鱣鱼

鱣鱼
(《本草拾遗》)

【异名】鱣(《诗经》),含光、蜡鱼(啪海异物志》),黄鱼(《尔雅》郭璞注),阿八儿忽鱼(《饮膳正要》),颊鱼(《医学入门》),玉版鱼、鲟蟥鱼((纲目,)。

【来源】为鲟科动物鳇鱼的肉。

【动物形态】鳇鱼(宁原《食鉴本草》)
体长约2米,最大的可长达5米以上。头略呈三角形,吻长而较尖锐。头部表面被有多数骨板。口下位,宽大,稍成弧形;口前方有吻须2对,内侧的须稍在前方,外侧的须较后。眼小,距吻端较近。左右鳃膜向腹面伸展,彼此愈合,全体被纵列的菱形骨板5行,骨板上有尖锐微弯的刺。背骨板1行,较大,10~16块,位于背部正中,从头后直连尾鳍。背、腹侧骨板各2行,背侧骨板32~46块;腹侧骨板8~12块;腹鳍基部之后有不太明显的骨板1~2块。身体其他部分光滑无鳞。背鳍43~57,位于后方;臀鳍26~36;其起点在背鳍的后部下方。尾鳍歪形,上叶长而尖。体表黑青色,两侧黄色,腹面灰白色;背部骨板黄色,侧骨板黄褐色。
生活于大的河流中,多栖息于两江汇合、支流入口及急流的漩涡处。捕食其他鱼类。分布东北,黑龙江尤为常见。

本动物的肝(鱣鱼肝)、鳔(鱣鱼鳔)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甘,平,

①《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②《医学入门》:"味甘,平,小毒,"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太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益气补虚。

①《饮膳正要》:"利五藏,肥美人。"

②《医学入门》:"醒酒。"

③《医林纂要》:"壮筋骨,长气力。"

④《随息居饮食谱》:"补虚,令人肥健。"

【宜忌】①《食疗本草》:"发诸气病,不可多食。亦发疮疥,动风。"

②宁原《食鉴本草》:"食多生热痰。"

③《纲目》:"服荆芥药,不可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85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棒棒木

    棒棒木(《新医药研究》) 【来源】为榆科植物小叶朴的树皮、树干或枝条。 【植物形态】小叶朴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灰色,光滑;小枝褐色,有光泽。叶互生,革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

  • 走马风

    走马风(《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吊钟黄(《广州植物志》),水马胎、赶风茜(《广西民间常用草药》),牛耳三稔、飞山虎、羊耳三稔(《广东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六耳铃的…

  • 橹罟子_橹罟子有什么副作用_橹罟子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基础信息 别名:露兜子、竻波罗、假菠萝、山波罗、勒角子、婆锯勒子、野菠萝 性味:味辛;淡;性凉 功能主治:补脾益血;行气止痛;化痰利湿;明目。主痢疾;胃痛;咳嗽;疝气;睾丸炎;痔疮…

  • 瑞香根

    瑞香根(《纲目》)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瑞香花"条。 【性味】《纲目》:"甘咸,无毒。" 【功用主治】《医学集成》:"急喉风,用白花者研水灌之。" 【用…

  • 含羞草

    【中文名】含羞草(《岭南采药录》) 【类别】全草类 【异名】知羞草(《南越笔记》),怕羞草(《生草药性备要》),喝呼草(《广西通志》),怕丑草(《广州植物志》),望江南(《南宁市药…

  • 臭牡丹根_臭牡丹根服有什么禁忌_臭牡丹根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臭枫根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行气健脾;祛风除湿;解毒消肿;降血压。主食滞腹胀;头昏;嘘咳;外痢脱肛;肠痔下血;淋浊带下;风湿痛;脚气;痈疽肿毒;漆疮;高血压病…

  • 苹果_苹果的功效与作用_苹果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柰、频婆、柰子、平波、超凡子、天然子、频果、西洋苹果 性味:甘、酸;凉;无毒 功能主治:益胃,生津,除烦,醒酒。主津少口渴,脾虚泄泻,食后腹胀,饮酒过度 生长采收 …

  • 鹿蹄根

    鹿蹄根(《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绿泥根(《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冻绿的根、根皮或树皮。 【植物形态】冻绿,又名:红冻、狗李、油葫芦子、搭绿皮、大脑头、过路黄,…

  • 鹧鸪菜

    鹧鸪菜(《纲目拾遗》) 【异名】蛔虫菜、乌菜、石疤(《中国经济海藻志》)。 【来源】为红叶藻科植物美舌藻的藻体。 【植物形态】美舌藻藻体丛生,长1~4厘米,紫色(干燥后黑色),叶状…

  • 猬胆

    猬胆(《本草衍义》) 【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胆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 【功用主治】《纲目》:"点目止泪;化水涂痔疮。" 【选方】治痘后风眼,发则两睑红烂眵泪: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