樝子

樝子
(《本草经集注》)

【异名】和圆子(《雷公炮炙论》),西南木瓜(《中药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实。

【植物形态】木桃(《埤雅》),又名:狭叶木瓜。
灌木,高达3米。枝棕褐色,有明显皮孔,多刺。单叶,具柄,叶椭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长3~11厘米,宽1~3.3厘米,先端尖,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边缘有腺状锐尖细密锯齿,嫩叶下面中脉被有棕色短柔毛。花数朵簇生,与叶同时或先叶开放;花萼5,近于长圆形,全缘,直立,紫红色;花瓣5,近圆形;雄蕊多数,花药背着;雌蕊1,子房下位,5室,花柱5,分离,下部稍连合,基部密被白色柔毛。梨果。圆锥状卵形至卵圆形,色微黄,味酸。种子呈三角形,扁平,两头尖,暗褐色,光滑。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分布湖北、四川、陕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采集】果熟时采摘,纵剖为两半或数片,晒干或烘干。

【药材】干燥果实略呈椭圆形,长约5~9厘米,直径约3~5厘米。顶端有凹窝,下端较窄,有凹入的果柄痕。多纵剖为卵状半球形,表面棕红色至暗红色,微有光泽,有不规则深皱纹。纵剖面中心有凹隙,赤褐色,平滑光泽,边缘成沟槽,赤黄色,颗粒性,有时可见子房隔壁和略呈三角形的种子。质坚实。气微香,味酸涩。以个大、色棕红者为佳。

【性味】酸涩,平。

①《雷公炮炙论》:"味涩微酸。"

②孟诜:"平。"

【功用主治】治吐泻转筋,恶心泛酸,痢疾。

①《本草经集注》:"断痢。"

②孟诜:"主霍乱转筋,煮汁食之。"

③《本草拾遗》:"去恶心酸咽,止酒痰黄水。"

【宜忌】①《雷公炮炙论》:"伤人气。"

②孟诜:"损齿及筋,不可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89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马刀肉

    马刀肉(《纲目》) 【来源】为竹蛏科动物长竹蛏的肉。原动物详"马刀"条。 【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寒,无毒。" 【功用主治】①《纲目》:"同蚌。"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

  • 拔毒散_拔毒散的化学成分分析_拔毒散的毒性强吗

    基础信息 别名:王不留行、小尼马庄柯、巴掌叶、小拔毒、尼马庄柯、妈妈多、肯麻头、小迷马桩、白背黄花稔、小黄药、迷马桩棵、小克麻、小路边站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下乳;活血;利湿;…

  • 五指山参

    五指山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红花马宁。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箭叶秋葵的根。 【植物形态】箭叶秋葵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0.3~1米。根肉质,萝卜状。小枝疏被长毛…

  • 人参条

    人参条(《本草从新》原作"参条")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植物形态详"人参"条。 【功用主治】《本草从新》:"生津,止渴,补气。其性横行手臂,指臂无力者服之甚效。…

  • 兔头骨

    兔头骨(《别录》) 【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头骨。动物形态详"兔肉"条。 【性味】甘酸,平。 ①《别录》:"平。" ②《食疗本草》:"味酸。" ③《品汇精要》:"味甘,性…

  • 日照飘拂草

    日照飘拂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筅帚草,鹅草。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日照飘拂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日照飘拂草一年生草本,无根状茎。秆丛生,高10~60厘米,扁四棱形,…

  • 紫菜

    紫菜(《本草经集注》) 【异名】索菜(《漳浦县志》),紫英(《本草从新》),子菜(《漳州府志》)。 【来源】主要为红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叶状体。 【植物形态】甘紫菜藻体为扁平叶状体,…

  • 柴胡

    柴胡(《本经》) 【异名】地熏、茈胡(《本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 【植物形态】①北柴胡,又名:竹叶…

  • 蚱蜢

    蚱蜢(《纲目》) 【异名】直螽(《诗经》),蠜(《尔雅》)。 【来源】为蝗科昆虫稻蝗等的干燥全虫。 【动物形态】稻蝗体长圆形,黄绿色。雌虫头至翅端长3.6~4.4厘米;雄虫长3~3…

  • 麦角_麦角的生物学特性_麦角的毒性分析

    基础信息 别名:黑麦乌米、紫麦角 性味:苦;辛;平;有毒 功能主治:缩宫止血;止痛。主子宫出血;偏头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科真菌麦角菌和小麦角菌的菌核。 原形态:1.…