿色,有纵细棱,被短柔毛或近于无毛,节处毛较密。叶对生,羽状全裂,长7~15厘米,基生叶具长柄,茎生叶近于无柄;裂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疏生粗锯齿,两面均具短伏绒毛,脉上尤多。疏散的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苞片线状披针形:花小,白色或淡红色,直径1~3毫米;萼5~15片;花冠管细,裂片5;雄蕊3;子房下位。瘦果扁平,宿存萼裂片发达,成羽毛状。花期6月。
生于林中、荒地向阳处或林边、沟旁。分布自东北至华东、西南。

【采集】9~10月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沙,晒干。

【药材】干燥根茎结节状,圆形或扁圆形,微弯曲,不分叉,长3~5厘米,径0.7~1.3厘米,棕褐色或茶褐色。表面有较绸密的环形突起,不甚规则,底面有多数须根痕。芦头平截,可见茎、叶残基。质坚实,断面黄褐色。有缬草样特异香气。以粗壮、坚实、黄色者为佳。
产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心叶缬草根和根茎含1,2-双酮物质,碱解或酸解后得异戊酸和己酸,又含蒙花甙异戊酸酯、缬草环臭蚁醛酯甙。印度产者其根和根茎含乙酰氧基缬草三南。巴基斯坦产者含二氢缬草三酯。

阔叶缬草根含挥发油8%,成分为阔叶缬草醇、乙酸阔叶缬草醇酯、阔叶缬草甘油、二乙酸阔叶缬草甘醇酯、l-蒎烯、松油醇、二戊烯、龙脑、阔叶缬草甘醇。

【药理作用】心叶缬草的根茎,作用与缬草相似,参见"缬草"条。

【炮制】洗净,剪去须根,切片,晒干。

【性味】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贵阳民间药草》:"辛苦,温,无毒。"

【归经】①《四川中药志》:"入肺、胃二经。"

②《广西中药志》:"入脾、胃二经。"

【功用主治】行气,散寒,活血,调经。治发痧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肺气水肿,风寒感冒,月经不调,痨伤咳嗽。

①《纲目》:"辟瘟疫、中恶。"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镇静,顺气,消食。治腹胀痛,胃气痛。又治惊风。"

③《贵阳民间药草》:"治气胀,发痧,腹痛,止水泻。"

④《广西中药志》:"除湿散寒,治脚气水肿,脾胃食滞,外敷疮疖。"

⑤《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治头痛,关节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疖疮。"

⑥《云南中草药》:"治消化不良,小儿咳嗽,疳积,流感,疟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1.5钱;或浸酒。外用:磨汁涂。

【宜忌】阳虚气弱及孕妇忌用。

【选方】①治发痧气痛,跌打损伤,行血活血,筋骨痛,痨伤咳嗽,走表散寒及冷气:蜘蛛香(一日量一钱至一两),泡酒服。

②治呕泻腹痛:蜘蛛香,石菖蒲根。用瓦罐炖酒服。(宜忌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③治毒疮:蜘蛛香磨醋,外擦患处。(《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胃气痛:㈠蜘蛛香一钱。切细,开水吞服。㈡蜘蛛香三钱。煨水服。

⑤治风湿麻木:蜘蛛香一两。煨水服,并用药渣搽患处。

⑥治感冒:蜘蛛香五钱,生姜一钱。煨水服。(④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⑦治劳伤咳嗽:养血莲、猪獠参,猪鬃草、岩白菜。炖猪心肺服。(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⑧治阳痿:养血莲一至二两。炖鸡服。(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72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扁竹根_扁竹根功能主治_扁竹根的禁忌

    基础信息 性味: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消食;杀虫;通便;利水;活血;止痛;解毒。主食积腹胀;虫积腹痛;热结腹痛;热结便秘;水肿;癓瘕;久虐;牙痛;咽喉肿痛;疮肿;瘰疬;跌打…

  • 仁菜根

    仁菜根(《纲目》) 【异名】出邱茄儿、邱茄根(《饮膳正要》)。 【来源】为藜科植物仁菜的根。 【植物形态】仁菜,又名:糖萝卜。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肉质,肥厚,…

  • 斑鸠菊_斑鸠菊能降血压吗_斑鸠菊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豆腐渣树、聋耳朵树、鸡菊花、火炭树、火炭叶、火烧叶、火烫叶、火藤菊 性味:味甘;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敛疮。主阑尾炎;疮疖;烫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

  • 老白花树皮

    老白花树皮(《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豆科植物羊蹄甲的树皮。植物形态详"老白花"条。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含鞣质10~15%。 【药理作用】树皮及根有驱虫作用,…

  • 蒸饼

    蒸饼(《纲目》) 【异名】馒头饼(《肘后方》)。 【来源】为小麦面和以酵糟的加工制成品。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归经】《本草撮要》:"入足太阴、阳明经。" 【功用…

  • 白芍

    白芍药(《本草经集注》) 【异名】金芍药(《安期生服炼法》),白芍(《药品化》)。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 【植物形态】芍药(《诗经》),又名:离草(《韩诗》内传…

  • 野甘草

    野甘草(《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香仪、珠子草(《福建民间草药》),假甘草、土甘草、假枸杞(《广西中药志》),四时茶(《闽南民间草药》),冰糖草(《广东中药》Ⅱ),通花草(《广西…

  • 米皮糠_米皮糠的功能主治_米皮糠怎么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舂杵头细糠、谷白皮、细糠、杵头糠、米秕、米糠 性味:甘;辛;温 功能主治:开胃;下气。主噎膈;反胃;脚气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的颖果经加工而脱下…

  • 大叶狼豆柴

    大叶狼豆柴(《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根。 【植物形态】梯氏木蓝小灌木,高1~2米;嫩枝有短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17枚;小叶对生,有短柄,矩形,长2…

  • 全缘凤尾蕨_全缘凤尾蕨是中成药吗_全缘凤尾蕨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鸡脚莲、井口边草、巴墙草、蒲山剑、铁蕨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消肿。主痢疾;咽喉肿痛;瘰疬;黄疸;血淋;热淋;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